第143章 豈無安社稷,自有計謨臣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143章 豈無安社稷,自有計謨臣

第143章 豈無安社稷,自有計謨臣(1 / 1)

卷首語

《大吳會典?邦交》載:"邊臣與外藩通文書,必用翰林院監製黃龍箋,箋首鈐兵部獬豸紋火漆,尾署總督關防,缺其一者按通敵論處。宗室私通外藩,罪加三等,需將文書恭呈太廟,由親王議罪三日,不得乾預大理寺鞫問。"永熙三年八月初十,奉天殿的青銅燭台上結著晨霜,謝淵的獬豸冠纓垂落胸前,雙手展開的韃靼可汗回函在風裡輕顫——羊皮紙邊緣的毛邊還帶著西域沙粒,"永熙三年清明割地"的墨字下方,孔雀藍印泥洇開的水痕,與七年前查抄魏王府私窯時,匠人陳六燒製的殘罐釉色分毫不差。

豈無安社稷,自有計謨臣

永熙三年八月初十,巳時初刻。奉天殿內蟠龍柱映著冷光,謝淵的鐵尺輕點回函印泥:"此印泥用魏王府私窯孔雀藍釉調製,"他的目光掃過東廡下的襄王蕭漓,見其握玉圭的指節泛白,"據《陶人錄》記載,此釉需取匠人食指血浸泡瓷土二十一日,"手指劃過"割讓河套水草肥美處三十裡"的條款,"而太祖朝《河套屯田圖》標注的三十七座官窯,正位於此區域。"

殿中響起冠冕相擊的脆響。襄王蕭漓的玉圭在手裡顫抖,謝淵注意到他彎腰拾圭時,麵白無色,眼神飄忽,麵容猥瑣。眼神不住的望著魏王,玄夜司千戶展開《魏王府出使記錄》,泛黃的紙頁間夾著馬市通關文牒:"永熙元年至三年,蕭烈長史七次出使韃靼,"他的手指停在"秋祭獻馬"的備注欄,"隨行車輛載重量遠超馬料所需,實為私運銅礦。"

蕭烈的赭衣鎖鏈繃直如弓,脖頸處青筋暴起:"互通馬市乃北疆常例,"他的聲音撞在殿柱上,"禦史台拿外藩文書做文章,莫不是想學吳哀帝削藩?"目光掃過殿中親王,冠冕下的眼神帶著脅迫。

話音未落,地圖案牘庫方向騰起黑煙,硫磺味混著紙張焦糊味湧進殿內。謝淵本能轉身,見掌管案牘庫的典籍官正抱著圖軸往火裡丟,月白長袍的下擺沾著星點火星。

"站住!"謝淵的笏板砸向對方手腕,棗木笏身與對方手肘相撞發出悶響。典籍官吃痛鬆手,半幅《河套屯田圖》落在火塘邊緣,焦黑的紙角還在冒煙。謝淵搶出殘圖,借著火光看見圖上朱砂圈注的"丙巳三十七王七"——與《魏王府兵器賬》裡匠人王七的籍貫編號完全一致,墨線勾勒的磚窯位置,正是回函中割讓的水草地帶。

蕭烈的笑聲混著火場劈啪聲傳來:"諸位大人看,"他的鎖鏈指向謝淵手中殘圖,"禦史大夫私藏太祖密圖,分明是欲行不軌!"殿中竟有十三員大臣低頭頷首,吏部侍郎張淳突然跨出班次,補服山紋間沾著幾點灰屑:"近年匠人子弟冒籍科舉,"他的聲音帶著顫音,"本就是亂了太祖定下的匠籍世襲製!"

謝淵的餘光掃過張淳的皂靴,靴底邊緣繡著極小的"丙巳零五"——與黃河遇刺時,刺客遺留的靴底編號相同。更漏司校尉踉蹌闖入,衣襟染著煙漬:"大人,案牘庫起火前,有人持宗人府腰牌進入!"

片尾:

申時初刻,謝淵在朝房燭下檢視殘圖,發現背麵有用礦蠟寫的三行小字:"秋祭獻馬,河套屯兵,丙巳為記。"礦蠟遇熱融化,顯露出用密砂繪製的布防圖,三十七座磚窯位置被標成紅點,正是魏王府私軍的糧草囤積處。他忽然想起,張淳昨日曾向宗人府借閱《太祖實錄》,而宗人府的借閱登記冊,此刻正在火場餘燼中焦黑蜷曲。

"大人,"千戶呈上從張淳靴底拆下的繡片,"與回函印泥同出魏王府私窯。"謝淵撫過斷笏,笏身因多年使用磨出包漿,裂痕處卡著的殘圖邊角,與《河套屯田圖》的紙質紋理完全吻合。他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想起父親曾說過"匠人腳下的每寸土地,都是大吳的根基",如今這根基正被宗藩謀逆啃噬。

酉時初刻,奉天殿的暮鼓咚咚響起。謝淵看著殘圖上的"丙巳"編號,忽然明白這些數字的分量——它們不是簡單的匠人編號,而是三十七戶人家的血淚,是三十裡河套沃土的嗚咽。蕭烈的赭衣在暮色中拖出長影,張淳補服上的灰屑還沾著案牘庫的煙火氣,而他手中的斷笏,正像一塊磨鈍的青磚,要在這積弊已深的朝堂上,砌出一道阻擋逆流的牆。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臥底影後:我靠基因改造封神 隨身軍火庫,從打獵開始踏平洪武亂世 神婆穿越80年港娛 榜一競爭上崗,嬌嬌主播拿捏全網 病弱小妖神,團寵修羅場正在路上 互相虧欠,不要藕斷絲連 傅總,太太瞞著你生了個童模 快穿之我的攻略好像有誤! 現代封神傳1擬化者 熊徒弟最弱?關我武道熊師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