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大吳會典?都察院箴》載:"禦史之責,在察秋毫之末,在護螻蟻之生。雖千萬人吾往矣,雖九死其猶未悔。凡彈劾奏章,需以實情為據,若有虛妄,當受墨刑。"永熙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子時三刻,都察院後堂的燭芯爆開火星,在穿堂風裡幽幽暗暗。謝淵盯著牆上"鐵骨冰心"匾額,剝落的金粉簌簌而落,露出底下暗紅紋路——那是匠人血稅銀特有的色澤,像極了磚窯裡凝固的血痂,每一道裂痕都在無聲訴說著朝堂深處的隱秘。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
永熙三年十一月十七日,子時三刻。謝淵的指尖撫過匾額裂痕,粗糙的觸感讓他想起北疆極寒之地,那些為鑄造兵器的匠人。他們的手掌布滿凍瘡,在嚴寒裡,赤手攪拌滾燙的鐵水,裂口處滲著血珠,卻仍咬牙堅持。此刻牆上的暗紋,與當年匠人藏在馬鞍墊裡的血書顏色彆無二致,仿佛每一道溝壑都藏著未說完的冤屈,在寂靜的夜裡發出無聲的控訴。
木門吱呀輕響,一股刺骨的寒氣裹挾著蕭櫟踏入屋內。他袖中滑出的線軸"咚"地落在案上,木屑紛飛。"新刻的。"他的聲音低沉沙啞,帶著北疆風沙磨礪出的滄桑,"軸上"律法如秤"四字,用的是禦花園那棵老槐木——就是那年被雷劈過,卻還活著的那棵。"謝淵拾起線軸,掌心傳來熟悉的溫潤,記憶瞬間被拉回從前。那時蕭櫟還是閒散王爺,他們曾用這棵樹的木料,為貧苦孩童製作玩具,歡聲笑語仿佛還縈繞在耳畔。
"匠人說,這軸裡纏著運河水、磚窯火、北疆沙。"蕭櫟的聲音混著窗外呼嘯的風聲,像一首低沉的戰歌,"就像律法,要容得下天下匠人苦。"謝淵的拇指反複摩挲著軸上刻痕,忽然輕笑出聲,笑聲裡帶著釋然與堅定。曾經,他們在野外放飛的風箏線,如今竟化作丈量貪腐的秤杆,線尾還係著當年匠人偷偷續上的紅繩。繩結早已磨損得毛糙,卻依然堅韌地係在那裡,如同匠人們永不磨滅的抗爭意誌。
記憶如潮水般洶湧而來。那年運河決堤,濁浪滔天,匠人冒著被洪水吞噬的危險搶修堤壩。有人被洪水卷走前,奮力將紅繩係在斷裂的堤壩上,那一抹紅色在濁流中格外醒目,是生的希望,也是對責任的堅守;磚窯暴動時,老周頭渾身是血,卻死死用紅繩捆住沾滿鮮血的賬本,那是揭露貪腐的鐵證,也是匠人們對正義的渴望;北疆平叛,受傷的匠人不顧傷口潰爛,用紅繩纏住手臂,繼續鍛造兵器,那是保家衛國的決心,也是對尊嚴的扞衛。這根紅繩,串聯起無數匠人的血淚與抗爭,此刻在燭光下微微顫動,仿佛千萬亡魂在無聲呐喊,訴說著不公與苦難。
窗外不知何時飄起了細雪,冰晶撞在窗欞上,發出細碎而清脆的聲響。謝淵望著線軸上斑駁的刻痕,忽然覺得這漫天飛雪不再寒冷刺骨。那些在磚窯中逝去的靈魂、在運河裡沉沒的冤屈、在北疆荒原上凍僵的雙手,此刻都化作這紛紛揚揚的雪,覆蓋著世間的汙穢。他知道,這不是寒冬的開始,而是萬千匠人期盼已久的、律法春天的前奏。每一片雪花,都承載著匠人們對公平正義的向往,等待著消融黑暗,迎來光明。
時間在寂靜中緩緩流逝。謝淵鋪開新的彈劾奏章,狼毫浸入硯台。這次的墨汁裡,他特意摻了磚窯紅土,暗紅的液體在硯池中翻湧,像極了匠人沸騰的熱血,也像他們心中不滅的怒火。落筆時,筆尖劃破宣紙的力道重得驚人,每一筆都力透紙背,正如匠人刻在磚坯上的冤屈,無論時光如何流逝,都永遠清晰可見。那些被壓榨的歲月、被剝奪的尊嚴,都化作這鏗鏘有力的文字,等待著呈現在眾人麵前。
蕭櫟站在窗邊,望著謝淵伏案疾書的背影,往事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回放。多年前,謝淵在詔獄中被打得遍體鱗傷,卻仍死死護住賬本,眼中的堅毅從未熄滅。"明日早朝..."他的話未說完,便被謝淵堅定的聲音打斷:"這奏章,就是給黎明的戰書。"燭火突然暴漲,照亮了兩人眼底的堅毅,也照亮了牆上斑駁的匾額,"鐵骨冰心"四字在光影中閃爍,仿佛在為這場正義之戰助威,為他們的信念加持力量。
片尾
卯時初刻,黎明前的黑暗還未完全褪去,紫禁城的角樓在晨曦中若隱若現,宛如沉睡的巨人。謝淵仔細整理好官服,每一個褶皺都被撫平,每一根係帶都被係緊,仿佛在為一場重要的戰役做準備。他將彈劾奏章鄭重放入錦盒,奏章上的字跡已乾,暗紅的墨痕如同鑲嵌在宣紙上的寶石,閃耀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那是用正義與熱血書寫的篇章。
他緩緩望向牆上的"鐵骨冰心"匾額,剝落的金粉下,匠人血稅銀的暗紋與奏章上的紅墨遙相呼應,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正義與堅守的故事。這故事裡,有匠人們的血淚,有他們的抗爭,更有像他一樣的人,為了心中的信念,永不言棄。
"大人,早朝時辰到了。"書吏的聲音帶著緊張與期待,打破了屋內的寂靜。謝淵點點頭,踏出都察院的門檻。寒風迎麵撲來,如刀割般刺痛臉頰,卻吹不散他心中的熾熱。地上的積雪在腳下發出咯吱聲響,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著律法的重量,丈量著他與正義之間的距離。這每一步,都走得堅定,走得踏實。
宮門前,蕭櫟早已等候多時。兩人對視一眼,無需言語,一個眼神便已明白彼此的決心。他們並肩走向金鑾殿,步伐整齊而有力。身後的都察院在朝陽的映照下,顯得莊嚴肅穆,那麵"鐵骨冰心"匾額,在晨光中熠熠生輝,仿佛在預示著這場與貪腐的鬥爭終將勝利。
金鑾殿的大門緩緩打開,發出沉重的吱呀聲。謝淵深吸一口氣,邁進殿內。他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或許是狂風暴雨,或許是萬丈深淵,但他無所畏懼。因為他的身後,站著萬千渴望正義的匠人;他的心中,堅守著律法的尊嚴與公平。當第一縷陽光穿透殿內的陰霾,照亮他手中的奏章,謝淵展開它,開始了新的彈劾。這一刻,長夜將儘,黎明的曙光,正緩緩照亮這片山河,正義的光芒,終將驅散所有黑暗。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