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191章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第191章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1 / 1)

卷首語

《大吳會典?輿服誌》載:"都禦史服繡獬豸,佩繡春刀,出巡則張"肅靜""回避"牌,所過之處,貪吏股栗。其儀衛有青傘二、青扇四,旗書"鐵麵禦史"以彰風紀。凡禦史出巡,需攜《大吳律》副本,遇冤獄則開卷釋之,遇貪腐則按律究之。"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永熙三年臘月,北風卷著細雪掠過京城九門,將正陽門的朱漆門釘凍得發亮。謝淵身著獬豸補服,腰佩繡春刀,率十三道監察禦史跨過門檻時,青傘青扇在風雪中依次張開,青緞上的獬豸紋被細雪覆蓋,卻愈發顯得威嚴。他抬手撫過腰間火漆印盒,粗糙的獬豸紋邊緣硌著掌心——那是蕭櫟在宗人府熬夜所刻,刀痕深淺不均,卻比任何官造印盒都更讓他安心。

鄭州知府衙門後堂,炭火燒得劈啪作響,前知府張恪盯著案頭新改的賬冊,鼻尖沁出細汗。忽有靴底碾雪聲穿過遊廊,門簾掀開的刹那,繡獬豸補服帶起的風雪讓炭盆火星四濺。他手中的狼毫"啪"地落在宣紙上,墨汁在"魏王府"三字上暈開,像極了那年在江南見過的匠人血漬。

謝淵踏雪而入,繡春刀穗上的冰碴跌落在青磚,發出細碎的響。"元興五年的官印,蓋在永熙二年的賬冊上,張大人記性,倒比這臘月的河冰還要涼。"他的聲音混著嗬出的白氣,翻開的賬冊停在"莊田三萬頃"頁,朱砂圈點在火光下紅得刺眼。張恪望著對方袖口的雪粒,想起坊間傳聞:這謝禦史的眼睛,比繡春刀還要鋒利三分。

"大人明鑒..."張春的辯解卡在喉間。監察禦史捧來的檀木匣剛一打開,陳年契紙的黴味便湧了出來。謝淵指尖劃過羊皮地圖邊緣,稻殼灰混著火漆殘跡的觸感,讓他想起那年在蘇州窯廠,老匠人偷偷塞給他的防偽秘方。"帶證人。"他的聲音陡然放輕,卻讓張恪後背貼上了冰涼的椅墊。

老匠人被攙扶著進來時,佝僂的脊背讓謝淵胸口發緊——這身形,與他在運河沉案中見過的匠人屍身,竟有幾分相似。"這印泥裡的桂花香..."老人渾濁的眼睛忽然亮如星火,舉起殘缺的右手,三根斷指的疤痕在火光下泛著青白,"當年燒貢瓷,督造官說,每交不齊十件,就剁一根手指。"謝淵的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繡春刀的刀柄傳來涼意,才讓他沒當場握住那雙布滿老繭的手。

鄭州城外的打穀場,千餘百姓踩著沒踝的積雪圍聚,呼出的白氣在寒空中連成雲團。謝淵登上臨時搭起的木台,繡春刀的寒光映著漫天飛絮,將台下百姓凍紅的麵孔照得發亮。老窯工突然跪地,手中半片冰裂紋瓷在雪中泛著幽藍:"這瓷,本是給太孫殿的貢物,如今卻成了抵租的契..."他的聲音被風雪扯碎,卻讓謝淵想起家中老母。

莊田契在火盆中卷曲,"魏王府"的燙金印記遇熱剝落,露出底下百姓的田畝編號。當第一片契紙化作灰燼,人群中傳來壓抑的啜泣。有老婦人踉蹌著撲向殘火,捧著半片燒焦的契紙跪地:"老頭子咽氣前說,若見著獬豸補服,便知田畝能回家..."她鬢角的霜雪落進火盆,謝淵蹲下身,指尖觸到她掌心的老繭,他將碎瓷片收入袖中,觸到《大吳律》的封皮,律法條文在心底轟鳴:這天下的田,本就該長在百姓的掌紋裡。

暮色中的暗衛遞來密信,火漆印上的獬豸紋還帶著體溫。謝淵摩挲著信末的三疊紋路,想起太學裡與蕭櫟刻校徽的時光:那時他們說,要做讓貪吏膽寒的獬豸,要做護百姓周全的寒梅。如今信中"通政司知事房已設"幾字,讓他唇角微揚——這天下,終於有了能接住匠人血淚的地方。

除夕前夜,揚州驛站的油燈在風雪中忽明忽暗。謝淵攤開蕭櫟的手書,"禦史台與宗人府,當如寒梅之根與乾"的字跡力透紙背,硯台裡的墨汁卻已結成薄冰。他嗬著氣研磨,狼毫在硯台中劃出細響,忽然想起宗人府那本《匠人保護律》殘頁,蕭櫟指尖撫過泛黃紙頁的模樣:"律法的根,該紮在匠人堆裡。"

窗外的風雪撲打著窗紙,謝淵提筆回函,墨汁裡摻著鄭州老婦人的殘契紙灰,在燭光下泛著淡金。"願以吾輩之骨血,換得天下清氣長存。"筆尖落下時,火盆中匠人血書的焦香湧來,與墨香混在一起,竟有了幾分梅蕊初綻的清冽。

叩門聲驚起燈花,驛卒捧來油紙包:"城外百姓送的,說禦史大人臘月裡還在奔忙。"打開油紙,幾個粗糙的饅頭冒著熱氣,底下壓著片獬豸紋布——分明是用舊官服改的,針腳歪斜卻密實。謝淵捏著布片,想起打穀場老婦人的碎瓷,想起鄭州衙門外百姓眼中的淚,忽然覺得掌心的繭子發暖。繡春刀穗上的鄭州雪,此刻化在掌心,竟比炭火燒得更燙。

片尾

新年鐘聲在風雪中響起時,謝淵站在驛站簷下,看江麵漁火在漫天飛雪中明明滅滅。他摸向懷中的《大吳律》,書頁間夾著的碎瓷片硌著胸口,冰裂紋路與律條的字跡重疊,竟在月光下映出個"清"字。這字,是老窯工的斷指刻成的,是老婦人的殘契燒成的,是千萬匠人用血淚凝成的。

"大人,該啟程了。"監察禦史的聲音裡帶著哽咽。謝淵解下腰間火漆印盒,對著漫天飛雪深深一揖——這一揖,是替天下匠人謝律法未寒,是替萬千百姓謝公道未泯,更是替自己謝這顆心,在臘月裡,還能為百姓的哭聲發熱。

雪越下越大,驛站牆上的新告示被風雪拍得嘩嘩作響:"鐵麵禦史過境,凡有民冤,不拘早晚,擊鼓即審。"墨跡未乾,已有百姓頂著風雪趕來,手中的燈籠在雪地裡連成線,像極了寒梅的枝椏,在漫天飛雪中,悄然勾勒出春天的輪廓。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大小姐,您吃錯藥了? 侯門庶子 小狐狸軟萌萌,清冷大師姐慌了神 死亡從學校開始了 我們的虛無 九龍吞天訣 民國:烽火1937 挺孕肚逃東宮!妻奴太子跪求嬌嬌回頭 我的無敵預判 被休後,崔娘子的起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