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197章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第197章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1 / 1)

卷首語

《大吳會典?刑法》載:"凡彈劾藩王,需三法司會審,附實跡五事以上,方許奏聞。若證據確鑿,藩王有罪,其同黨不論品級,皆連坐。禦史彈劾不實,反坐其罪。凡涉案證物,需經三法司核驗封存,偽造證物者,斬立決。"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永熙三年臘月三十深夜,京城朱雀大街的積雪被血染紅。謝淵捂著汩汩滲血的腹部踉蹌前行,粗布衣裳早已被冷汗浸透,寒風掠過,每一口呼吸都像冰錐紮進肺裡。懷中的《江南民瘼圖》邊緣硌得胸口生疼,那些浸著匠人血淚的墨痕,此刻化作千斤重擔,卻也是支撐他不倒的唯一力量。他的眼前陣陣發黑,北疆匠人凍僵斷指時的死寂、安慶鐵爐中血與火的嘶鳴,在耳畔交替回響,這些記憶如潮水般,一次次將他從昏迷的邊緣拽回。

巷口積雪細微的簌簌聲響起時,謝淵渾身寒毛瞬間豎起。多年查案的警覺讓他本能側身,一道森冷寒光貼著耳畔劃過,劍氣割裂空氣的聲響清晰可聞,臉頰傳來火辣辣的刺痛,溫熱的鮮血順著下頜滴落,在雪地上綻開一朵朵紅梅。他反手去抓腰間繡春刀,卻發現刀柄被一股大力牢牢按住,抬頭瞬間,五個黑衣人如鬼魅般圍攏,麵罩下的眼神像淬了毒的利刃,直直刺向他的心臟。

"禦史大人,帶著不該帶的東西上路,可不太平。"為首黑衣人沙啞的嗓音,如同砂紙打磨生鐵。長劍抵在咽喉處,劍身上倒映著謝淵蒼白卻倔強的臉。滁州百姓吞咽觀音土時絕望的眼神、江寧織工斷指後渾濁的淚眼,在他腦海中一一閃過,胸腔裡騰起的熾熱悲憤,幾乎要衝破喉嚨。他突然仰頭大笑,這笑聲中滿是嘲諷與決絕:"魏王府的狗,想要證據,先從我屍體上踏過去!"笑聲在寂靜深夜格外突兀,驚得遠處樹梢積雪簌簌掉落。

五把長劍同時刺來,謝淵拖著受傷的身軀左閃右避。每一個動作都牽扯著腹部傷口,鑽心的疼痛讓他眼前金星直冒,可眼神卻愈發狠厲。體力飛速流失,腳步漸漸虛浮,當一道劍光直取心臟時,他幾乎是條件反射地扯下衣領處一物抵擋。玉碎聲清脆如裂帛,驚起遠處寒鴉一片,漆黑的羽翼遮蔽了月光,如同魏王府籠罩在百姓頭頂的陰霾,而那碎裂的玉片,恰似他這些年被碾碎卻始終未滅的正義理想。

謝淵重重倒在雪地裡,溫熱的鮮血迅速融化身下的積雪,在地上蔓延成一片暗紅色的湖泊。寒意從後背滲入骨髓,意識開始模糊,但他的右手卻死死護著胸口——那裡藏著真正的證據。為首的黑衣人蹲下,粗暴地扯開他懷中的畫卷,發現是空白的瞬間,惱羞成怒地一腳踢在他傷口上:"把他的屍體扔去護城河!"

劇痛讓謝淵短暫清醒,看著黑衣人轉身的背影,他強撐著最後一絲力氣,伸出染血的手抓住對方袖口。粗糙的布料摩擦著傷口,仿佛有無數鋼針在皮肉裡攪動,眼前的世界開始旋轉,耳鳴聲震得腦袋幾乎要炸開。但他的指甲深深掐進布料,將上麵魏王府的暗紋用力拓印在掌心,每一道紋路都像刻進自己的血肉。當暗衛趕到時,隻看到滿地狼藉,謝淵昏迷不醒,掌心卻依然死死攥著帶血的布片,指節因過度用力而泛白,仿佛那不是一塊布,而是他與黑暗抗爭的最後火種。

成王府內,燭火搖曳。蕭櫟握著染血的布片,手指微微顫抖。布片上的暗紋在燭光下與他珍藏的魏王府貢品清單上的標記嚴絲合縫,謝淵繪製《江南民瘼圖》時布滿血絲的雙眼、因長時間握筆而痙攣的手指,不禁浮現在眼前。"他這是拿命在賭。"蕭櫟低聲呢喃,胸腔裡翻湧著敬佩、擔憂與對黑暗勢力的憤怒。他鋪開密信,火漆印上的獬豸紋比往常更加凝重:"三法司會審,我等你。"字跡力透紙背,仿佛要將這份承諾刻進信紙裡。

三法司會審當日,太極殿內氣氛壓抑得讓人窒息。謝淵由暗衛攙扶著走進殿門,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刀尖上,冷汗浸透了內襯,順著脊背往下淌。他臉色蒼白如紙,嘴唇毫無血色,但脊梁卻挺得筆直,目光堅定地掃過滿堂文武,最後落在魏王蕭烈那張帶著輕蔑笑意的臉上。這場博弈,早已在他心中預演無數遍,每一個證據的出示時機,都經過反複推敲。

"禦史大人莫不是病糊塗了,竟想以莫須有的罪名構陷本王?"魏王傲慢的聲音在大殿回蕩。謝淵不答,緩緩展開懷中的包袱。他的手指撫過莊田契上百姓歪斜的指印,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粗糙的指尖在絕望中按下印記時的顫抖;兵器模具上褪色的匠人血書,每一個字都像一把利刃,刺痛著他的心。"按《大吳會典》,彈劾藩王需五件實證。"他的聲音沙啞卻清晰,"這是第一件,魏王府強占民田的地契,上麵有三十七戶百姓的血淚指印;這是第二件,私鑄兵器的模具,刻著匠人用生命留下的血書......"每說出一件證物,他都能感覺到魏王的眼神在逐漸變化,從最初的輕蔑,到隱隱的不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說到第五件時,謝淵突然解開衣襟。一道猙獰的烙鐵傷痕顯露出來,形狀竟與殿柱上的獬豸浮雕分毫不差。滿朝嘩然,竊竊私語聲此起彼伏。魏王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手指不自覺地攥緊座椅扶手。"在安慶衛所查案時,"謝淵聲音微微發顫,帶著難以掩飾的痛苦,"他們想用這烙鐵毀掉證據,卻不知,這傷痕,正是魏王府罪行的鐵證!"他知道,這關鍵的一擊,終於讓魏王亂了陣腳。

蕭櫟猛地起身,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他看著謝淵單薄卻堅毅的身影,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感動與欣慰。"三法司依律斷案!"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如洪鐘般響徹大殿。而謝淵清楚,這隻是開始,接下來的辯論,才是真正的生死博弈,每一句話都可能成為勝負的關鍵。

片尾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膺天命,撫臨萬方,承祖宗基業,守社稷安寧,素以仁德治世,律法繩奸。然魏王蕭烈,本為宗室貴胄,受封裂土,享儘殊恩,卻罔顧君臣大義,悖逆倫常,行同禽獸。

蕭烈勾結外邦,私藏軍械,殺害無辜匠人,私占民田,圖謀不軌,妄圖顛覆宗廟社稷;縱容麾下劫掠州縣,致使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更覬覦中宮,穢亂宮廷,敗壞綱常。其罪擢發難數,罄竹難書,實乃天地所不容,神人所共憤!

朕念及宗室血脈,本欲從輕發落,然群臣激憤,萬民請願,若不嚴懲,則難正國法,難平民怨,難安祖宗在天之靈!今依《大律》典章,特判魏王蕭烈淩遲之刑,於午門外立鼎刑之。以沸鼎烹身,示天下以威嚴,警後人以忠順。

刑場之上,當使萬民觀瞻,知逆臣賊子必遭天譴。自此往後,凡我臣民,皆當以蕭烈為戒,恪守本分,儘忠報國,共護江山永固,皇圖綿長。

欽此!

三日後,午門外豎起巨大銅鼎。魏王蕭烈被鐵鏈束縛著浸入鼎中,鼎下柴火熊熊燃燒,鼎內的水漸漸沸騰。淒厲的慘叫穿透宮牆,整個京城都籠罩在恐怖的氛圍中。謝淵站在禦史台的高樓上,望著那個方向,滁州、江寧、安慶那些受苦百姓的麵容在腦海中閃過,握緊的雙拳微微發顫。他知道,這殘酷的刑罰不僅是對罪惡的懲戒,更是一場震懾朝野的博弈,警示著所有心懷不軌者。

蕭櫟站在皇宮城樓,看著這一幕,眼神中沒有一絲憐憫。這些年魏王府犯下的累累罪行,謝淵為追尋真相所受的傷痛,此刻都化作他心中對整頓朝綱的堅定決心。他默默發誓,絕不讓這樣的悲劇再次發生,這場勝利,將成為變革的起點。

戌時三刻,京城又飄起了雪。謝淵站在禦史台的庭院中,望著手中痊愈後仍隱隱作痛的傷口,嘴角露出一絲欣慰的笑。暗衛送來蕭櫟的密信,火漆印上的獬豸紋旁,多了朵栩栩如生的寒梅。信中寫道:"此役雖勝,然前路漫漫。願與君共守這世間清明。"謝淵將密信收入懷中,轉身走向書房。室內,那盞常明的燈籠依舊明亮,照亮了牆上的獬豸畫像,也照亮了他繼續前行的道路。

雪越下越大,天地間一片潔白。謝淵鋪開新的卷宗,準備迎接新的挑戰。他知道,正義的守護之路從無止境,就像那斷橋邊的寒梅,無論經曆多少風雪,都會在寒冬中綻放,為這世間帶來一絲希望與溫暖。而他,也將如寒梅般,在追尋正義的道路上,永不退縮。那些在查案過程中經曆的傷痛與苦難,都將成為他繼續戰鬥的鎧甲,守護著心中那份對公平與正義的執著。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白昭之有鳳來儀 仙夢長生訣 已相思,怕相思 冥界大佬嬌乖乖,夫人她殺瘋了 七零替嫁軍官,搞事不忘吃瓜 被陰濕頂A盯上後,我裝乖死遁了 劇情魔力消失後怎麼會變成這樣? 癲文炮灰女配手撕了劇本 男主我不要了,送女主自己玩兒吧 在恐怖遊戲與boss相愛相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