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威術:細節立威,不言而畏
帝王之威儀,並非僅僅體現在華麗之冕旒服飾與至高無上之寶座之上,更多乃是通過日常諸多細微之處得以展現。此等細節,看似微不足道,卻猶如細密之蛛絲,悄然編織起一張令臣子們心生敬畏之大網。
就拿批閱奏折一事而言,朕會在墨色之選擇上大費心思。對於那些深受朕信任、關係親近之皇親國戚,在批閱他們之奏折時,會使用珍貴稀有之上等墨汁。此墨汁不僅色澤濃鬱,質地細膩,書寫流暢,更象征著朕對他們之特殊恩寵,讓這些親貴們深感榮耀無比。對於身邊之近臣,朕則會使用尋常之墨汁。此既表明近臣與朕之關係較為親近,又不至於像親貴那般享受過度之特殊待遇,使近臣們明白自身之地位與分寸。而對於那些被朕察覺有異心之臣子,在批閱其奏折時,朕會刻意使用劣質墨汁。此墨汁書寫時或洇墨嚴重,或色澤暗淡無光,臣子們在收到批複之奏折時,見此墨色便心知肚明,明白自己已然失去朕之信任,從而心生畏懼,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如此,臣子們僅憑墨色便能感知自己在朕心中之地位,明晰寵辱之間之微妙變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朝堂之座次安排上,朕同樣會依據各黨派勢力之消長來巧妙布局。座次在古代朝堂之中,象征著權力與地位之高低。今日若甲黨在朝堂之上勢力較大,對朝廷之影響力較強,朕便會讓甲黨成員在朝堂上居左,以顯示對其勢力之認可與重視;明日若乙黨立下新功,對朝廷之貢獻突出,勢力逐漸崛起,朕則會調整座次,讓乙黨成員居右。此座次變動,無需朕明確宣告,臣子們便能從座次變化中敏銳察覺到各黨派勢力之興衰榮辱,從而行事更加謹慎小心,不敢稍有懈怠。座次每一次變動,皆如同無聲之威懾,時刻提醒著臣子們權力之天平時刻掌控在帝王之手。
朕之日常舉止,亦皆蘊含深刻之意。例如,在朝堂之上撫案時,必定會撫弄一支斷筆。此斷筆背後有著特殊之意義,它曾用於批示對某位重臣之嚴厲處罰,以此向群臣暗示朕處罰臣子之決心與力度,警示眾人不可逾越雷池半步。又如,在舉行賜宴之時,朕必定會改變座序。通過此看似不經意之座序變動,顯示出朕對細微之處之掌控能力,讓臣子們深刻體會到帝王之權威無處不在,天威難測,從而在日常行事中更加小心翼翼,對帝王之威嚴心生敬畏,不敢有絲毫懈怠。
權衡術:揣度人心,控其七寸
為君者,必深知臣下內心之所欲。臣下所求,各有不同,或熱衷於權力,欲攬權自重;或貪圖利益,一心聚斂財富;或看重名聲,執著追求清譽。汝當敏銳洞察臣下之欲望,以此為切入點,方能實現對臣子之有效掌控。
對於那些熱衷於權力、一心想要攬權之臣子,朕表麵上會縱容他們擴張權力。例如,允許他們在一定範圍內掌控更多之事務,增加下屬官員,看似滿足了他們對權力之渴望。然而,在背後,朕卻會切斷他們權力運作之關鍵命脈——糧餉。糧餉乃權力得以實施之重要物質基礎,一旦糧餉受到嚴格管控,這些臣子即便手握權力,亦難以隨心所欲地行事,隻能乖乖受製於朕。
麵對那些貪圖利益、一心聚斂財富之臣子,朕會暫且放任他們積累財富。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們在商業活動、地方事務中獲取利益。但與此同時,朕會暗中掌握他們獲取財富過程中之罪證,諸如是否通過貪汙受賄、巧取豪奪等不正當手段聚財。此等罪證,如同高懸於他們頭頂之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旦他們之行為超出朕之容忍範圍,朕便能隨時以此為把柄,對其進行懲處,使其不敢肆意妄為。
對於那些看重名聲、追求清譽之臣子,朕會滿足他們對名聲之追求,給予他們能夠彰顯清譽之職位或機會。例如,讓他們主掌禦史台這一負責監察百官、維護朝廷清正之機構,使其有機會在眾人麵前樹立公正廉潔之形象。然而,朕會在其周圍安插細作,對他們之一舉一動進行監視。一旦發現他們有違背清譽之行為,朕便能及時知曉,從而對其進行製衡。
譬如,若某臣子對軍事權力極度癡迷,一心想要擴充自己之軍隊勢力。朕在權衡之後,或許會表麵上答應他擴軍之請求,滿足其對軍事權力之追求。但與此同時,朕會下令讓其軍隊之軍需物資必須經過戶部之直接管理。戶部作為朝廷掌管財政和物資調配之重要部門,處於朕之掌控之下。如此一來,該臣子之軍隊擴充與日常運作皆離不開戶部之支持,而戶部則會按照朕之意誌行事,從而有效地控製了這位臣子之軍事權力擴張,使其無法脫離朕之掌控。
又如,某臣子十分注重自己之名聲,在朝堂上以清正廉潔、直言敢諫著稱。朕為了掌控他,可能會讓他主掌禦史台,賦予他監察百官之重任,滿足他追求清譽之心理。然而,暗中卻將他之門生故吏調往邊疆等偏遠地區。門生故吏乃臣子在朝堂上之重要支持力量,將他們調離中央,削弱了該臣子在朝堂上之潛在勢力,同時也對他形成一種威懾,使其不得不謹慎行事,時刻留意自己之言行,以免因不當行為而失去朕之信任。
通過精準揣度臣子們之內心欲望,抓住他們之關鍵弱點,朕便如同握住了臣子之“七寸”。無論臣子們如何行動,皆難以逃脫朕之掌控,從而能夠根據朝廷之需要,隨意驅策臣子,確保朝堂權力之穩定與平衡,維護朕之統治地位。汝亦當如此,洞察臣心,掌控全局。
心術:至公至明,藏鋒於鞘
帝王之心術,絕非尋常人所理解之陰謀詭計,實乃一種高明之陽謀。此心術旨在通過巧妙之手段,既維護帝王之權威,又能使天下臣民信服,以達穩固統治之目的。在處理國家大事時,尤其是涉及重大國策之改變,朕會精心運用此心術。
當朕欲推行某項國策變革時,不會直接表明自己之意圖,而是會巧妙地借助臣下之口提出相關提議。臣子們在朝堂之上,基於各自對局勢之判斷和對朕心意之揣摩,自會有人站出來提出與朕想法相符之建議。此時,朕便順勢做出決斷,批準這項提議,仿佛一切皆是順應臣子們之建議和朝廷之需要,向天下展示朕之決策乃是出於公正無私之考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例如,若朕有心削藩,以加強中央集權。朕不會直接下詔宣布削藩,而是先暗中示意禦史台之官員上奏藩王之不法行為。禦史台作為朝廷之監察機構,對藩王之行為負有監督職責。在朕之暗示下,禦史台會悉心搜集藩王各種違法亂紀之證據,並將其奏報給朝廷。此等奏報在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為削藩提供了輿論基礎。緊接著,朕會召集朝臣共同商議此事。在朝堂之上,大臣們會圍繞藩王之不法行為和是否削藩展開激烈討論。此時,朕隻是靜靜地傾聽各方意見,不輕易表態。待朝臣們充分發表觀點後,朕再順應大多數朝臣之意見,做出削藩之決策。如此一來,削藩這一重大決策並非朕獨斷專行,而是順應公議,彰顯了朕之至公之心,使天下臣民皆認為此乃為了國家之長治久安,從而減少了決策推行過程中之阻力。
在處理涉及臣子生死去留之大事時,朕同樣會運用此心術,並且注重藏鋒於鞘。若欲除掉某位臣子,朕不會貿然行動,而是先故意放縱他,讓他之驕橫跋扈逐漸顯露出來。隨著時間之推移,這位臣子之行為會引起其他臣子之不滿,甚至觸犯眾怒。此時,朕再借助公議之力量,以眾人之名義對其進行懲處,將其誅殺。如此做法,既達到了除掉臣子之目的,又不會讓朕落下濫殺無辜之惡名,反而讓天下人看到朕是順應民意,維護朝廷公正。
相反,若朕想要留下某位臣子,即便該臣子犯了一些小過錯,朕亦會選擇縱容。蓋因這位臣子或在某些方麵對朝廷仍具重要價值,如擁有較高之清名,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輿論導向;或在某個領域具備獨特之才,能為朝廷所用。朕會利用其清名,為朝廷樹立正麵形象,同時亦讓其他臣子目睹朕之容人之量,進而贏得臣子們之忠心。
通過這般方式,臣子們可見朕行事,表麵上遵循公正之原則,以公議為導向做出決策,然實則暗藏朕之私人意誌,巧妙地操控著臣子們之命運與朝廷之走向。朕憑借此心術,牢牢掌握威福之權,使臣子們對朕既敬畏又忠誠,從而確保王朝統治之穩定。
吾兒,帝王之道,博大精深,上述諸術,需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望汝以史為鑒,勤加思索,洞察人心,善用權謀,如此方能保我朝千秋萬代,江山永固。
太上皇永熙帝
卷尾
太史公曰:永熙帝授子六術,皆離不了"控"字:控臣下以製衡,控賞罰以立威,控心數以掌權。其術直白如商君書,務實似厚黑學,道儘帝王馭下本質——無真心親疏,唯有利益權衡;無虛仁假義,全是利害計算。九王奪嫡教會帝王:在權力場中,所謂為君之道,不過是把臣下當棋子,把權柄當秤杆,永遠讓自己坐在天平中心。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