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291章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第291章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1 / 2)

卷首

《吳史?帝王本紀補遺》鄭重載錄:德佑四年孟秋,永熙帝蕭睿於南書房設座,親向嫡子德佑帝蕭桓麵授為君六術。此六術非憑空臆造,皆自九王奪嫡那腥風血雨的殘酷紛爭中反複錘煉、萃取精華而成。永熙帝所言,字字如淬了毒的鋼刀,鋒利直白,毫無婉轉虛飾。話語間不涉仁義道德的表象文章,唯聚焦於馭使臣下的權謀手段,深挖控禦權柄的核心法則,將帝王心術最真實、最冷酷的本質,毫無保留地展現在嫡子麵前。

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

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諭吾兒德佑帝書

吾兒德佑皇帝陛下親啟:

朕自遜位以來,雖退居幕後,然心係朝堂,念汝初承大統,諸多政務或需悉心體悟。今將朕半生馭國之術,傾誠相授,望汝詳加研習,深思熟慮,以穩坐江山,庇佑社稷。

朝堂製衡術:坐觀黨爭,權衡禦下

朝堂之上,金鑾殿中,丹墀之地,群臣冠纓交相輝映,然暗處黨爭如暗流湧動,波譎雲詭。臣子結黨營私,互施權謀,此乃朝堂恒有之態。汝當深明馭臣之妙道,批複奏章之際,萬不可草率行事。昔日朕高居龍椅,冕旒之後,目光如炬,洞察秋毫。台諫之密奏、內侍之傳言,皆能儘收於耳,了然於心,早於心中繪製製衡之宏圖。

往昔,有郎官私與吏部尚書李峰勾結,圖謀不軌。未幾,蓋有禦印之密折,便已置於刑部侍郎蘇羽之案頭。朕彼時或借掌燈宦者之手,佯裝失手碰翻硯台,使墨漬洇開,儘顯黨人之名;或趁春日宴飲,令親近之臣佯裝醉酒失言,將機密泄露於蘇羽一方。此等證據,看似如斷了線之風箏,隨意飄落,實則暗牽金絲,終究穩穩落入敵手。蘇羽得折,目光瞬間銳利如鷹見兔,強捺怒火,急召幕僚閉門商議。連夜奮筆疾書,起草彈劾奏章,將鹽引案、河工款項之舊有弊端,皆與李峰緊密相連。次日早朝,彈劾奏章如驚雷乍響,李峰一黨頓時驚慌失措,亂作一團。然李峰亦暗中捏著蘇羽之把柄,於禦史之猛烈攻訐中,奮力反擊。兩黨紛爭驟起,勢同水火,驚得立於鵷鷺班列末尾之新科進士,手中牙笏亦不禁滑落於地。

朕彼時靜聽奏章如連珠炮響,便深知此戲當淋漓儘致演於滿朝文武之前。須知,在君前,無永恒之親信,亦無永世之仇敵。玉璽之上蟠螭紋,恰似權柄之秤,李峰之勢若盛,則以蘇羽製衡之;蘇羽若坐大,便以禮部郎中趙逸分化之。每一道彈劾,皆為秤盤上之砝碼;每一次相互攻訐,皆是平衡朝局之契機。

善於操弄權柄者,製衡之術從不輕易明言。於群臣覲見之時,褒貶並用,使各黨相互監察,彼此掣肘。甲黨詳查乙黨之鹽引諸事,乙黨緊盯丙黨之人際交往,丙黨細搜甲黨之過失錯失。各府第炭火盆中,匿名紙條頻繁出現,黨爭之態,愈發激烈。如此這般,朝局便如朕親手調配之湯藥,寒熱相濟,黨羽雖相互爭鬥,卻共同編織起護衛龍椅之巨網。皇權宛如大網,私利如漏於網眼之沙,而大權始終穩握於朕手。

望汝深知,坐觀黨爭,無需親自動手操刃,而令群臣相互攻訐;不偏袒任何一方勢力,而使各方相互對峙。某黨之勢若逾越製衡之標準,便借他黨之力如洶湧山洪般衝之;某黨根基若威脅朝局之穩定,則引彆黨之力量似巍峨巨石般鎮之。皇權非開山劈嶺之巨斧,而是衡量輕重之鬥斛,於黨爭之洶湧浪潮中,始終穩握如定海神針般之量尺。如此,朝堂之上縱然嘈雜之聲不絕於耳,卻無震塌金鑾之虞;官署之間縱使告密攻訐之紙條紛飛,亦不成傾覆國家之患。秤杆永在汝掌心之中,砝碼隨局勢之變而增減,朝局方能穩如泰山,堅不可摧。

獎賞術:恩威相濟,附條件而賜

獎賞之道,絕非尋常之施恩之舉,實乃蘊含帝王心術之精妙控權法門。朝堂風雲變幻莫測,此術若運用得當,猶如定海神針,可穩控朝局於股掌之間。臣子若立下功勳,汝當精心布局,巧妙施展此權謀之術,賜其名爵而削其權柄,不著痕跡間達成權力製衡之目的。具體而言,需遵循“賞爵不賞地,賞財不賞兵”之原則。此原則看似簡潔明了,實則蘊含無儘之政治智慧,曆經歲月之洗禮,已然成為帝王駕馭群臣之不二法門。

譬如,當某臣於平定叛亂之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憑借卓越之軍事才能與果敢之決策,力挽狂瀾,為王朝之穩固立下汗馬功勞。朕必定會對其功績予以高度認可與褒獎,給予豐厚之嘉獎。一方麵,賜予大量金帛,此金帛皆選自內庫之精品,黃金鑄刻皇家印記,光芒閃耀,尊貴無比;綢緞色澤鮮豔,質地精良,儘顯皇家之奢華與對功臣之恩寵。另一方麵,為其加官晉爵,使其地位從四品一躍而至二品大員,官服顏色煥然一新,配飾規格亦隨之提升,上朝班次亦向前遞進,於滿朝文武之中,地位陡然尊崇,榮耀加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在這看似無上榮耀之獎賞背後,實則暗藏朕對權力製衡之深遠考量。此立下汗馬功勞之臣子,雖獲金帛與官爵之厚賞,卻必須將其所轄之兵權分與他人。朕或挑選數位資曆、能力適中之將領,分彆賦予部分兵權,使軍事力量得以合理分散。如此一來,既能避免因某位臣子手握重兵而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對皇權構成威脅;又能使各方軍事力量相互製衡,達成一種相對平衡之狀態,確保王朝軍事大權始終牢牢掌控於朕手。

不僅如此,朕於賞賜之時,必定會精心設置相應之製約條件,絲毫不留疏漏。例如,賜予某位官員鹽引這一極具價值之特權時,必定下令讓其鹽運商路受禦史台直接監管。禦史台乃朝廷之監察機構,猶如朕安插於朝堂各處之耳目。對於獲得鹽引之官員,禦史台會密切關注其鹽運商路之一舉一動,從鹽場之采購數量、運輸路線之規劃,到各地鹽價之波動、銷售渠道之拓展,皆在其嚴密監控之下。一旦發現任何違規之舉,無論是私自抬高鹽價、克扣鹽工工錢,還是與地方勢力勾結擾亂市場秩序,禦史台便會立即上奏彈劾,毫不留情。如此安排,便是要讓臣子清楚明白:帝王之賞賜,表麵看似甜頭滿滿,令人趨之若鶩,實則在這甜蜜之中,暗藏無形卻堅韌無比之鎖鏈;那看似無上之恩寵背後,實則處處皆是牽製。臣子在享受帝王恩賜之同時,亦時刻被帝王之權力韁繩所掌控,絲毫不敢逾越雷池一步。

如此這般,臣子們在接受賞賜之際,內心既對帝王之恩寵心懷感激,又對那暗藏之製約心存敬畏。他們深知,唯有謹言慎行,恪守帝王所定之規矩,方能長久享受這份榮耀與恩賜。而汝則可通過這一賞一製,巧妙地將朝堂權力牢牢掌握於手中,確保各方勢力相互製衡,維係整個王朝之穩定與統治秩序,使其在曆史之長河中穩步前行,綿延不絕。

處罰術:借刀殺人,留隙而擊

處罰宗親貴胄與朝廷重臣,此乃關乎江山社稷之重大事宜,需萬分謹慎。朕向來深知其中之道,忌諱直接出麵懲處,以免落下苛待親貴或擅權之名,進而影響自身統治之根基與威望。

當察覺臣下有罪之時,朕會巧妙布局,暗中示意該臣子之政敵去搜羅其犯罪證據。此等政敵,因平日裡之權力爭鬥或政見不合,對目標臣子早已心懷不滿,一旦得到朕之暗示,必定會不遺餘力地挖掘其罪證,力求將對手置於萬劫不複之地。

待政敵將證據搜羅完備之後,朕便會借助禦史台這一朝廷監察機構之名,將罪證公示於朝堂之上。禦史台向來以監察百官、整肅朝綱為己任,由其出麵公布罪證,既能彰顯公正無私,又可避免朕直接參與其中,仿佛一切皆是按照朝廷既定之法度與程序自然而行。

例如,若發現某官員存在貪墨行為,朕無需親自批示懲處。而是讓其在朝堂上之競爭對手發起彈劾,這些競爭對手為了扳倒對手,必定會將貪墨之細節與證據羅列得清清楚楚,詳儘無遺。此時,輿情必然會對該貪墨官員極為不利,朕便順應這股輿情,對其進行處罰。

然而,朕在處罰之時並非趕儘殺絕,而是會留有一定之餘地。比如,對於有罪官員,采取罷職但不抄家之方式。罷職,乃是對其罪行之一種懲戒,使其失去官職所賦予之權力;而不抄家,則是給予其一定之經濟保障,讓其家族不至於瞬間陷入絕境,保留了一定之體麵。再如,削爵但不奪俸。爵位象征著身份與地位,削爵是對官員身份之一種貶黜;但不奪俸,意味著該官員依然能夠領取一定之俸祿,維持基本之生活開銷。此等處罰方式,既在朝堂之上樹立了帝王之威嚴,表明有罪必罰之決心,又給臣子留下了些許情麵,使其對帝王心存感激。

通過這般處罰方式,臣子們深刻認識到:帝王之處罰,並非單純之個人意誌體現,而是借助天下輿論之口,同時又展現出容人之量。但在這看似寬容之表象之下,實則劍鋒暗藏,時刻警示著臣子們不可肆意妄為,必須對帝王之威心懷敬畏,如履薄冰。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