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一紙章程開富路,千鈞重擔壓身腰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323章 一紙章程開富路,千鈞重擔壓身腰

第323章 一紙章程開富路,千鈞重擔壓身腰(1 / 1)

卷首語

《大吳荒政要覽》有雲:“賑濟之法,施粥救一時之急,以工代賑謀萬世之利。然新政推行,必觸舊弊;利民之策,常遭貪蠹。”德佑十二年夏,黃河濁浪裹挾著枯枝敗葉,如萬馬奔騰般衝撞堤岸。決口處濁流奔湧,三州十二縣頓成澤國,哀嚎聲順著泛濫的河水飄向天際,二十餘萬流民扶老攜幼,如同被狂風卷落的浮萍,在荒野間艱難求生。謝淵眼見此景,心急如焚,連夜奮筆疾書《工糧互換疏》,提議以預備倉存糧為餌,招募流民修築河堤。這道奏疏呈上朝堂,恰似巨石投入沸鼎,激起千層浪。舊規與新政的激烈碰撞、官員私利與天下公義的殘酷較量,在奏折案卷的字裡行間,在各方勢力的暗箱操作中,轟然拉開帷幕。

洪水滔滔卷怒濤,哀鴻遍野路蕭條。

欲施良策安黎庶,卻遇奸謀起暗潮。

一紙章程開富路,千鈞重擔壓身腰。

但求天下無饑餒,何懼風霜染鬢凋。

德佑十二年五月十五,文華殿內莊嚴肅穆。金磚地麵在晨光映照下熠熠生輝,蟠龍藻井仿佛隨時要破壁而出。嫋嫋檀香縈繞殿中,卻難以驅散凝重如鉛的氣氛。德佑帝蕭桓身著明黃龍袍,眉頭深鎖,手指反複撫過禦案上堆積如山、蓋滿朱紅急報印的災情奏報,指節重重叩擊桌麵,聲音中滿是焦慮與無奈:“黃河決堤已過三旬,三州十二縣淪為澤國,戶部前日奏稱,如今開倉施粥,僅能支撐月餘。諸位愛卿飽讀詩書,深受皇恩,可有良策能解此困局?”

謝淵聞言,整了整身上緋色官袍,獬豸補子上的金線在光線中閃爍,似在彰顯禦史的威嚴。他踏前半步,腰間玉帶隨著動作鏗鏘作響,清脆的聲響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陛下,臣請行‘以工代賑’之法。”謝淵的聲音沉穩而堅定,“可下令讓災民投身堤壩修築,每日工價兌換小米三升,所需糧米就取自預備倉。如此一來,既能解百姓當下饑饉之急,又可加固河防,待到汛期過後,還能挑選精壯勞力,充實河防常備軍,實乃一舉多得之策。”

戶部尚書陳顯文撚著灰白胡須,臉上露出一抹冷笑,蟒紋補服隨著他的動作微微顫動,儘顯倨傲。“謝大人,你這是要拿國本冒險!”他的聲音尖銳刺耳,“預備倉存糧,那是祖宗定下的‘救命糧’!洪武年間,蕭武皇帝特批‘非大災大饑不得擅動’,你今日若開了這個先河,他日要是遭遇連年災荒,朝廷拿什麼去賑濟百姓?”陳顯文斜睨著謝淵,眼神中滿是輕蔑,“況且流民大多疲憊不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怎能修築出堅固的河堤?”

“陳大人此言差矣!”謝淵毫不畏懼,當即展開袖中《大吳荒政要覽》,朱筆批注在燭火下格外醒目。“成祖元興帝元年,滄州發大水,時任知州王弘采用‘以工代賑’之法,招募流民疏浚河道。三年間,不僅解決了災民生計,還建成百裡永固堤,此乃載入史冊的成功範例。”謝淵轉向德佑帝,目光誠懇而堅定,“至於預備倉,臣已擬定《工糧互換章程》,采用‘勘合式’文書,一式兩份加蓋騎縫章,由戶部、工部、地方三重核驗,如此定能確保糧賬分明,萬無一失。”

工部侍郎王弘基見狀,忽地上前一步,烏紗帽翅隨著他的動作微微晃動。“陛下,河工修築講究‘夯土七進三出,砌石錯縫如鎖’,這些災民毫無技藝,若讓他們修築河堤,恐怕築成的都是危堤,到時候反而會釀成更大的災禍!”

“王侍郎莫要因噎廢食!”謝淵聲調陡然拔高,眼中滿是憤慨,“可招募當地經驗豐富的老河工擔任監工,災民隻需負責搬運土石、夯實堤基這些粗活。這些活計,百姓稍加學習便能上手。”他目光如炬,掃過滿堂官員,“若放任二十萬流民漂泊在外,不出三月,他們要麼餓死在溝渠之中,要麼落草為寇。屆時內憂外患並起,朝廷又該如何應對?”

德佑帝沉吟良久,手指輕輕點著禦案,最終下定決心:“謝卿所言,深合朕意。著謝淵總領‘工糧互換’事宜,會同六部擬定細則,三日內呈朕禦覽。”

宣武門內工部值房,夜漏已過三更,四周寂靜無聲,唯有更夫的梆子聲在遠處隱隱傳來。謝淵案頭攤開《大吳倉廩規製》《河防營造法式》等十數卷典籍,泛黃的書頁上密密麻麻布滿了他此前研讀時留下的批注。燭淚不斷滴落在《工糧互換章程草案》上,凝成一顆顆蠟珠,仿佛在訴說著深夜的漫長與艱辛。

師爺趙文捧著一摞文書,小心翼翼地走進來,見謝淵鬢角已染霜色,眼中滿是疲憊卻又透著堅毅,不由得心中一酸:“大人,這‘勘合式’文書雖能防偽,但各地預備倉曆來由地方官管轄,若他們與糧商勾結,從中作梗,這章程怕是難以順利推行啊...”

謝淵握著狼毫的手驟然收緊,墨汁在“每日工價小米三升”處暈開,形成一片深色墨跡。“所以要用特製紫泥印,印文裡嵌銀絲暗紋。”他的聲音低沉而冰冷,仿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說著,他翻開吏部送來的預備倉官吏檔案,目光如鷹隼般銳利,快速掃過每一份履曆。當看到陳留縣倉正孫德海的履曆——其名下竟有三家米行時,他的眼神瞬間變得犀利如刀,“明日讓玄夜衛盯著各州縣糧道,但凡有異常運糧,即刻扣押查驗。我倒要看看,這些人究竟在搞什麼鬼!”

三日後章程頒布,謝淵顧不上連日勞累,親赴陳留縣試點。可剛過兩日,便有流民蓬頭垢麵、衣衫襤褸地闖入駐紮地。他們眼神中充滿絕望與無助,聲音裡帶著哭腔:“大人救命!我們累死累活搬了一天石頭,才給兩升半小米!這讓我們怎麼活啊!”謝淵摩挲著流民遞來的糧票,見騎縫章雖在,字跡卻對不上,心中頓時燃起怒火,指節捏得紙張沙沙作響:“李正,帶十名玄夜衛,封了陳留預備倉,活要見人,賬要見冊!我倒要查查,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克扣賑糧!”

陳留預備倉內,黴味混著刺鼻的酒香撲麵而來。倉正孫德海摟著米商,醉醺醺地縮在牆角,見玄夜衛破門而入,酒壺“當啷”墜地,酒水灑了一地。孫德海嚇得臉色慘白,說話結結巴巴:“謝大人這是何意?下官正在...正在...”

“正在克扣賑糧!”謝淵怒不可遏,一把將流民狀紙拍在滿是酒漬的賬冊上,“按章程每日三升,你卻隻發兩升半,多出來的糧食去哪了?今天你必須給我交代清楚!”

李正帶人在倉內仔細搜查,不一會兒,便從暗格裡搜出兩本賬冊,他紅著眼睛稟道:“大人,明賬按三升記錄,暗賬卻是兩升半!還有這些密信...”謝淵展開信紙,見“陳公子吩咐,每石扣五鬥”的字跡與陳顯文侄兒商鋪的筆跡如出一轍,心中已然明了。孫德海“撲通”跪地,磕頭如搗蒜:“大人饒命!是陳尚書侄兒...他說隻要我照做,少不了我的好處...”

“押回京城!”謝淵甩袖欲走,忽聽院外喊殺聲起。箭雨破空而來,他眼疾手快,拽著李正滾進糧倉角落。耳邊儘是衙役的慘叫和箭矢破空的呼嘯聲,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待援軍趕到,押送孫德海的隊伍已全軍覆沒,屍體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身旁隻留半截染血的“陳”字腰牌,無聲地訴說著這場陰謀的殘酷。

文華殿內氣氛凝滯如鐵,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謝淵捧著殘損的文書與染血腰牌,額頭抵地,聲音中帶著悲憤與堅定:“陛下,陳留縣克扣賑糧案,幕後主使正是戶部尚書陳顯文侄兒!鐵證如山,望陛下明察!”

陳顯文卻突然伏地痛哭,袍服下擺拖在金磚上,演技十足:“陛下明察!這定是謝淵栽贓陷害,老臣對朝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鑒啊...”

“忠心?”謝淵猛地抬頭,眼中血絲密布,連日來的奔波與憤怒幾乎將他點燃,“陳尚書可知,因你侄兒克扣賑糧,陳留縣三百流民活活餓死!他們中有的是家中頂梁柱,有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就因為你們的貪婪,枉送了性命!”他抖開密信,聲音因憤怒而顫抖,“這信中‘三成歸京中,兩成入州府’,寫得清清楚楚!還有這騎縫章,”他將兩份文書拚合,銀絲暗紋錯位之處在陽光下格外刺眼,“紫泥印裡的銀絲本該嚴絲合縫,可這些文書明顯是偽造篡改的!陳顯文,你還有何話可說!”

德佑帝聽後,怒不可遏,拍案而起,龍袍掃落案上奏折。“陳顯文!身為六部之首,竟敢貪墨賑糧,其心可誅!著即革職下獄,抄沒家產!謝淵,朕命你徹查所有涉事官員,一個都不許放過!務必還百姓一個公道,還朝廷一個清明!”

陳顯文案雖結,但各地阻力卻如野草般,春風吹又生。南陽知府上報稱“本地無流民可募”,可暗中卻將預備倉糧食高價倒賣,中飽私囊;彰德府送來的賬冊全是“陰陽賬”,真賬早被付之一炬,妄圖銷毀證據。謝淵帶著玄夜衛馬不停蹄,輾轉千裡,每到一處,便在縣衙門前支起告示牌,當眾宣讀章程,揭露貪官汙吏的罪行。

“大人,這河工太累,百姓寧可討飯也不願乾。”某縣主簿垂頭喪氣地說道。謝淵望向城外窩棚裡的流民,他們麵黃肌瘦,眼神中滿是絕望。他沉默片刻,扯開官袍,露出內裡補丁摞補丁的中衣,聲音哽咽:“我這身衣裳,穿了三年未換。你們以為我推行新政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他指向遠處坍塌的堤壩,“洪水再來時,你們的妻兒老小往哪逃?今日修堤,是為了明日不溺亡!為了咱們的家園,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堅持!”

深夜,謝府常被投石騷擾。“砰!”一塊石頭砸在門上,驚得府中眾人惶恐不安。夫人攥著帶血的恐嚇信,聲音發顫,淚水在眼眶中打轉:“老爺,要不咱們...咱們就放棄吧,我實在擔心你的安危...”

“住口!”謝淵將妻兒摟入懷中,卻摸到夫人後背冷汗浸透衣衫,心中一陣心疼。但他眼神依然堅定如鐵,“我謝淵若因恐嚇退縮,如何對得起餓死的流民?如何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他輕撫幼子熟睡的麵龐,柔聲道:“你帶著孩子暫回娘家,等河工結束,我就去接你們。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德佑十二年冬,寒風凜冽,卻吹不散百姓心中的喜悅。隨著最後一段堤壩合龍,歡呼聲震天動地。二十餘萬流民中,近半數成為河防營卒,穿上了嶄新的軍裝,挺直了腰杆;其餘人或返鄉務農,在自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或在縣城謀得營生,開啟了新的生活。

謝淵站在新築的“安瀾堤”上,望著滔滔黃河水,聽著百姓歡呼“謝青天”,眼眶不禁微微發熱。這一刻,所有的艱辛與付出,都化作了欣慰與滿足。

李正疾馳而來,手中明黃詔書獵獵作響,臉上洋溢著喜悅:“大人!陛下旨意,《工糧互換章程》頒行天下,著您升任都察院右都禦史!”謝淵望著堤下挑著糧擔返鄉、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的流民,緩緩接過詔書,輕輕卷起:“去把各州縣執行卷宗都拿來,我要逐字核對。河防易修,人心難正。這‘以工代賑’的路,才剛剛開始,容不得半點馬虎...”他彎腰拾起塊鵝卵石,奮力擲向河麵,看著石子在水麵上激起層層漣漪,目光堅定地望向遠方。

卷尾

太史公曰:觀謝淵推行以工代賑,可知利民之策,必遭既得者阻;濟世良方,常伴奸佞之謗。其以《荒政要覽》為甲胄,駁群臣之謬論;製勘合文書為利劍,斬貪墨之禍根。陳顯文之流,機關算儘,終難敵天道人心。

謝公之智,在於引古證今,化危為機;謝公之仁,在於心係蒼生,不畏強權。此役也,非獨解一時之饑饉,更創百年之良例。然民生多艱,吏治複雜,賑濟之道,需代代相承。謝公之精神,如黃河之水,奔騰不息;謝公之德政,似巍峨青山,屹立不倒


最新小说: 西遊難行 穿越六九住牛棚,意外修成遁地術 神豪愛國逆襲路 霧蠱星燈錄 開局征服女帝,從神凰之體開始無敵!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洪荒:性轉帝俊,萬古女帝禦洪荒 當膽小鬼成了警局團寵後 白月光出國五年,歸來後殺瘋了 深情失控,他服軟低哄彆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