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淵正要徹查,卻接到急報:負責記錄考成的官員離奇失蹤,考成簿不翼而飛。他趕到現場,隻見屋內一片狼藉,桌椅翻倒在地,桌上的墨跡未乾,顯然是匆忙間被人破壞。地上散落著撕碎的紙張,謝淵彎腰撿起一片,上麵還殘留著未寫完的字跡。
\"查!\"謝淵握緊拳頭,指節因用力而泛白,\"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考成簿找回來!\"他轉身時,官袍下擺掃過破碎的瓷碗,發出清脆的聲響。他暗中調查,發現此事與河道總督陳宏業有關,而陳宏業背後,竟是鎮刑司在撐腰。
正當謝淵調查之際,一封匿名舉報信送到德佑帝手中,稱\"謝淵濫用職權,誣陷河官,意圖謀反\"。鎮刑司迅速行動,緹騎如狼似虎地包圍了謝淵的行轅。
\"謝淵,你可知罪?\"鎮刑司指揮使張彪趾高氣揚,他手按劍柄,眼神中充滿威脅。
謝淵神色鎮定,緩緩從懷中掏出一份密信,信封邊緣有些磨損,\"我何罪之有?倒是你們,破壞考成法推行,該當何罪!\"他展開密信,展示著裡麵的內容,\"這是陳宏業與石料商的往來信件,裡麵清楚寫著貪汙受賄的細節!\"他說話時,目光如炬,直視張彪。
張彪臉色驟變,伸手去搶密信:\"你...你這是偽造!\"他的動作慌亂,差點摔倒在地。
就在這時,玄夜衛統領李正率人趕到,甲胄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張彪,私扣朝廷命官,意圖謀反,拿下!\"原來,謝淵早已將證據暗中送回京師,德佑帝得知真相後,命玄夜衛前來護駕。
雖然張彪等人被治罪,但反對勢力並未善罷甘休。河官們消極怠工,故意拖延工程進度,工地上冷冷清清,隻有寥寥幾個民夫在敷衍了事;朝中權貴也紛紛上書,要求廢除考成法。
謝淵頂著壓力,親自到工地監督,與河工們同吃同住。他脫下官袍,換上粗布短衣,和河工們一起搬運石料,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他鼓勵河工:\"隻要好好乾活,工錢一分不少,乾得好還有獎賞!\"他說話時,拍著河工們的肩膀,眼神中充滿信任。他還重新審核考成標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考核內容,讓河官們心服口服。
\"大人,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師爺趙文滿臉憂慮,他看著謝淵疲憊的麵容,眼中滿是心疼,\"那些人處處使絆子,考成法怕是難以推行。\"
謝淵望著正在修繕的堤壩,夕陽的餘暉灑在他的臉上,給他鍍上一層金色。他目光堅定:\"越是艱難,越要堅持。河患一日不除,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寧。我就算拚了這身官袍,也要讓考成法落地生根!\"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決心與擔當。
考成期限將至,謝淵在徐州驗收成果。表麵上,堤壩高大堅固,河道暢通無阻,彩旗在堤壩上迎風飄揚。可當他乘船巡查時,發現水下暗流湧動,堤壩根基不穩,船身隨著水流劇烈搖晃。
\"大人,這是"豆腐渣工程"!\"老河工麵色凝重,他緊緊抓住船舷,聲音發顫,\"他們在水下用的是朽木,上麵再覆蓋石料,看似堅固,實則不堪一擊!\"他說話時,眼神中充滿了恐懼。
謝淵大怒,正要徹查,一夥蒙麵人突然殺出,他們手持刀劍,呐喊著衝向謝淵的船隻。謝淵臨危不懼,抄起船槳抵抗,船槳與刀劍碰撞,發出刺耳的聲響。混戰中,玄夜衛及時趕到,甲胄碰撞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最終,玄夜衛將蒙麵人製服。審訊得知,幕後主使竟是陳宏業和王真。
謝淵連夜趕回京師,馬蹄聲在寂靜的夜色中格外響亮。他將證據呈給德佑帝時,眼中布滿血絲,聲音卻依然堅定有力。德佑帝龍顏大怒:\"徹查!一個都不許放過!\"
在謝淵的堅持下,《河官考成法》不斷完善。新增\"實地查驗\"條款,由吏部、工部和都察院聯合組成檢查組,定期巡查;設立\"河工舉報箱\",鼓勵百姓監督;明確規定,考成不合格者,輕則降職,重則充軍。
德佑帝還下旨,將考成法推廣至全國河道。謝淵親自編寫《河官考成指南》,詳細說明考核標準與流程,下發到每一個河官手中。他伏案疾書,燈光下,他的身影顯得格外專注。
當第一份合格的考成簿送到吏部時,謝淵終於鬆了一口氣。窗外,陽光明媚,照在他疲憊卻欣慰的臉上。他望著遠方,嘴角露出一絲難得的微笑。
片尾
《河官考成法》在全國推行。河官們不敢再懈怠,紛紛用心治理河道。黃河決口次數大幅減少,運河漕運暢通無阻,沿岸百姓安居樂業,田野裡麥浪翻滾,村莊中炊煙嫋嫋。
然而,改革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大人,禦史台彈劾您越權!\"師爺拿著彈劾奏章,神色緊張,他雙手微微發抖,將奏章遞給謝淵。
謝淵微微一笑,將奏章丟進火盆,火苗瞬間將奏章吞噬。\"隻要河防穩固,百姓平安,我這頂烏紗帽,不要也罷。\"他的目光望向遠方,那裡,黃河水緩緩流淌,一片安寧祥和。他的話語中透著豁達與坦然。
大吳學子仍在研讀《謝公河官考成記》。書中詳細記載著考成法的推行過程,以及那些為治理河患而付出的艱辛努力。各地的河防碑上,都刻著《河官考成法》的條文,碑文曆經風雨,卻依然清晰可辨。
每當人們經過河防碑,老人們便會圍坐在一起,講述謝淵推行考成法的故事:\"那是個好官啊,為了咱老百姓,敢和貪官鬥,敢改祖宗規矩。沒有他,多少人要被洪水衝走,多少糧船要沉沒......\"而謝淵的名字,永遠與這項製度緊緊相連,成為大吳王朝河政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官員,心懷蒼生,守護河防。
卷尾
太史公曰:觀謝淵推行《河官考成法》,可知治河之要,首在治吏;治國之道,貴在任賢。其以考成之法為劍,斬儘瀆職之徒;以監察之權為盾,守護河防安寧。此法非獨正河官之風氣,更立百年之河政。謝公不畏強權,不懼誹謗,雖九死而不悔,終成千古之功。後之治河者,當效謝公之勇,守此法,護此河,方不負黎民所托,社稷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