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391章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

第391章 返景入深林,複照青苔上(2 / 2)

代王府的長史突然帶著家丁闖入,手持"宗人府令":"奉王爺令,"他的語氣囂張,"瓦剌貢馬案涉及宗室,應交宗人府審理。"他身後的家丁,腰間都掛著飛鷹紋腰牌,與馬市上的刺客同出一轍。

謝淵亮出勘合符:"陛下有旨,邊地案件,都察院可臨機處置,"他指著長史,"你私帶武裝闖入馬市,形同謀逆!"林縛的箭瞬間對準長史的咽喉,蕭楓的鐵騎也重新列陣,這次是護在謝淵身前。

晨霧散儘的馬市上,陽光照亮了所有罪惡的痕跡,也照亮了那些堅守正義的身影。謝淵知道,這場馬市喋血,隻是揭露飛鷹廠陰謀的開始,而周龍的下落,將是下一個突破口。

謝淵讓人將蕭楓的箭簇與馬市刺客的箭簇並置,用磁石吸附後,兩者都顯示出涿州鐵砂的特征。《大吳軍器考》載,飛鷹廠的箭簇必摻涿州鐵砂,以增強殺傷力,"這是飛鷹廠的"認親箭","謝淵的指節叩著箭簇,"每支箭都刻著製造者的代號。"

楓的箭簇上刻著"馮"字,與馮指揮使的姓氏一致;刺客的箭簇上刻著"周"字,顯然與周龍有關。"一支箭,"謝淵的聲音帶著寒意,"就能看出你們的主子是誰。"

範永鬥突然想起什麼:"周龍的箭簇上,還刻著他的生辰,"他比劃著,"上月我見他時,他說在晉北的"鐵山",那裡有王林留下的舊礦。"

蕭楓主動請纓追捕周龍:"末將願帶三百精兵,"他的目光掃過鐵騎,"按囚車軸的刻度尋找密道,定能將周龍擒回。"謝淵同意了,但派林縛與玄夜衛同行,"互相監督,也互相照應。"

鐵騎出發時,蕭楓將那支刻著"馮"字的箭折斷:"從此與飛鷹廠一刀兩斷。"他的背影在陽光下拉得很長,像在與過去的自己告彆。謝淵望著他們消失在巷口,知道這場追凶,不僅是捉拿周龍,更是蕭楓的自我救贖。

馬市上,工匠們正在清理瓦剌使者的屍體,他手中緊握的半片鹽引,已成為最關鍵的證物。

大同馬市重新開市時,謝淵讓人將飛鷹紋銀鈴、磁石、囚車軸擺在入口處,旁立木牌,上書"通敵者如此"。前來互市的瓦剌商人看到這些,無不神色凝重——他們知道,大吳的天,要變了。

謝淵在馬市的石板上,用磁石粉末拚出飛鷹紋,再澆上鐵砂,點火燃燒,藍焰再次竄起,像在宣告正義的降臨。"這火焰,"他對圍觀的官員百姓說,"燒的是奸佞,照的是人心。"

遠處傳來鐵騎的馬蹄聲,不是追兵,而是蕭楓派回報信的親兵。謝淵知道,無論周龍是否歸案,這場馬市喋血,都已撕開了飛鷹廠與宗室勾結的口子,而破晨霧的,不僅是飛鷹紋箭,更是永不屈服的民心。

蕭楓的鐵騎按囚車軸的刻度,在大同城外找到密道入口。通道壁上的鑿痕,與王林私礦的痕跡完全相同,每隔十丈就有個飛鷹紋標記——這是周龍留下的路標。

林縛在密道深處發現一盞油燈,燈芯的灰燼裡混著晉北特有的煤屑。"周龍就在鐵山。"他認出這是鐵山煤礦的煤,與《大吳礦冶錄》記載的"晉北鐵山煤,燃之有硫磺味"完全吻合。

鐵騎們加快腳步,密道儘頭的光亮越來越近,那是鐵山舊礦的出口。

鐵山舊礦的洞口,守著數十名武裝礦工,他們的兵器上都刻著飛鷹紋。"周龍在裡麵!"礦工頭目的聲音嘶啞,卻透著絕望,"他說隻要守住洞口,就能換來瓦剌的援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蕭楓的箭射死為首者,鐵騎們一擁而入。礦洞內,周龍正與幾名馮黨餘孽分裝藥材,看到鐵騎衝來,他突然舉起火把,想點燃洞內的炸藥——礦洞的支撐柱上,捆滿了火藥桶。

林縛一箭射落周龍手中的火把,蕭楓縱身撲上,將其按住。周龍的指甲縫裡還嵌著鐵砂,他望著洞外的陽光,突然大笑:"我早就知道會有這一天,"他的笑聲裡裹著瘋狂,"飛鷹廠的根基太深,你們扳不倒的!"

蕭楓將周龍捆在囚車改裝的馬車裡,礦洞內的藥材與花名冊,成了他最後的罪證。回程的路上,周龍突然對蕭楓說:"你以為馮指揮使倒了就完了?"他的目光陰鷙,"代王背後,還有更大的人物。"

三法司在大同府衙會審時,謝淵將鹽引、磁石、花名冊、周龍供詞擺在案上。周龍起初抵賴,直到謝淵拿出那半片鹽引:"你的齒痕,"他指著鹽引邊緣,"與王林餘黨的密信齒痕完全相同,還想抵賴?"

周龍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供認了與代王、馮指揮使、範永鬥勾結,用鹽引換瓦剌藥材、用鐵砂製兵器、用邊將花名冊威脅邊軍的全部罪行。

代王被宗人府押回京城,廢為庶人;馮指揮使在鎮刑司獄中自儘,家產抄沒;範永鬥與晉商同黨被處斬,晉商壟斷的馬市被朝廷收回,改為官辦;趙全等包庇官員,或流或貶,大同官場為之一清。

蕭楓因戴罪立功,被免去死罪,貶為大同衛千戶,戴罪守邊。他在謝罪書中寫道:"馬市一役,方知忠奸隻在一念,"字裡行間滿是悔恨,"餘生願守邊贖罪,以報陛下。"

謝淵奏請德佑帝改革鹽法,廢除"開中納馬"的舊製,改為"官運官銷",由玄夜衛監督鹽引發放。"鹽者,國之命脈,"他在奏折中寫道,"不可假手私人,更不可淪為通敵的工具。"

德佑帝準奏,並命謝淵主持晉北礦冶整頓,將鐵山舊礦收歸國有,嚴禁私采鐵砂。

大同馬市恢複後,謝淵製定了《互市新則》:瓦剌貢馬需提前報備,由玄夜衛、邊軍、戶部三司共同驗看;商隊車輛需登記編號,車廂厚度不得超過五寸;所有交易需用官製鹽引,私鹽引一律沒收。

馬市入口處立起"驗馬台",台上的磁石可檢測馬體內的異物;"驗引台"的鎏金板,能識彆飛鷹廠的假鹽引。這些新規,讓馬市的交易變得透明而規範。

蕭楓在大同衛整肅軍紀,將所有飛鷹紋兵器銷毀,鐵騎的馬蹄鐵改用普通鐵礦砂。他還在邊軍中立下規矩:"凡涉及瓦剌的交易,無論大小,必須報備,"他指著馬市的警示牌,"違者以通敵論。"

邊軍們的士氣重新振作,他們在馬市巡邏時,腰杆挺得筆直——那是洗清汙點後的驕傲。

大同的百姓漸漸恢複了對馬市的信任,他們在市場上與瓦剌商人公平交易,不再有過去的恐懼。一位老商販說:"謝大人來了之後,馬市上的血腥味沒了,"他指著陽光下的鹽引,"這才是我們大吳的鹽引,乾淨,踏實。"

都察院將飛鷹紋銀鈴、磁石、鹽引殘片收入"邊地罪證庫",旁邊的說明牌上寫著:"德佑十七年大同馬市案證物,飛鷹紋即通敵之記。"

謝淵在證物旁題字:"小惡不除,必成大患;小奸不懲,必釀大亂。"這成為後世治理邊地的座右銘。

玄夜衛成立"邊地巡查司",每月巡視各馬市,驗看鹽引、兵器、貢馬。林縛被任命為巡查司指揮,他的腰間,總掛著那半片鹽引——那是瓦剌使者用生命換來的警示。

巡查司的《巡邊錄》裡,詳細記錄著各地馬市的交易情況,任何異常都會被立刻上報,這讓飛鷹廠的餘孽再無藏身之地。

大同邊將們在府衙立了塊"警心石",石上刻著《邊將花名冊》裡的警示:"家眷在朝,當思報國;軟肋被握,更要守節。"每位邊將上任前,都要在石前立誓,絕不與敵寇私通。

石縫裡,塞著從馬市收集的飛鷹紋殘片,那是永遠的警鐘。

一年後的大同馬市,晨霧再次籠罩,卻不再有詭秘與殺機。瓦剌的貢馬溫順地站在驗馬台前,商隊的馬車有序排列,邊軍與玄夜衛各司其職,一切井然有序。

謝淵再次巡視馬市,勘合符靠近貢馬時,再無磁石異動;銀鈴在風中輕響,也不會再有藍焰。他的目光掃過市場,百姓們的臉上帶著平和的笑容,這才是馬市應有的模樣。

片尾

蕭楓在大同衛的一年,屢敗瓦剌的小規模入侵,他的鐵騎成了邊地最可靠的屏障。見到謝淵,他呈上《邊軍整改錄》,上麵詳細記錄了鐵騎的訓練、裝備、軍紀,再無飛鷹紋的痕跡。

"末將不敢忘馬市之恥。"蕭楓的聲音誠懇,"餘生唯以守邊報國。"謝淵拍了拍他的肩,知道他已真正洗清了汙點。

馬市的角落裡,一個孩童撿起塊刻著飛鷹紋的碎石,好奇地問:"這是什麼?"謝淵蹲下身,輕聲道:"是過去的錯誤,"他將碎石扔進垃圾桶,"現在,它該被扔掉了。"

晨霧散去,陽光灑滿馬市,照亮了嶄新的鹽引、溫順的貢馬、忙碌的人們。飛鷹紋箭破晨霧帶來的血與火,終究化作了邊地清明的基石,而那些在迷霧中堅守正義的身影,也永遠刻在了大吳的邊地史上。

卷尾

《大吳邊地誌》載:"德佑十七年大同馬市案,淵以勘合符驗磁石,以飛鷹紋箭破陰謀,擒周龍,懲同黨,革鹽法,整邊軍,邊地始得清明。"夫邊地者,國之門戶,馬市者,門戶之窗,窗明則戶固,戶固則國寧。大同的晨霧,年複一年升起,卻再難掩蓋陽光——那是謝淵與無數守邊者,用正義與勇氣點燃的不滅之光,永遠照亮著大吳的北境。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水果聖手 盜墓:開局引領西王母尋找長生 道域天途:我的修為靠讀書 收徒係統,徒弟不太正常咋辦? 華娛:從2009到影視寒冬 從小旗做起,馬踏天下 笑死,他們都說我認錯男友了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文武悍卒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