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莫歎孤忠無佐證,血痕終可照青史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543章 莫歎孤忠無佐證,血痕終可照青史

第543章 莫歎孤忠無佐證,血痕終可照青史(2 / 2)

周顯警惕地走過去,那人壓低聲音:"是周百戶嗎?謝大人讓我在此等候,說你們可能會來。快跟我走,鎮刑司的緹騎在前麵設了卡,說要"清查奸細"。"

周顯認出他是謝淵的親衛王勇,鬆了口氣:"王大哥,謝大人知道大同衛的事?"

"知道一些,但不全。"王勇引著他們往密林深處走,"謝大人收到嶽指揮的密信,說李謨有問題,正想派人去查,就聽說你們突圍了。他怕鎮刑司動手,特意讓我來接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王勇指著前麵的山坳:"那裡有個廢棄的驛站,我們的人在那裡等著,有吃的和傷藥。謝大人今晚就過來。"

士兵們聽到"吃的",眼睛都亮了,腳步也快了幾分。可剛到山坳口,就聽見裡麵傳來打鬥聲——王勇臉色一變:"不好!是緹騎!"

周顯拔刀:"拚了!"

衝進驛站,隻見十幾個宣府衛的士兵正與緹騎廝殺,地上已經躺了好幾具屍體。為首的緹騎千戶見了周顯,獰笑道:"果然在這裡!李緹騎說你們會走這條道,還真沒說錯!"

周顯這才明白,王勇是真的來接應,卻被緹騎截了胡。他大喊:"保護王大哥!"帶著殘兵衝上去,與緹騎混戰在一起。

這場仗打得格外慘烈,雙方都殺紅了眼。周顯的刀卷了刃,就用石頭砸;士兵們沒了力氣,就抱著緹騎滾下山坡。當最後一個緹騎被解決時,周顯身邊隻剩不到兩百人,王勇也受了重傷。

"百戶..."王勇咳出一口血,"謝大人...被兵部的人纏住了,說...說要查宣府衛的糧賬,來不了...這是謝大人給你的令牌,憑這個...去宣府衛的同知那裡,他會...會幫你..."

周顯接過令牌,上麵刻著謝淵的私印。他知道,現在隻能靠自己了。

宣府衛城外。周顯帶著一百七十三名殘兵,站在護城河外,個個衣衫襤褸,形同乞丐。守城的士兵見了他們,弓上弦刀出鞘:"站住!你們是哪來的?"

周顯舉起謝淵的令牌:"我們是大同衛突圍來的,有緊急軍情要見同知大人!這是謝大人的令牌!"

守城的百戶驗了令牌,臉色微變:"同知大人不在,去京裡述職了。你們...先在城外等著,我去通報。"

這一等,就是三個時辰。太陽快落山時,守城百戶才回來,身後跟著幾個鎮刑司的緹騎。"周百戶,"百戶的語氣冷淡,"鎮刑司的大人說,要先"核查"你們的身份,才能進城。"

周顯看著那些緹騎,就知道沒好事。為首的緹騎拿出一卷文書:"周顯,有人告你"通敵叛逃",這是兵部的批文,要將你押回大同衛受審。"

"批文?"周顯冷笑,"兵部憑什麼審我?我有謝大人的令牌!"

"謝大人?"緹騎嗤笑,"謝大人現在自身難保,正被禦史彈劾"私通邊將"呢。你以為他還能護著你?"

周顯的心猛地一沉——謝淵也被牽連了?這是李謨和兵部的人早就布好的局!他後退一步,對殘兵們道:"弟兄們,我們不能被他們抓回去!要麼進城見同知,要麼死在這裡!"

"敬酒不吃吃罰酒!"緹騎下令,"拿下他們!"

就在這時,遠處傳來馬蹄聲,一隊騎兵疾馳而來,為首的人身披紫袍,正是謝淵!他看到城門口的情形,厲聲喝問:"誰敢動大同衛的弟兄?"

緹騎們臉色驟變,謝淵翻身下馬,走到周顯麵前,看到他滿身傷痕和身後的殘兵,眼眶瞬間紅了:"周百戶...你們受苦了。"

周顯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謝大人!大同衛快守不住了!李謨通敵,鎮刑司和兵部的人都在幫他!這是嶽指揮的血書!"

他掏出那塊血布,上麵的"內奸"二字早已乾涸發黑,卻依然觸目驚心。謝淵接過血布,手指微微顫抖,隨即對緹騎道:"把這些人拿下,他們是李謨的同黨。"

緹騎們還想反抗,被謝淵的親兵按住。謝淵扶起周顯:"跟我進城,今晚就發兵,去救大同衛!"

宣府衛同知衙門,當夜。謝淵看著周顯帶來的殘兵,個個或傷或病,其中還有十幾個少年,最小的才十一歲。他讓人拿來糧食和傷藥,自己則坐在案前,聽周顯講述突圍的經過。

"謝大人,"周顯指著那支刻著"李"字的箭,"這是北元遊騎兵的,箭頭的鐵料是鎮刑司特供的。還有那緹騎千戶,說李謨早就知道我們的路線,連謝大人會派人接應都算到了。"

謝淵拿起那支箭,又看了看嶽峰的血布,臉色凝重:"李謨一個緹騎,沒這麼大的本事。背後定有兵部的人撐腰,甚至...司禮監。"

他的親衛隊長進來稟報:"大人,查清楚了,宣府衛同知根本沒去述職,是被鎮刑司的人"請"去問話了。還有,彈劾您的禦史,是徐文良的門生。"

謝淵冷笑:"果然是他們。徐文良想借北元的手除掉嶽峰,再嫁禍給我,一石二鳥。"他對周顯道,"你們先歇著,明日我親自帶宣府衛的兵去大同。但在此之前,得讓陛下知道真相。"

周顯急道:"大人,大同衛等不起了!"

"我知道。"謝淵起身,"但沒有陛下的旨意,我擅自調兵,正好給他們留下"謀逆"的口實。你放心,我已經讓玄夜衛的人帶著證據去京城了,繞過了司禮監,直接送通政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走到窗邊,望著大同衛的方向:"嶽峰能守到現在,靠的不是糧,是一口氣。我們這口氣,不能泄。"

京城通政司。玄夜衛百戶王瑾捧著謝淵的奏疏,還有那支刻著"李"字的箭、嶽峰的血布,站在門口。他知道,這封奏疏一旦遞進去,就會掀起軒然大波——裡麵不僅彈劾李謨,還牽扯到兵部侍郎張敬和司禮監李德全。

"王百戶,"通政司的主事迎出來,神色緊張,"李德全公公剛派人來,說...說有"要事"相商,讓您去一趟司禮監。"

王瑾握緊了手裡的奏疏:"我還有公務在身,去不了。這是大同衛的急報,必須立刻呈給陛下。"

主事搓著手:"王百戶,您這不是為難我嗎?李公公說了,您要是不配合..."

"不配合又如何?"王瑾打斷他,"大同衛的弟兄在流血,我要是把這奏疏給了司禮監,他們會撕得粉碎!到時候城破了,北元打進來,你我都得掉腦袋!"

他推開主事,徑直衝進通政司,將奏疏放在案上,蓋上玄夜衛的印:"按規矩,急報三日內必呈禦前。若是耽誤了,我第一個參你!"

主事看著那鮮紅的印,不敢再攔。王瑾走出通政司,知道李德全不會放過他,但他想起周顯那些殘兵的樣子,覺得值了——至少,他沒讓那些血白流。

宣府衛大軍開拔。謝淵親自帶隊,五千精兵,糧草充足,直奔大同衛。周顯和殘兵們也隨隊前往,他們雖然虛弱,卻堅持要跟回去——那裡有他們的家人,有他們的城。

途中,謝淵收到玄夜衛的密信:王瑾成功將奏疏遞到禦前,蕭桓震怒,下令將李謨革職查辦,派玄夜衛指揮使親自去大同衛查案。徐文良和李德全暫時收斂了手腳,但暗中仍在阻撓援軍。

"謝大人,"周顯看著信,眼中燃起希望,"嶽指揮他們有救了!"

謝淵點頭,卻沒有放鬆——他知道,李謨雖然倒了,但徐文良和李德全還在,大同衛的危機還沒徹底解除。他勒住馬,望著前方的塵煙:"弟兄們,加快速度!我們早到一日,大同衛的弟兄就能少流一日血!"

大軍加速前進,馬蹄聲震得地動山搖。周顯回頭望了眼身後——那些突圍出來的殘兵,雖然走得慢,卻一個個挺直了腰杆。他們知道,自己不僅是搬救兵的,更是揭穿黑暗的證人,隻要他們活著,那些藏在暗處的齷齪,就見不得光。

遠處的大同衛城牆上,嶽峰似乎聽到了馬蹄聲。他扶著城牆,望著東方,斷指的傷處隱隱作痛,卻也感到一絲暖意——他知道,周顯他們做到了,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終究不會缺席。

片尾

宣府衛大軍抵達大同衛時,北元已開始總攻。謝淵率軍從側翼突襲,與城內的嶽峰裡應外合,大敗北元。李謨被玄夜衛擒獲,從他帳中搜出與北元、兵部往來的密信,證據確鑿。周顯和幸存的殘兵站在城頭上,看著大吳的軍旗重新插上城樓,終於忍不住哭了——他們用千餘人的性命,換來了這一天。

卷尾語

《大吳史?忠義傳》評:"大同衛突圍之役,千餘卒赴死,百餘人得生,非獨勇也,蓋因忠魂不散。嶽峰斷指明誌,周顯持血泣訴,謝淵執義馳援,雖處內奸環伺之境,終破權奸之網。此役之後,帝始悟內患之烈,遂整飭鎮刑司,罷黜徐文良、李德全,邊鎮軍製複歸清明。故曰:忠勇可撼山嶽,正義能破陰霾。"

《邊鎮軍製考》載:"德佑十四年殘兵突圍,實乃大吳邊防之轉折點。此前緹騎乾政、邊將受掣,此後帝嚴令"鎮刑司不得乾預軍政",複設巡邊禦史,專查糧道舞弊。大同衛之血,終換得邊鎮三十年安寧。"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水果聖手 盜墓:開局引領西王母尋找長生 道域天途:我的修為靠讀書 收徒係統,徒弟不太正常咋辦? 華娛:從2009到影視寒冬 從小旗做起,馬踏天下 笑死,他們都說我認錯男友了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文武悍卒 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