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嶽峰血書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33章 嶽峰血書

第33章 嶽峰血書(1 / 2)

嶽峰奏疏

臣嶽峰誠惶誠恐,死罪死罪,頓首再拜,以一腔赤誠之血為墨,瀝十指殷紅之血為書,恭呈陛下禦覽:

破題

大同孤城,竟已被圍四十有三日之久矣。城外茫茫,不見援軍之蹤跡;城內蕭然,絕無升鬥之儲糧。臣率麾下殘卒,每日登陴死守,非敢存邀功請賞之念,實因念念不忘先帝“守土保民”之諄諄訓誡。然如今城破危在旦夕,臣縱死亦無所憾,唯痛心奸佞當道於朝堂,致使將士們空拋熱血,徒膏野草,此乃臣以血作書之緣由也。

承題

北元夜狼部傾巢而出,如潮水般湧至,將大同城圍得水泄不通,裡三層外三層。臣見勢危急,當即選派六匹快馬,分彆奔赴宣府與京師告急。然至今已過月餘,宣府謝淵僅遣百人前來偵哨,而京師援軍卻杳無音訊,恰似黃鶴一去不複返。究其根源,乃鎮刑司緹騎李謨,奉司禮監李德全之密諭,竟將夏糧十七萬石扣於陽和口,所發批文竟稱“若城破則糧必焚,姑且貯存以待後命”。兵部侍郎張敬更是欺上瞞下,擅自篡改塘報三稿,在陛下跟前粉飾軍情,謊稱為“大同積粟足以支撐半年,將士們奮勇殺敵,賊勢已然受挫”。

起講

如今城樓之上,因饑餓而斃的士卒日益增多。昨日臣巡察城陴,見百戶趙勇僵立在堞口,手中猶緊握著長矛,齒間還銜著些許草屑,想必是饑餓難耐時所食;夜間巡查傷兵營,竟有士卒煮食皮甲,釜底已膠結如漆,用力刮之,赫然可見累累白骨。臣此刻忍痛斷指書寫,帳外忽然傳來陣陣哭嚎之聲——千戶孫誠之侄,年僅十五歲,因饑餓難耐,掘鼠穴以尋食,卻不幸被老鼠咬斷手指,最終血儘而亡。此非北元之強悍能攻陷我城,實乃朝堂內臣之惡行,將我守城將士置於死地啊!

起股

臣父,於泰昌三年駐守陽和口。彼時正值北元突襲,父率部與敵展開激烈巷戰。箭矢用儘後,便挺刃與敵近身肉搏,身中七處創傷,卻仍倚靠著城堞高呼“臣在,城在”,最終與城一同壯烈殉國。先帝永熙帝感其忠勇,賜諡號“忠壯”,並敕令在大同修建忠魂祠,祠中聯語雲:“一寸丹心護疆土,千秋碧血照汗青。”臣束發受書之時,父親曾緊握臣手,諄諄告誡道:“為將者,臨事當存敬畏之心,善用謀略而成就功業,若遇國難,唯有舍生取義而已。”今臣鎮守大同,恰似父親當年堅守陽和,城破之刻近在旦夕,臣豈敢不追隨父親的腳步,以死報國?

中股

然臣心中有三恨,日夜縈繞,寤寐難忘:其一,恨那李謨緹騎,仗著鎮刑司符節,視邊地士卒如草芥螻蟻。前月臣派遣百戶周顯突圍而出,前往請求糧草支援,竟被其部眾截殺,僅有三人生還;其二,恨那兵部侍郎張敬,執掌兵部塘報,隱匿軍情,如同諱疾忌醫。昨接宣府密信,傳言其與李德全私下設宴,席間竟談笑稱“大同若破,便可坐收邊功”;其三,恨自己力微綿薄,不能將此等奸佞之徒斬於帳前。前日李謨至城樓“巡查”,臣袖中暗藏利刃,欲刺殺此賊,奈何饑腸轆轆,力竭身疲,竟被其察覺,反遭其嗬責為“惑亂軍心”。

後股

伏望陛下聖明燭照:李謨扣糧一事,有陽和口倉吏王顯之詳實供詞為證;張敬隱匿軍情、篡改塘報,有兵部筆吏劉忠所留存之底稿為憑;而李德全於幕後操縱一切,司禮監隨堂太監趙瑾之密記亦可佐證。此三人相互勾結,內與宮闈結黨,外與邊鎮通聯,實乃社稷之蠹蟲、邊鎮之豺狼。臣死之後,若陛下猶念大同城下累累白骨,則懇請陛下速下雷霆之詔,將此三奸斬首示眾,高懸首級於國門之外,以向天下百姓謝罪。

束股

臣此刻鮮血已乾涸,手指亦僵冷,書寫至“賊”字時,城外忽然金鼓震天——北元又來攻城矣。臣當親率殘部,再次登陴,作最後一戰:願以頸上熱血,濺敵酋之麵;以血肉之軀,堵住城牆缺口之縫隙。唯殷切期望陛下此後親近賢臣,遠離小人,整飭邊防軍備,恢複洪武爺“衛所屯田”之良製,使臣與父親所灑熱血,不白白拋灑於邊庭荒野。

大結

臨表涕零,泣血陳詞,臣已不知所言何事。此乃臣嶽峰之絕筆。

書於大同衛城樓殘燭之下

嶽峰血書

血書七章

其一圍城

四十有三日,孤城困北塵。

援兵絕蹤跡,升鬥罄倉囷。

殘卒登陴哭,瘡痍映血新。

臣軀甘赴死,恨不斬奸人。

其二奸謀

奸臣持符節,陽和扣夏糧。

十七萬石粟,黴變在倉場。

腐儒更塘報,飾語媚君王。


最新小说: 年代嬌嫩廠花,苟在廠裡數錢吃瓜 這位明星過分熱情! 投資失敗後,天後老婆讓我吃軟飯 半生赤雪又如意 一百年前我死了 簽到大帝修為,開局收下禁忌劍體 斬惡樹之瞳 九分野 隱形使命 盜墓筆記:嫩牛五方穿越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