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三月朝堂構陷生,五月陵寢胡騎鳴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599章 三月朝堂構陷生,五月陵寢胡騎鳴

第599章 三月朝堂構陷生,五月陵寢胡騎鳴(2 / 2)

趙霖掙紮著:“我是昌平同知,你們不能抓我!吳勝侍郎會保我的!”可玄夜衛卒根本不理他,架著他就往外走。謝淵看著他的背影,心裡清楚,趙霖隻是個開始,背後的吳勝,還有石遷舊黨,都要一一清算。

趙霖被押回京師的同時,吳勝正在禦書房裡,遞上了一封“求情疏”。他跪在蕭桓麵前,聲音帶著“懇切”:“陛下,趙霖是昌平同知,若他被抓,昌平的糧道就沒人管了,居庸關的援兵也會斷糧。臣請陛下放趙霖回來,讓他戴罪立功,待陵寢修複、糧道安穩後,再治他的罪不遲。”

蕭桓看著“求情疏”,心裡又犯了疑。吳勝是禮部侍郎,掌管禮製,若他真為趙霖求情,會不會趙霖真的是“被冤枉”?可謝淵之前遞來的“調令”和瓦剌彎刀碎片,又讓他覺得趙霖脫不了乾係。

“陛下,”王福進來通報,“謝尚書、秦指揮使押趙霖回來了,還帶了王成業的供詞。”

蕭桓點頭:“讓他們進來。”

謝淵遞上王成業的供詞,上麵的字跡歪歪扭扭,是玄夜衛嚴刑審訊後,王成業親筆寫的:“趙霖讓我調走西配殿守兵,遲發援兵,說石遷會引瓦剌襲陵,事成後保我升守陵衛指揮。吳勝侍郎收了趙霖一千兩賄銀,答應在京師幫他遮掩,若事敗就推給孫山指揮不力。”

吳勝跪在地上,看見供詞上的“吳勝”二字,臉色瞬間慘白。他再也裝不下去,膝行著爬到蕭桓麵前,哭著求饒:“陛下!臣錯了!是趙霖逼我的!他說若我不幫他,就殺了我全家!那一千兩賄銀,臣還沒動,現在就交出來!求陛下饒臣一命!”

謝淵上前一步,遞上從趙霖宅中搜出的賄銀記錄:“陛下,這是趙霖的賄銀記錄,上麵‘吳勝侍郎收銀一千兩’的字跡,與吳勝遞的‘求情疏’筆跡一致,他還想狡辯?”

蕭桓看著吳勝,又看著被押在階下的趙霖,臉色鐵青。他沒想到,自己信任的禮部侍郎,竟然會收賄銀、包庇通敵官員;更沒想到,陵寢遭襲的背後,還有這麼多的陰謀。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你們...你們竟敢通敵襲陵、褻瀆祖宗!傳朕旨意,押趙霖、吳勝下詔獄署,明日廷議審訊!”

趙霖和吳勝還想求饒,卻被玄夜衛卒拖了下去,哭聲在禦書房的走廊裡回蕩,久久不散。蕭桓看著他們的背影,心裡滿是愧疚——若他早聽謝淵的話,早點清查石遷舊黨,就不會有這麼多兵卒戰死,陵寢也不會遭此劫難。

五月初六的廷議,太和殿裡的氣氛肅穆得讓人窒息。趙霖和吳勝被押在階下,背後插著“通敵襲陵”的斬標,頭發散亂,臉上還帶著刑訊的傷痕。群臣站在班列裡,沒人敢說話——陵寢關乎祖宗,通敵襲陵是大罪,誰也不敢替他們求情。

蕭桓坐在龍椅上,手裡拿著謝淵遞來的罪證:趙霖與石遷的密信殘片、王成業的供詞、吳勝的賄銀記錄,還有西配殿燒焦的木片、瓦剌彎刀的碎片。他的聲音威嚴得像冰,一字一句地說:“趙霖,你通石遷,引瓦剌襲擾先帝陵寢,遲發援兵兩時辰,害守陵衛戰死兩千餘人;吳勝,你身為禮部侍郎,掌管禮製,卻收賄銀、包庇通敵官員,褻瀆祖宗——按《大吳律》,二人皆斬立決,曝首昌平陵前三日,以儆效尤!”

趙霖抬起頭,聲音嘶啞地喊:“陛下!是石遷逼我的!我也是受害者!求陛下饒我一命!”

秦飛上前一步,遞上趙霖寫給石遷的回信殘片:“趙同知,這是你寫給石遷的回信,上麵‘襲陵後盼瓦剌攻居庸關’的字跡,是你親筆寫的——這也是被逼的?”

趙霖看著殘片,再也說不出話,癱在地上。吳勝則趴在地上,哭得渾身發抖:“陛下,臣願捐全部家產,修複陵寢,求陛下饒臣一命!臣再也不敢了!”

謝淵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吳勝身為禮部侍郎,卻知法犯法,包庇通敵官員。若饒了他,日後百官都會效仿,祖宗的陵寢無人守護,大吳的禮製也會崩壞。臣請陛下,按律處斬,以正朝綱!”

蕭桓點頭,聲音堅定:“謝尚書所言極是!押下去,明日午時,在昌平陵前問斬!”

玄夜衛卒上前,架起趙霖和吳勝,往殿外拖。兩人的哭聲越來越遠,太和殿裡卻仍靜得能聽見燭火燃燒的“劈啪”聲。蕭桓看著群臣,聲音帶著沉重:“今日之事,給朕,也給你們所有人提個醒——祖宗的陵寢,是大吳的根基;忠良的性命,是社稷的柱石。日後再有人敢通敵、敢包庇,無論官階高低,一律嚴懲不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群臣齊齊躬身:“陛下聖明!”

五月初七午時,昌平陵前的空地上,擠滿了百姓。趙霖和吳勝被押在刑台上,背後插著的斬標被風吹得獵獵作響。監斬官是秦飛,他手裡拿著蕭桓的“斬立決”聖旨,聲音洪亮地念著兩人的罪狀:“趙霖通敵襲陵,遲發援兵;吳勝收賄包庇,褻瀆禮製——按《大吳律》,斬立決!”

百姓們紛紛扔出手裡的爛菜葉、石頭,罵聲不斷:“奸賊!竟敢害守陵衛、毀陵寢!”“殺了他們!給戰死的弟兄們報仇!”

午時三刻,劊子手的刀落下,鮮血濺在陵前的青磚上。孫山躺在帳篷裡,聽見外麵的歡呼聲,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下來。他掙紮著坐起來,望向刑台的方向,聲音沙啞:“弟兄們...你們可以瞑目了...奸賊...伏誅了...”話沒說完,就又昏了過去。

同日,謝淵在昌平陵前,主持修訂了《陵寢防務製》,並奏請蕭桓,將其寫入《大吳禮律》:“守陵衛增至六千,隸屬玄夜衛陵寢巡查司,專司陵寢防務,昌平同知不得兼管;陵寢百裡內設‘玄夜衛暗探哨’十處,每日巡查,遇不明騎影即刻上報;守將若遲發援兵、擅調守兵,斬立決;祭器存放處設三重守衛,鑰匙由守陵衛總兵官、玄夜衛暗探千戶、禮部祭官共管。”

蕭桓準了他的奏,請工部趕製新的祭器,派戶部撥糧三萬石、銀五千兩,用於安撫守陵衛的兵卒和戰死兵卒的家屬。他還下旨:追贈戰死的守陵衛兵卒為“忠陵校尉”,家屬由戶部按月發放撫恤金;孫山升昌平陵寢總兵官,賞銀五千兩,待傷愈後主持陵寢防務;王成業因“脅從通敵”,減罪一等,判流刑,發配大同衛充軍。

謝淵親自監督陵寢的修複工作——西配殿的焦木被全部換下,新的梁木是從江南運來的楠木,堅硬耐腐;陵前的青磚被重新鋪過,戰死兵卒的血跡被清洗乾淨,卻仍能隱約看見暗紅色的痕跡,像是在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發生過一場慘烈的戰鬥。

他站在永熙帝陵前,望著遠處的京師方向,心裡默念:陛下,臣已為戰死的弟兄們報仇,定會守護好祖宗的陵寢,不讓悲劇再演。風裡帶著陵前鬆樹的清香,像是先帝的回應,溫柔地拂過他的臉頰。

五月初十,蕭桓親赴昌平祭拜陵寢。他穿著素色的龍袍,跪在元興帝、永熙帝的陵前,手裡捧著酒爵,聲音帶著愧疚:“祖父,父親,孫兒兒臣)無能,讓陵寢遭襲,守陵衛戰死,孫兒兒臣)已斬了趙霖、吳勝,修複了陵寢,日後定加強防務,不讓祖宗再受驚擾。”

祭拜結束後,謝淵向蕭桓彙報陵寢的防務:“陛下,守陵衛已增至六千,都是從邊衛抽調的老兵,戰鬥力強;玄夜衛設了十處暗探哨,每日巡查陵寢百裡內的動靜;新的祭器已運到,存放在西配殿,三重守衛已安排妥當。瓦剌因襲陵失敗,石遷的計劃暴露,已率部退回漠北,短期內不會再來。”

蕭桓點頭,走到孫山的帳篷前,看著還在養傷的孫山,聲音放得輕柔:“孫總兵,辛苦你了。陵寢的防務,以後就交給你了,朕信你能守好。”

孫山掙紮著要起身謝恩,卻被蕭桓按住:“你安心養傷,不用多禮。戰死的弟兄們,朕不會忘了他們——朕已下旨,在陵前立‘忠陵碑’,刻上他們的名字,讓後世百姓都記得,是他們守護了祖宗的陵寢。”

謝淵站在一旁,看著蕭桓與孫山的對話,心裡突然覺得踏實。帝王的愧疚,是對忠勇的認可;君臣的同心,是社稷安穩的根基。他想起三月間張端構陷案時,蕭桓的猶疑;如今陵寢案後,帝王的堅定,讓他看到了大吳安穩的希望。

蕭桓拍了拍謝淵的肩,聲音帶著感慨:“謝尚書,三月張端構陷你,你以死明誌;五月陵寢遭襲,你又勘奸護陵——大吳有你,是社稷之幸。若不是你,陵寢的罪證查不出來,守陵衛的軍心也穩不住。”

謝淵躬身:“陛下過獎,此乃臣的本分。臣隻盼日後君臣一心,官民同心,斬奸佞,護忠良,讓大吳的江山永遠安穩。”

兩人站在陵前,望著遠處的蟒山,風裡帶著陵寢的鬆香,溫暖得像初夏的陽光。蕭桓突然道:“謝尚書,你說...咱們大吳的江山,能一直安穩嗎?”

謝淵看著蕭桓的眼睛,聲音堅定:“陛下,隻要咱們信忠良如孫山、陳安之輩),斬奸佞如張端、趙霖之流),讓兵卒有戰心,百姓有信心,大吳的江山,定會永遠安穩。”

五月十五,昌平陵寢的修複工作全部完成。西配殿的新梁木上,刻著“德佑十五年五月重修”的字跡;永熙帝的新祭器被整齊地擺放在殿內,玉圭、玉璧的光澤,映著殿內的燭火,顯得莊重而肅穆。

守陵衛的兵卒們整齊地站在陵前,穿著新換的甲胄,舉起佩刀,齊聲喊:“死守陵寢,護我祖宗!”聲音震得陵前的鬆樹都在微微顫動。孫山站在隊伍最前麵,肩胛的傷口還沒完全好,卻仍挺著腰板,目光堅定地望著陵寢的方向——他知道,自己肩上扛著的,不僅是陵寢的防務,還有戰死弟兄們的托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玄夜衛繼續清查趙霖、吳勝的同黨,共抓獲禮部小吏三人、昌平衙署屬吏五人,都是曾幫趙霖傳遞密信、幫吳勝偽造“糧道受阻”奏疏的人。蕭桓下旨,將他們全部判流刑,發配九邊充軍,讓他們在邊地“親見守邊之苦,反思通敵之罪”。

秦飛則命玄夜衛暗探加強對石遷的追捕,在漠南的獨石口、宣府衛等地設卡十處,嚴禁石遷與內地舊黨往來。自三月張端案後,石遷舊黨雖遭重創,卻仍有殘餘潛伏;此次陵寢案更證明,石遷的陰謀還沒結束,必須徹底清除,才能永絕後患。

瓦剌左賢王聞知趙霖、吳勝伏誅,陵寢防務加強,謝淵又在居庸關、大同衛增兵,知道再南下已無希望,遂率部退回漠北深處,三年內再不敢犯大吳邊境。京師的烽燧燃起平安火,一串接一串,從昌平陵寢連到居庸關,再連到大同衛,橘紅色的火光在暮色裡跳動,像給大吳的江山係了條紅綢。

那火光裡,有守陵衛的忠勇,有查案者的堅定,有君臣的同心,更有百姓對平安的期盼。在初夏的風裡,這平安火溫暖了昌平的陵寢,溫暖了京師的城牆,也溫暖了大吳的每一寸土地。

片尾

德佑十五年五月廿,蕭桓下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祖宗基業,撫有萬方,唯以社稷安穩、陵寢無虞為念。近昌平陵寢遭襲,賴忠良死戰、勘奸得力,方解陵寢之厄。為固根本、勵忠勇、儆奸佞,特頒此詔,著各部院遵行:

昌平陵寢守將孫山,久曆邊衛,忠勇可嘉。陵寢遭襲之際,率部死戰,雖身負重傷,仍守陵寢不失;奸佞伏誅之時,據實陳詞,助勘罪證。茲念其功,特擢孫山為昌平陵寢總兵官,專司元興帝、永熙帝陵寢防務,總領六千守陵衛,節製陵寢周邊防務事宜。賞黃金百兩、綢緞五十匹,頒賜“忠陵守護”匾額一方,懸掛於昌平陵寢總兵官衙署正堂,以彰其忠。

玄夜衛陵寢巡查司,職在護陵防奸。為固陵寢防務,防瓦剌窺伺、奸佞作祟,特於該司增設暗探千戶所,駐劄昌平,專司陵寢百裡內暗探巡查之事。命玄夜衛北司指揮使秦飛兼領千戶所千戶,統轄暗探三百人,與孫山所領守陵衛形成聯防:凡陵寢外圍可疑動靜,暗探千戶所須即時通報守陵衛;每月朔日,秦飛需親赴陵寢,與孫山共同核驗防務、查驗守兵名冊,核驗結果具本奏報朕知,不得懈怠。

陵寢祭器,乃祖宗禮製之重器,不可輕忽。著禮部正式頒行《陵寢祭器守護製》,定例如下:永熙帝陵西配殿祭器存放處,設三重守衛——內衛由守陵衛遴選精銳五十人充任,中衛由玄夜衛暗探千戶所選派三十人充任,外衛由禮部祠祭司差遣祭官統領二十人充任;祭器存放處鑰匙三枚,分由昌平陵寢總兵官、玄夜衛暗探千戶、禮部祠祭司祭官各掌其一,每月望日三方會同輪換,輪換之時須造具“祭器核驗冊”“鑰匙交接錄”,由三方簽字畫押後,存檔於禮部祠祭司,以備日後查驗。如有失責致祭器受損、遺失者,無論官階,一律下詔獄署勘問,以“褻瀆祖宗”論罪。

三月間張端構陷忠良、五月間趙霖通敵襲陵,皆因奸佞貪私、朋比為奸,致朝堂震動、陵寢受危。為鑒往知來,令內閣將“張端劉凱構陷謝淵案”“趙霖吳勝通敵襲陵案”卷宗,合編為《奸佞警示錄》,詳載二案罪證、勘案過程、奸佞伏誅情由。該錄編定後,由內閣頒行六部、九邊各鎮及地方府州縣,令百官傳閱研習:以張端、趙霖為戒,勿貪權、勿納賄、勿通敵,若有蹈其覆轍者,朕必嚴懲不貸;以孫山、陳安為範,守職儘責、臨危不退、勿負百姓,若有忠勇如二者,朕必破格擢用、厚加賞賜。

朕言出法隨,各部院、各官署須恪儘職守,遵詔而行。若有陽奉陰違、敷衍塞責者,玄夜衛可即時拘拿,下詔獄署勘問。欽此!

德佑十五年五月廿日

謝淵仍每日忙於邊地防務與京師城防,蕭桓常召他入宮議事,兩人對坐禦書房,從陵寢的守衛細節,聊到九邊的糧草調度;從張端案的朝堂博弈,談到趙霖案的勘奸邏輯,君臣之間的信任,比之前更深厚。李東陽在《內閣記事》中寫道:“三月之危,在朝堂構陷,謝尚書以正破邪;五月之危,在陵寢遭襲,謝尚書以實勘奸。帝王之明,在辨忠奸於疑似;社稷之安,在護根本於危難——陵寢為祖宗根本,朝堂為天下根本,二者皆安,天下方寧。”

昌平百姓自發在陵前立“忠陵碑”,碑上刻著孫山、陳小五、王山等戰死兵卒的名字,碑文中寫道:“德佑十五年五月,胡騎襲陵,忠魂死戰,奸佞伏誅,此乃大吳之幸。忠魂護陵,千古不朽;奸佞之罪,萬世唾棄。”每到初一、十五,總有百姓提著祭品、捧著麥餅來祭拜,香火嫋嫋中,陵前的鬆樹愈發蒼勁,像是在守護著大吳的祖宗基業,也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平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京師百姓則在正陽門內立“雙安碑”,碑上記著三月張端構陷案、五月陵寢案的平冤經過,讚謝淵“兩度安危,一心護邦”,謝孫山“死戰守陵,忠勇可嘉”。石碑落成那日,百姓們自發敲鑼打鼓,連宮裡的蕭桓都聽說了,笑著對謝淵道:“百姓的碑,比朕的聖旨更金貴,這是他們對忠勇的認可啊。”

卷尾

《大吳史?謝淵傳》載:“德佑十五年三月,張端、劉凱構陷淵,帝召廷議對質,淵持兵符自證,免冠願死明誌,帝知冤,流端、凱。五月,瓦剌襲昌平陵寢,趙霖通敵遲援,吳勝包庇,王成業為其羽翼,陵寢受損、守兵戰死甚眾。淵率秦飛赴昌平勘案,獲霖、勝、成業罪證,誅霖、勝,流成業,修複陵寢,修訂《陵寢防務製》。帝桓讚曰:‘淵能拒朝堂之構陷指張端),能護陵寢之危難指趙霖),忠勇可比嶽峰、陳烈,非此臣,京師難安,大吳難固。’”

《玄夜衛檔?陵寢錄》補:“趙霖吳勝案後,帝命玄夜衛將‘通敵襲陵案’與‘張端構陷案’並案存檔於詔獄署東庫,誡後世‘奸佞之禍,或在朝堂,或在邊地,需時時警惕,勿使忠良蒙冤、社稷受損’;又命兵部將陵寢防務經驗推行諸陵,凡大吳先帝陵寢,皆按‘昌平模式’增兵六千、設暗探哨十處,與邊衛防務聯動,形成‘陵衛聯防’。德佑十五年秋,諸陵無警,九邊安穩,大同衛、居庸關的援兵皆已到位,瓦剌再不敢窺伺,大吳遂入內外皆寧之期,時人謂‘謝公在,奸佞息,邊塵靜,社稷安’。”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綁定五個道侶後,惡女深陷修羅場 無限升階:這屆人族不對勁! 一不小心補魔了全本丸怎麼辦 霸總行為守則 直播算命?玄學假千金她爆紅全網 蒼梧劫十世緣 惡雌公主從良後,雄獸們爭紅了眼 火鳳凰之不負卿 七零隨軍西北,我靠種地成家屬院團寵 404異常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