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傲骨難折憑祖製,赤腸未冷念蒼生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716章 傲骨難折憑祖製,赤腸未冷念蒼生

第716章 傲骨難折憑祖製,赤腸未冷念蒼生(2 / 2)

他望著龍椅上模糊的身影,想起當年德勝門之役,蕭櫟還是親王時,曾拉著他的手說“謝卿是大吳的柱石”。可如今,他卻連“按製供給”都不敢應允,隻敢用“增三成”“寫悔過”來和稀泥。他想拒絕,想大聲說“悔過疏寫不得,寫了便是承認體恤故君有錯”,可話到嘴邊,卻想起劉公公哭訴“上咳得吐了血”的模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若他不妥協,南宮的供給怕是連這三成也沒有;若他硬抗,“結連謀逆”的罪名便會立刻扣下來,到時候不僅他自身難保,連南宮的安危都成了未知數。指尖掐進掌心,疼痛讓他清醒了幾分——他不是為自己活,是為那個困在南宮、拆窗取暖的故君,是為那些記得帝舊恩的宣府百姓。

“臣……遵旨。”三個字出口時,他覺得喉嚨像被砂紙磨過,乾澀得發疼。退列時,他瞥見案上的舊奏疏,朱批的“同甘苦”三個字刺眼得很——當年君臣同甘苦,如今卻要他對著“苛待”妥協,這世間的荒唐,莫過於此。

散朝後,他獨自站在太和殿廊下,寒風刮過,衣袍貼在身上,冰涼刺骨。李嵩的嘲諷聲仿佛還在耳邊:“謝太保,識時務者為俊傑。”他攥緊拳頭,指甲深深嵌進肉裡,卻連回頭反駁的力氣都沒有。

不知站了多久,宮門外傳來細碎的說話聲。他抬頭望去,隻見幾個百姓模樣的人在宮牆下徘徊,其中一個老農捧著幾個乾硬的餅子,向守門校尉哀求:“求您把這餅子帶給太上皇吧,當年他減免我們的賦稅,救了我們一家啊!”

那瞬間,他的眼眶猛地熱了。他想起宣府的百姓,想起當年帝親征時,沿途百姓捧著水和乾糧相迎的場景;想起迎回帝時,百姓夾道哭著喊“陛下回來了”的模樣。原來那些言官可以汙蔑帝“昏庸”,可以指責他“結連”,卻抹不去百姓心中的記憶——帝的舊恩還在,民心還在,這便是他最硬的底氣。

他走上前,接過老農手中的餅子。餅子入手冰涼,卻帶著陽光的氣息。“我會帶給太上皇的。”他聲音沙啞,卻異常堅定。老農撲通跪倒:“謝太保,您一定要救救太上皇啊!”他扶起老農,望著遠處的南宮方向,心中暗下決心:就算隻能增三成供給,就算要受言官的汙蔑,他也絕不會放棄——隻要百姓還記得舊恩,隻要他心中的初心未冷,就一定能守住這綱常倫理。

回到府中,他把餅子小心地放在案上,與那份舊奏疏擺在一起。燭火下,餅子的裂紋和奏疏的褶皺重疊在一起,像極了他此刻的心境——滿是傷痕,卻依舊堅韌。

他想起那日在宣府,帝握著他的手說“守江山不難,守民心才難”。當時他不懂,如今卻深有體會:李嵩能操控言官,能蒙蔽聖聽,卻操控不了民心;朝堂上的沉默或許可怕,但百姓的記得,便是最有力的支撐。

他鋪開紙,卻沒有寫“悔過疏”,而是寫下“宣府百姓感恩疏”,詳細記錄了帝昔日出征時減免賦稅、賑濟災民的事跡,請旨交付史館存檔。他知道這會觸怒李嵩,甚至觸怒蕭櫟,但他必須這麼做——他要讓後世知道,德佑帝不是言官口中的“昏君”,是曾為社稷奔波、為百姓著想的帝王;他要讓天下知道,體恤故君不是“結連”,是臣子的本分,是倫理的底線。

燭火越燃越旺,映得他的影子在牆上格外挺拔。他想起德勝門之役時,身中三箭仍死守城門的自己;想起南宮夜守時,霜落滿冠仍不肯退的自己。那些過往的堅守,都化作此刻筆下的力量——孤臣之路或許漫長,但隻要舊誌難移,初心不改,終有一天,真相會大白於天下,綱常會回歸正位。

夜深了,他仍坐在案前,窗外的寒風呼嘯著,像極了宣府戰場上的廝殺聲。他想起那年瓦剌圍城,他與帝並肩站在城頭,箭雨紛飛,卻沒有一人後退。帝說“謝卿,有你在,朕放心”,他說“陛下,臣願以死守城”。如今想來,那些誓言不是空話,是刻在骨血裡的忠誠與擔當。

言官的圍攻算什麼?李嵩的構陷算什麼?比起德勝門的刀光劍影,這些不過是小兒科。他從懷中掏出玄夜衛令牌——那是暫代指揮使時的令牌,雖已移交程潛,卻仍能調動部分舊部。他想起秦飛說“願隨太保赴湯蹈火”,想起楊武說“定助太保查明真相”,心中的勇氣漸漸重燃。

他不能隻被動防守,要主動出擊。他要查李嵩勾結言官的證據,要查張敬挪用炭斤的賬冊,要讓那些苛待故君、構陷忠良的人付出代價。他拿起筆,寫下密令,命秦飛暗中收集李嵩的罪證;又寫下書信,寄給宣府衛副總兵李默,請他聯絡當年隨帝親征的將士,聯名上書,證明帝的舊功。

燭火燃到天明,他終於放下筆。窗外泛起魚肚白,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案上的舊奏疏和餅子上,泛著溫暖的光。他知道前路依舊艱難,但隻要想起那些與帝共赴國難的日子,想起百姓期盼的眼神,他就不會退縮——孤臣的路,要靠自己走出來;倫理的綱常,要靠自己守下去。

他托秦飛將餅子和自己的一件舊棉袍送入南宮。秦飛回來稟報,說帝捧著餅子,眼淚掉在上麵,還說“謝卿還記得宣府的百姓”。他聽了,眼眶一熱,想起帝昔日出征時穿的那件鎧甲,如今怕是早已蒙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走到府中庫房,打開一個舊木箱,裡麵放著當年從宣府帶回的一麵殘破的軍旗——那是帝親征時的帥旗,上麵還留著箭孔和刀痕。他撫摸著旗麵上模糊的“吳”字,仿佛又看到了帝策馬衝鋒的身影。

言官們可以說帝“昏庸”,卻抹不去這麵軍旗上的戰功;李嵩可以構陷他“結連”,卻拆不散他與帝共赴國難的情分。他把軍旗掛在書房牆上,每次抬頭看見,便覺得心中有了底氣。

他想起那日朝堂上,李嵩說“此一時彼一時”。可他不這麼認為——倫理不會因時間而改變,忠誠不會因境遇而動搖。帝昔日出征為社稷,今日他力爭為綱常,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為了大吳的江山,為了天下的民心。

窗外的樹葉黃了又綠,書房的燭火燃了又滅,可牆上的軍旗依舊挺拔,案上的舊奏疏依舊溫熱。他知道,隻要這些故物還在,隻要這些回憶還在,他就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誰,不會忘記自己要守護什麼。

一日,他微服出巡,走到西市,聽見兩個小販在談論南宮:“聽說太上皇當年親征,減免了宣府的賦稅,真是個好皇帝啊,怎麼如今連炭火都沒有?”“多虧了謝太保在朝堂上力爭,不然太上皇更慘。”

他聽了,心中一陣溫暖。他走進一家茶館,剛坐下,便聽見鄰桌的老者說:“我兒子當年隨太上皇親征,戰死在土木堡,太上皇還親自為他題了碑,這樣的皇帝,不該受凍餒。”另一個老者附和:“謝太保是個忠臣,我們該聯名上書,支持他!”

他沒有露麵,悄悄付了茶錢便離開了。走在大街上,看著往來的百姓,他忽然明白:李嵩可以操控朝堂,卻操控不了民心;言官可以汙蔑帝和他,卻抹不去百姓心中的公道。民心才是最公正的裁判,舊恩才是最不朽的豐碑。

片尾

他踏著暮色回到府中,袍角還沾著街麵的塵土,卻顧不上擦拭,徑直走入書房。侍女剛要上前研墨,他擺了擺手,親自提起硯台,在青石硯上細細研磨——墨錠是尋常的鬆煙墨,卻被他磨得濃淡相宜,一如他此刻沉靜卻堅定的心緒。

攤開的宣麻紙上,先放上那疊百姓聯名信:最上麵是宣府老農粗糙的筆跡,筆畫歪扭卻力透紙背;中間夾著市井小販、教書先生的簽名,還有不少孩童稚嫩的畫押;最末頁,密密麻麻的指印紅得刺眼,那是百姓們托他遞信時,按下去的鄭重與期盼。他指尖撫過那些溫熱的痕跡,仿佛觸到了無數顆牽掛故君的民心,喉間微微發緊。

隨後,他提筆蘸墨,寫下“請恤故君疏”五個大字,筆鋒遒勁,不帶一絲猶豫。疏中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隻一一列明南宮的困窘:“窗欞拆儘,寒榻無炭,內侍日食稀粥”;又援引《大吳會典》“故君供養不虧倫理”的祖製,附上當年德佑帝親征時減免賦稅、賑濟災民的舊案,字字句句,皆有憑據。

他並非不知前路凶險——前番遞疏遭言官圍攻的場景仍在眼前,李嵩的冷嘲熱諷、蕭櫟的猶豫踟躕,都清晰如昨。可當他想起宣府百姓捧著麥種含淚的囑托,想起德佑帝當年在宣府城頭“與將士共守”的誓言,便覺渾身是勁。他不是孤軍奮戰,這些聯名信是他的鎧甲,帝昔日出征的榮光,是他的刀槍。

燭火搖曳著,將他的影子投在疏稿上,筆尖在紙上沙沙遊走,墨痕漸次鋪展。寫到“民心不可負,祖製不可違”時,他頓了頓,抬頭望向案頭那盞青釉燈——燈影裡,仿佛浮現出德佑帝當年披甲出征的身影,浮現出百姓夾道相送的場景。

他放下筆,將聯名信與疏稿仔細疊好,用錦帶束起。窗外的風刮得窗紙作響,卻吹不散他眼底的篤定。他相信,縱是此番仍被駁回,縱是再遭攻訐,終有一日,蕭櫟會看清苛待的真相;終有一日,李嵩與言官的構陷會敗露;終有一日,南宮的寒夜會被暖陽焐熱,綱常倫理會回歸正位。

因為他深知:那些刻在百姓心頭的舊恩不會消散,寫在《會典》上的祖製不會蒙塵,而他胸腔裡這份“不負初心”的赤誠,更不會被風霜磨滅。這三樣在,便是天下的根基在,縱經千難萬險,終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卷尾語

謝淵的回憶,是一部孤臣的堅守史。那些關於德佑帝親征的片段、朝堂爭辯的屈辱、百姓支持的暖意,交織成他對抗權奸的精神脈絡。他不是沉溺於過往,而是從回憶中汲取力量——帝的舊功是倫理的憑證,百姓的舊恩是民心的支撐,自己的舊誓是忠誠的底色。

謝淵的回憶實則是封建朝堂中“忠直之臣”的生存智慧:當權力碾壓倫理、構陷遮蔽真相時,回憶成為守護初心的最後屏障。他憶舊功,是為故君正名;憶舊誓,是為自身正心;憶民心,是為江山正綱。這些回憶不是虛無的念想,是對抗黑暗的實體武器。

真正的忠誠,不是盲目的服從,而是對倫理、民心、初心的堅守。謝淵的回憶告訴我們,縱是孤臣逆行,隻要心中有過往的榮光、眼前的民心、未來的期盼,便能在黑暗中走出一條光明之路。那些刻在回憶裡的堅守,終將化作曆史的豐碑,提醒後人:初心不可負,民心不可違,綱常不可棄。

喜歡玄楨記請大家收藏:()玄楨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不要和彈幕說話 煙火圍城 1984港島文娛 非婚不可 邪神代言人?界外魔獲選者! 月亮輕吟 大日魔體:從為女劍仙治療開始無敵! 不過直個播,怎麼都想來我家做客 重生80:一把魚叉養全家 黎明:幻靈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