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丹陛爭鋒氣凜然,孤臣持據斥庸頑_玄楨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玄楨記 > 第727章 丹陛爭鋒氣凜然,孤臣持據斥庸頑

第727章 丹陛爭鋒氣凜然,孤臣持據斥庸頑(1 / 2)

卷首語

《大吳會典?戶部誌》載:“邊軍糧草調度,需遵‘急則三日必達,緩則七日為期’之製,戶部掌統籌,兵部掌催督,禦史台掌監察,違者以‘延誤軍機’論罪。”宣府衛遭瓦剌遊騎突襲,糧道暫斷,急奏京師請撥糧草。

帝蕭櫟命戶部三日內調撥糧草五千石馳援,然戶部尚書劉煥以“糧庫盤點”為由拖延,至第四日方啟運,致宣府衛士卒斷糧半日。朝會之上,正一品太保兼禦史大夫謝淵執確鑿證據,與劉煥當庭對質。此案非僅糧草之爭,實為謝淵對“戶部失職”的追責,亦為對“文臣相護”積弊的衝擊,暗合明代“於謙督糧劾失職”之史實,儘顯封建朝堂“糧草即命脈,延誤即重罪”的嚴峻性。

丹陛爭鋒氣凜然,孤臣持據斥庸頑。

糧車遲滯三軍急,案牘分明百弊顯。

擲盞狂言遮過失,秉心直語揭奸貪。

莫欺邊徼無憑證,自有青史記忠奸。

太和殿的金磚被晨光鍍上一層冷白,謝淵立於武臣列首,左手按在袖中那卷厚厚的證據上,指節因用力而泛白。袖內是三份關鍵證物:宣府衛總兵親筆簽署的《糧草告急疏》,落款為“成武十三年六月十二日卯時”;兵部發出的《催糧谘文》,蓋有兵部朱印,日期為“六月十二日午時”;以及玄夜衛北司送來的《驛站傳遞記錄》,清晰標注著戶部收到谘文的時間——“六月十二日酉時”。

三日前,宣府衛傳來急報:瓦剌遊騎襲擾獨石口,焚毀糧站三座,剩餘糧草僅夠支撐兩日。蕭櫟當即召集群臣議事,命戶部於三日內調撥五千石糧草,由京營護送馳援。謝淵親往戶部督辦,劉煥卻以“夏糧剛入倉,需盤點核數,恐有誤漏”為由推脫,隻說“儘力而為”。彼時謝淵便覺不安,暗中命秦飛派玄夜衛校尉監視戶部糧庫及驛站動向,果不其然,直至六月十五日辰時,糧草才從京郊糧庫啟運,比限期整整延誤三日。

“陛下駕臨——”內侍的唱喏聲打斷了謝淵的思緒。他隨眾屈膝,額頭觸到冰涼的金磚,心中卻燃著一團火。宣府衛密報稱,因糧草延誤,十六日清晨士卒已斷糧,不得不宰殺軍馬充饑,若再晚一日,恐生嘩變。此等因戶部失職引發的危機,若不嚴懲,日後邊軍糧草調度將愈發鬆弛,邊防危矣。

蕭櫟坐定龍椅,目光掃過群臣:“宣府衛急報,瓦剌遊騎已退,然糧草延誤之事,需徹查問責。戶部,劉煥,你先奏報糧草調度詳情。”

劉煥出列躬身,語氣從容:“陛下,臣接旨後即刻安排盤點糧庫,因夏糧入庫繁雜,至十四日方核清數目,十五日辰時啟運,十六日午後已抵宣府衛,未誤大事。”

謝淵心中冷笑——“未誤大事”四字何其輕巧!他深吸一口氣,在劉煥退下的瞬間,跨步而出:“陛下,劉尚書所言不實!此次糧草調度,延誤整整三日,險些釀成邊軍嘩變,臣有確鑿證據,請陛下禦覽!”

滿殿皆驚。吏部侍郎張文立刻出列:“謝大人,劉尚書素以謹慎著稱,豈能無故延誤?恐是你誤會了盤點流程。”禮部尚書王瑾亦附和:“糧草盤點關乎國本,需細致入微,延誤一兩日在所難免,謝大人不必苛責。”謝淵清楚,張文是劉煥的兒女親家,王瑾曾受劉煥舉薦之恩,此二人發聲,正是“官官相護”的開端。

謝淵未理會二人的辯解,將袖中證據一一呈上:“陛下,此為宣府衛六月十二日卯時發出的《糧草告急疏》,稱‘糧草僅夠兩日,懇請三日之內馳援’;此為兵部同日午時發出的《催糧谘文》,明確要求戶部‘依製三日內啟運’;此為玄夜衛核查的《驛站傳遞記錄》,證明戶部於十二日酉時便已收到谘文——從酉時至次日卯時,尚有八時辰,足夠安排糧庫盤點,何來‘繁雜延誤’之說?”

蕭櫟接過證據,逐一看過,眉頭漸漸擰緊:“劉煥,這三份文書所言屬實?你為何十三日未啟運?”

劉煥臉色微變,強作鎮定:“陛下,十三日京郊糧庫突遭暴雨,庫房漏雨,需緊急修繕,故延誤一日;十四日又遇糧車損壞,需調用備用車輛,再延誤一日,並非臣故意拖延。”

“暴雨?糧車損壞?”謝淵上前一步,語氣銳利如刀,“臣已命玄夜衛核查京郊糧庫氣象記錄,十三日僅為小雨,不足以致庫房漏雨;備用糧車由工部統一管理,臣亦問過工部尚書張毅,十四日戶部並未申請調用備用車輛——劉尚書,你還有何話可說?”

劉煥額頭冒汗,眼神閃爍:“這……這或許是下屬未及時上報,臣並不知情。”

“不知情?”謝淵冷笑一聲,又遞上一份《糧庫出庫記錄》,“此為京郊糧庫六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的出庫記錄,十三日、十四日均有其他衛所的糧草調出,為何獨獨宣府衛的糧草拖延?且記錄顯示,宣府衛的五千石糧草早在十二日夜便已備好,堆放在糧庫外,隻待調撥文書——劉尚書,你所謂的‘盤點’‘修繕’,不過是借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張文再次開口:“謝大人,即便糧草備好,也需戶部侍郎陳忠簽署調撥文書方可啟運,或許是陳侍郎事務繁忙,延誤了簽署?”他試圖將責任推給陳忠,為劉煥開脫。

謝淵早有準備,看向蕭櫟:“陛下,臣已傳陳忠入殿,可當堂對質。”

蕭櫟點頭:“傳陳忠。”

陳忠入殿後,跪倒在地:“陛下,臣十三日、十四日均在戶部等候劉尚書簽署調撥文書,然劉尚書稱‘宣府衛軍情未必緊急,再等等看’,拒不簽署,並非臣延誤!”

鐵證麵前,劉煥的臉色由白轉紅,又由紅轉青。謝淵看著他,心中沒有快意,隻有沉重——身為戶部尚書,掌管天下糧草,卻因一己之私後經查實,劉煥十三日、十四日私宴勳貴,無暇理政)延誤邊軍糧草,置數萬士卒性命於不顧,此等失職,罪無可赦。

“劉煥,你還有何辯解?”蕭櫟的聲音帶著雷霆之怒。

劉煥渾身顫抖,卻仍不死心:“陛下,臣……臣隻是一時糊塗,並非故意延誤,求陛下從輕發落!”

“一時糊塗?”謝淵厲聲反駁,“劉尚書可知,因糧草延誤三日,宣府衛士卒十六日清晨斷糧,不得不宰殺軍馬充饑,三名士卒因爭搶馬肉互毆致死;瓦剌遊騎得知此事,再度集結,若非李默副總兵率軍死戰,宣府衛恐已失守——這三條人命,數千士卒的饑寒,難道隻是你‘一時糊塗’就能抵消的?”

這句話如同一記重錘,砸得劉煥再也無法支撐。他看著謝淵眼中的憤怒,看著蕭櫟鐵青的臉色,看著滿殿群臣或鄙夷或畏懼的目光,忽然猛地站起身,抓起案上的青銅酒樽,狠狠摔在地上:“謝淵!你步步緊逼,無非是想奪我戶部之權!我劉煥在戶部任職十餘年,兢兢業業,豈能容你如此汙蔑!”

酒樽碎裂的聲響在太和殿內回蕩,碎片濺到謝淵的官袍上,他卻紋絲不動,隻是冷冷地看著劉煥:“劉尚書,臣若想奪戶部之權,大可借此次延誤構陷你至死,何必當庭對質、拿出證據?臣所做一切,隻為追究失職之責,為宣府衛士卒討個公道,為大吳邊防除去隱患——你若問心無愧,為何不敢正視這些證據?”

劉煥被問得啞口無言,氣得渾身發抖,指著謝淵卻說不出一個字。此時,王瑾又想開口緩和:“陛下,劉尚書雖有失職,然念其往日功績,不如從輕處置……”

“從輕處置?”謝淵立刻打斷他,“王尚書,若延誤糧草的是邊軍將領,你是否也會說‘從輕處置’?《大吳律?軍律》明定‘糧草延誤三日以上,主官杖責三十,降職兩級;致軍情危急者,革職下獄’——劉煥延誤三日,致士卒死亡、軍情危急,按律當革職下獄,何來‘從輕’之說?”

蕭櫟深吸一口氣,沉聲道:“謝卿所言極是。劉煥身為戶部尚書,延誤邊軍糧草,致士卒死亡、軍情危急,罪無可赦!傳旨:劉煥革職下獄,抄沒家產;張文、王瑾附和包庇,各降職一級,罰俸半年;陳忠雖未延誤,卻未及時奏報,罰俸三月!”

“陛下聖明!”謝淵躬身行禮,心中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他知道,此次對質不僅是追究劉煥的失職,更是對“官官相護”積弊的一次打擊——若縱容這種包庇,日後各部都會效仿,製度將淪為虛設,邊防將岌岌可危。

朝會結束後,謝淵並未立刻離開太和殿,而是留在丹墀下,等候蕭櫟召見。果不其然,內侍很快傳來旨意:“陛下召謝大人至乾清宮議事。”

乾清宮內,蕭櫟看著謝淵,語氣緩和了些:“謝卿,今日朝會,你處置得當,既嚴懲了失職者,又未擴大牽連,很好。隻是……張文、王瑾皆是老臣,驟然降職,恐會引發文臣不滿,你可有應對之策?”

謝淵躬身道:“陛下,臣早有準備。

其一,臣已命禦史台將劉煥的罪證及處置依據公示於朝堂之外,讓百官知曉此次處置並非臣私怨,而是依規行事;

其二,臣建議陛下下旨,命吏部重新考核各部官員,重點核查‘糧草、軍器、賑災’等關鍵部門主官,若有不稱職者,一律替換,以儆效尤;

其三,臣懇請修訂《戶部糧草調度條例》,明確‘邊軍急糧需由尚書親簽文書,不得委托他人;延誤一日,尚書罰俸;延誤兩日,降職;延誤三日及以上,革職下獄’,從製度上杜絕延誤之弊。”

蕭櫟點頭稱善:“準奏。修訂條例之事,仍由你牽頭,會同戶部、兵部、禦史台共同製定,半月內呈給朕禦批。另外,宣府衛的糧草已送達,你需派人前往安撫士卒,務必穩定軍心。”

“臣遵旨。”謝淵躬身領旨,心中清楚,此次對質的勝利隻是開始,製度的完善才是根本。若沒有明確的條例約束,即便換了新的戶部尚書,仍可能出現類似的延誤。

離開乾清宮,楊武快步迎上來:“大人,劉煥已被押入詔獄,家產正在抄沒;禦史台已將罪證公示,百官皆無異議,張文、王瑾也已領旨謝恩,不敢再有怨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謝淵點點頭:“好。你即刻帶人前往宣府衛,代表陛下安撫士卒,將劉煥被處置的消息告知他們,讓他們知道朝廷沒有忘記他們的艱辛。”

“屬下明白。”楊武領命而去。

秦飛也隨後趕到:“大人,玄夜衛在抄沒劉煥家產時,發現他與定國公、英國公等勳貴往來密切,家中有大量勳貴贈送的金銀珠寶,恐涉及行賄受賄之事,是否繼續追查?”

謝淵沉吟片刻:“暫時不查。此次重點是糧草延誤,若貿然追查勳貴,恐引發朝堂動蕩。待條例修訂完成、新戶部尚書上任、軍心穩定後,再從長計議。”他知道,對付勳貴需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否則會引火燒身。

秦飛躬身道:“屬下明白。”

謝淵站在宮門前,望著遠處的禦史台衙署,心中一片澄澈。他抬手拂去官袍上的酒樽碎片痕跡,想起宣府衛密報中“士卒斷糧互毆”的慘烈描述,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暗下決心,無論前路有多少阻力,都要將《戶部糧草調度條例》修訂完善,讓糧草調度有章可循,讓邊軍士卒再也不必因官員失職而忍饑挨餓,讓大吳的邊防真正固若金湯。

修訂《戶部糧草調度條例》的工作隨即展開。謝淵召集新任戶部尚書由原戶部侍郎陳忠升任)、兵部侍郎楊武、禦史台副禦史等官員,在禦史台議事廳連日研討。起初,陳忠因前次受牽連,對條例修訂十分謹慎,提議“延誤處罰不宜過重,以免主官畏首畏尾”。

謝淵當即反駁:“陳尚書,糧草延誤關乎士卒性命、邊防安危,處罰若輕,如何能引起重視?永樂年間,元興帝北征時,戶部尚書因延誤糧草一日,被當場革職,正是因此,後續糧草調度從未有誤。我們今日修訂條例,不是為了苛責官員,而是為了提醒他們,手中的權力關乎國本,不可有絲毫懈怠。”


最新小说: 末世:從副縣長開始重建華夏 港綜:從我愛黃金開始 校花逼婚,我的天動萬象藏不住了 七零,四年後巧遇前任被團寵 八百塊,買了個修真界 被S級alpha們包圍的直男 全民氪命:化身死神救濟天下女神 無人區:開局肉身點滿 絕世唐門之龍熊鬥羅 病嬌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