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空而行。
是修仙者從武泉境跨入至氣海境,經脈中可以運用的真氣總量瞬間擴大到百倍以上,量變引起質變,所產生的現象。
能否禦空而行,是辰平洲的修仙者們,通過經驗來判斷其他人的修為是否在氣海境及以上的重要依據。
但也有例外。
據陳彥所知,其中的一個例外,是在八千年後的天頂山大劫上,當時隻有武泉境修為的自己,竟然莫名實現了禦空而行。
後來陳彥對於當時的情形進行了總結,他認為之所以自己能在武泉境時就能夠禦空而行,是因為隱仙訣所運轉的真氣純度,要遠遠高於辰平洲的各個修仙心法,所能夠誕出的真氣純度。
甚至包括天頂山道典在內。
現在,還有了另外一個例外。
雖然很難從本質上對當前宿鴻禛虛踏在積雪上的舉動,究竟是在行走還是禦空而行進行定義。
但是陳彥認為,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已經能夠基本上視同於,是在進行禦空而行了。
宿鴻禛可不像是修習隱仙訣的陳彥這般,擁有隱仙訣的至純真氣。
甚至宿鴻禛所修習的心法,較之辰平洲五大宗門的心法還要低上兩個檔次。
宿鴻禛之所以能夠做到這樣,完全是因為他對於真氣的掌控力,以及對身法的運用。
陳彥甚至認為,當前修為就隻有武泉境的宿鴻禛,他對真氣的掌控力甚至不會比尋常的通神境修士差上太多。
沒有任何爭議的,宿鴻禛是陳彥迄今為止,所見到的最為天才的修仙者,沒有之一。
無論是周瑾韻還是秦卿羽,較之宿鴻禛而言,都要差出不止一籌。
如果說這世間還有沒有另一個能真正能與其相提並論的人,那或許真的就隻有福生仙尊,遊先生了吧。
八百丈……
五百丈……
一百五十丈。
直到這個距離之後,天頂山的雄偉山門,也已經完全可以被肉眼所見。
亙古,蒼茫,威嚴。
皚皚白雪與繚繞雲海之間,靜靜聳立著高達數十丈的,厚重如山嶽般的白玉巨柱。
巨柱之上,則是一道百餘丈的巨大橫梁。
橫梁正中央,用蘊含著仙道餘韻的奇異金屬熔鑄成三個筆走龍蛇,鐵畫銀鉤的大字:
天頂山!
包括陳彥也是一樣,他也是第一次從這種角度仰望天頂山的山門。
辰平洲唯一的修仙聖地,就應該如此。
一百五十丈……
一百三十丈……
一百丈。
到了這個距離,天頂山的山門前,已經沒有任何積雪的存在。
隻見幾位身著星天門道袍的修仙者,正站在那高達數十丈的白玉巨柱之下,從當前的這種距離望過去,顯得人的身影,是那般渺小。
那幾位身著星天門道袍的修仙者,也顯然看見了朝著天頂山的山門方向,緩步走來的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