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想讓這些老百姓處理敵人屍體的,讓他們發一點小財,再看看岸邊的那些屍體都已經被剝的精光,屍體上的一些財物早就進了個人腰包,這時候提這件事太傷和氣,我尋了個高處站上去,對周圍的人喊道:“今晚軍民大聯歡,酒肉管夠,”下麵老百姓又沸騰起來,我又喊道:“吃飯前把戰場清理了,”一聽說要安排他們乾活,下麵都安靜了,我又補充道:“運一具屍體到後山一百文錢,現場兌現,”周圍老百姓一聽都紛紛行動起來,打掃戰場交給老百姓了,我就跟幾個火神軍的高層商量善後事宜,揚興恒這時剛好送來了戰況報告,今天鄭家水軍登陸被消滅一萬五千餘,被火神軍搶過來大福船一百艘,跟隨福船被俘的水手炮手兩百多人,火神軍新兵一天戰損一千餘,騎兵營損失五十餘人,老百姓和火神軍後勤人員也有一定的傷亡,火神軍的船隻也是全部帶傷,大家心情都很沉重,王大開道:“傷亡人員還是按照之前定例安排?”“是的,你儘快去安排吧,張僉事安排所有總旗的火頭軍都參與今晚的晚宴準備,把庫房的肉食蔬菜水酒都拿出來,不夠就抓緊采購,張富貴負責發放處理敵軍屍體人員的工錢,”大家都分頭準備去了,我則去拜祭死難兄弟的遺體,每場戰鬥之後就是我最難過的時候,一張張年輕的臉,讓我心裡充滿愧疚,祭拜過死難兄弟的遺體,又看望了受傷的兄弟,受傷的人有一半的人是活不下來的,醫療條件有限,我心裡暗暗發誓,等我能抽出時間的時候,一定要大力發展醫療。
處理完各項善後,就來到徐念祖他們中間,他們是客人,過來幫忙了,可不能慢待了人家,和他們首腦人物圍成一圈,張長老道:“姑爺,這一戰之後,在海上,你的名頭就蓋過了鄭芝龍,下一步你是打算吃掉鄭家嗎?”“哈哈,您太看得起我了,在家門口打敗鄭家,是占了主場之利,目前咱可不敢去人家的主場,隻能說是在海上可以和他們分庭抗禮了,我們目前謀求北方海域主導權,”趙長老道:“姑爺勝不驕敗不餒,以後前途無量啊,”我看到白蓮教的這些核心人物,就想忽悠他們去遼東搞事,於是就道:“諸位都是江湖頂尖的人物,要是選對地方和時間,早就乾出一番事業了,”徐念祖道:“你又是想我們往遼東發展,遼東什麼情況我們一無所知,如何發展,”“遼東沿海三百裡,建奴和朝廷都沒有占據,屬於緩衝地帶,當地百姓不斷受到建奴騷擾,恨透了建奴,無耐朝廷不給力,百姓又是一盤散沙,隻能任由建奴蹂躪,你們這時候過去,把百姓組織起來,一定可以乾成大事,你們隻要在遼東沿海站住腳,就可以從海上源源不斷地得到各種支持,進可攻,退可守,朝廷都會支持你們,做大後,就算不想自立,要求朝廷裂土封王都是可能的,”李長老問道:“朝廷在沿海不是有駐軍嗎?他們容不下我們怎麼辦?”“自從毛文龍總兵被袁承煥殺了之後,皮島就成了一盤散沙,叛亂不斷,毛文龍之後已經換過幾任總兵了,打著光複遼土的旗號,東江軍不但不會反對,還有可能和你們聯合,”張長老說道:“你說的這麼好,畢竟是這麼大的事,我們需要先派人過去探探路,”其它幾位首腦也是紛紛附和,這個話題到這裡就隻能結束了,和這些人的思想很難溝通,隻能因勢利導,教育興國,文化興國,不讓人們的思想觀念改變,所有的努力到最後都是一場空,
在浮山所大營內外,一萬多人大聯歡,有的有桌子,更多的都是菜盆直接放地上,很多老百姓沒有碗筷,住的近的就跑回家拿,有的就折兩根樹枝當筷子,條件很簡陋,氣氛很熱烈,火神軍的將士都是用銅碗銅盆吃飯,這些老百姓,有的就偷摸地把銅碗銅盆往懷裡藏,經過火神軍的人多次解釋,這些東西都是有標記和編號的,誰弄丟了都要受到處罰的,才讓這些人拿出來,我們火神軍的幾個高層,四處給這些特殊的客人們敬酒,哪還是紀律嚴明的軍隊,純粹就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綠林好漢,喧囂了一個晚上,把這些特殊的客人送走,
浮山所恢複了平靜,火神軍開始舔舐自己的傷口,傷員抓緊養傷,方圓百裡的木匠都被征調過來維修船隻,利用這段時間對水軍進行改變,火神軍的大船由戰前的六十艘,變成現在的一百五十艘,人員要跟著調整,水軍提督楊興旺,督導員王大開,副提督張黑炭,水軍分三個營,一營總管薑大奎,督導員藍秋,二營總管王士虎,督導員劉立山,三營總管趙南彪,督導員李化春,這些營級乾部都是原來的把總提上來的,原來的把總基本都得到了提升,打仗厲害一點的就是總管,一般的也是督導員,下一步就是把新兵分配到三個水兵營,五千新兵隻剩下四千來人,三個營各挑走一千人,剩下的一千人水軍提督衙門留用,提督護衛隊又增加五十個好手,張小飛也在其中,隊伍重新調整好就是各種訓練,讓將士們之間變得默契,火神軍恢複戰鬥力隻是時間問題。
浮山所這一戰,消息很快傳遍了沿海各地,做海貿的商家紛紛到浮山所拜碼頭,王大開和張平都有點接待不過來,火神軍的旗幟都要請人連夜趕工,不然就不夠賣的了,這就是打勝仗的福利,要是戰敗,收入就會嚴重縮水,這麼多水軍總是待在家裡也不是事,安排張黑炭水軍戰力恢複一支就派出去一支,到高麗沿海、東瀛沿海、大明沿海去創收,發現海盜就要剿滅,商船必須要交保護費,不交保護費就財物充公。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