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和高山族起衝突_明末少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明末少年 > 第143章 和高山族起衝突

第143章 和高山族起衝突(1 / 1)

徐念祖道:“才兩個多月不見,你怎麼就變成黑鬼了,”“我在沙湖村乾農活能不被曬黑嗎?同樣下鄉了,你怎麼沒變化?難道你隻是看看,根本就沒有動過手?”徐念祖反駁道:“咱們是比誰所在的村建的好,也不是比誰乾的農活多,”胡高仁岔開話題道:“這次我們和賽德克人打到什麼程度?”我惡狠狠地道:“不投降就都滅了,投降也要叫出十個凶手,不這樣怎麼讓教中的兄弟在島上待的安心,”徐念祖道:“對這就叫殺雞儆猴,讓所有的山民都知道,我們這些人是他們惹不起的。”

下午我們幾個率領一千水軍,往桃園縣進發,晚上趕到了桃園縣,和李長老彙合,李長老道:“我們的武器還是不夠,隻夠把內地過來的民夫武裝起來,還好當地的漢民,自己拿著農具也願意跟著,他們都被當地的山民欺負慘了,”“好,我們這次一定要扭轉這個局麵,”當晚大家紮營休息無話,第二天一早,寅時就開始做飯,到了卯時,準時敲響聚將鼓,一千水軍整裝待發,四周的民夫漢民也不斷向這裡聚集,不一會功夫就聚集了過萬人,在當地的向導帶領下,向山裡進發,過了石門水庫,大概是複興村這個地方,與迎麵而來的高山族人相遇了,對方人數倒是和我們旗鼓相當,男人都是穿著直筒麻布無袖外套,頭包黑布繡花頭巾,手持長矛和投槍,很多人也拿著弓箭,一個個上躥下跳,也是十分囂張,這都是為了生存空間而戰鬥,沒有什麼殘忍不殘忍的,我當即命令弓弩手上前列陣,壓住陣腳,兩門飛雷炮開始架設,對方的弓箭和投槍就開始往這邊招呼,這邊的弓弩也開始還擊,還是偶爾有個彆能力超強的弓箭給我們這邊造成威脅,盾牌手就衝到前麵組成盾牆,弓弩手從縫隙處給與對方致命還擊,當場就有幾個人中箭倒地,對方也都嚇的退到弓箭射程之外,雙方就這樣對峙,偶爾放兩箭,主要是言語上的對噴,互相都聽不懂對方語言,隻是從神態舉止上來理解,這事飛雷炮就準備完畢了,炮手請示,我點點頭,兩聲巨響,跟隨者一陣濃煙騰起,兩個麻布包裹就飛向兩百多米外的敵群,伴隨著兩聲巨響和兩股黑煙擴散開來,敵群中間被清空一片,飛雷炮跟開始時候有所改進,外層包了很多鋼珠和鐵砂,殺傷力更大了,敵群馬上就亂成一團,聰明的就開始四散逃跑,炮手還想接著開炮被我阻止,再等著開炮敵人就跑光了,我大喝一聲:“衝,”一千多個火神軍就掩殺過去,後麵跟著八九千漢民,也是跟著一窩蜂地往前衝,要是正常的幾個人在山路上可能追不上這些山民,可是他們聚集上萬人,根本來不及疏散,被火神軍衝上去一陣亂砍,弓箭也失去作用了,就是亂戰,火神軍衝到敵群裡麵,漢民就在外圍圍困,撿落單的欺負,山民裡麵也是有驍勇的人,無耐沒有鎧甲,火神軍的軍卒被他砍兩刀也是沒事的,他要是被砍上一刀就完蛋了,經過一刻鐘的掩殺,外圍和後方見機跑得快的都跑了,中間大部分都被消滅,

眾人都圍到我這邊請示下一步行動,“火神軍分成十個百人隊,帶領漢民分頭清剿,”得到命令,十個小隊追向不同的方向,每隊後麵都跟著一大群漢民,火神軍遇到抵抗才會出手,這些漢民就沒有顧忌了,遇到高山族的打扮就衝上去給一刀,是的,很多人都撿到了刀和長矛,衝到高山族的村落裡,見到財物就搶,見人就殺,把積累多年的仇怨都發泄了出來,臨離開了還放火燒了高山族人的木房子,真是和末世來臨一樣,放眼望去,四周很多地方都是濃煙滾滾,

我和徐念祖胡高仁待在高處,看到四周的慘相,都是不住地搖頭,徐念祖道:“我們有必要對民團加強訓練和教育,這樣沒有約束的民眾以後不能帶出來了,”胡高仁道:“這也容易,我們隻是剛來時間不長,還沒來得及做這些事情,”我補充道:“以後要加強漢民的武裝,平時不要輕易進山,勞作時也要安排人站崗放哨,再遇到無故殺人的,要給予迎頭痛擊,我還就不信改不了他們獵人頭的毛病,”

收兵下山時,我們幾個心情都是很沉重,那些漢民都是興高采烈,每個人都是收獲滿滿,我們連夜回到大同城,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就視察了台北縣淡水鄉的各個工坊,炮廠、兵甲廠、火藥廠、蒸汽機廠、鹽場、玻璃廠、船廠都在火熱地施工之中,像兵甲廠、火藥廠、玻璃廠都已經有產出了,兵甲廠還分拆了一部分出來專門生產農具,陪同我過來視察的胡高仁道:“這些工坊都是手不足,整個台灣都是缺人啊,”“這隻有花高薪到內地去招人,下麵各個村也都是缺大量人手,還好我的產出足夠抵消這部分支出,”胡高仁道:“將軍怎麼如此自信,從西班牙人那裡接手的硫磺廠和製糖廠的產出隻能維持軍費開支,”“你立即安排製糖廠拆分,到每個縣都建分廠,製糖將成為台灣的支柱產業,”“將軍的眼光向來不會錯的,屬下下去就安排這事。”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