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軍的新軍招募和訓練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常義把自己僅剩的三百人每天全部派出去,分了幾十個點招兵,做夢都想儘快把裂石營的缺額補齊,他把目標對準軍墾的民壯,無奈人家嚴防死守,一個小旗隊最多被他挖走一兩個人,用了半個月才把招了六千人,趕緊投入訓練,他手裡的三百來個老弟兄就全部成了軍官,帶領著新兵們苦練,
和裂石營訓練場及挨著的就是白蓮營,張天熊手下的這些人都是多年老匪,個人軍事素質也都是夠硬的,主要是在大同軍派來的教官指揮下訓練陣型和配合,半個月下來已經是有模有樣,張天熊看著常義的這些新兵訓練,新兵們體能技術,戰術素養都是鬨笑話,把張天熊看得捧腹大笑,“常兄弟,你的手下都是這些人,再怎麼訓練也趕不上攻打盛京城了,”常義氣得臉色發青,一聲不吭地讓下麵的人增加訓練強度,新兵們有堅持不住摔倒的,就會被教官鞭子抽,被腳踹,很快常義“黑無常”的名聲就傳了出去。
盛京城是後金的第一大城,城高池深,城高三丈,有甕城,護城河寬十五米,深三米,要攻打這樣的城池,就要準備足夠的攻城器械,大同軍準備了一百架可折疊雲梯,攻城塔五座,不打撞開城門,所以沒有準備撞車,就算撞開城門還有甕城,所以撞車沒有意義,盾車準備了一百輛,都是木質框架,外包牛皮,裝有輪子,兩個人就可以推著跑,後麵可以躲藏五個人。
針對護城河,準備了快速搭建八座浮橋的材料,演練中先出動木筏和小船,快速在河裡打下木樁,迅速把拚接好的框架放上去,然後把準備好的同規格木板鋪上去,十五米寬的護城河,準備了四節框架,河裡就要打下四排木樁,建好的浮橋可以通行數千斤的車輛,這些工程都交給了軍墾營負責,做好之後還要演練兩次,從中找出問題,不斷改進。
攻城的核心還是炮火的準備,安北鎮那裡所有的庫存都運了過來,眼下有紅夷大炮二十門,大將軍炮六十門,都是開花彈,虎蹲炮和佛朗機炮大同軍壓根就沒有裝備,飛雷炮都裝備到總旗隊,一個總旗隊裝備了兩門飛雷炮,每個營差不多就有五十門飛雷炮,安北鎮那邊的新式馬車廠已經投產,出產的前兩批新式馬車全部投入了軍用物資的運輸,再就是香瓜手雷的準備,保證攻城隊伍每個將士有十顆香瓜手雷,新式火槍的子彈也是把所有的庫存都運了過來,家裡麵還在加班加點的生產。
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我以族長的名義下達了動員令,大同部落攻打盛京動員令
我大同部的父老鄉親、弟兄姊妹們:
後金蠻夷,狼子野心,多年來對我等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奪走我們的糧食,擄走我們的親人,踐踏我們的土地,此等血海深仇,我們豈能忘卻?
如今,時機已至!一個月後,我們將揮師南上,直取後金都城盛京!這不僅是為了奪回我們失去的一切,更是為了讓子孫後代不再受此屈辱!
後金賊寇雖凶,但我大同部軍民同心,英勇無畏。這一個月,便是我們厲兵秣馬之時。男丁們當磨利刀劍,備好弓弩,勤加操練,養精蓄銳;婦孺們當備好糧草,縫補衣物,為前方將士做好後勤保障。
此戰,關乎我大同部的生死存亡,關乎我們能否在這片土地上挺直腰杆!若勝,我們將揚眉吐氣,重振家園;若敗,我們將淪為階下囚,任人宰割!
我楊大同在此立誓,必與諸位同生共死,直搗盛京,踏平賊巢!望全體軍民,同心同德,奮勇向前,共襄此功!
動員令下達後,整個大同部落沸騰了。
軍營中,將士們紛紛拔出刀劍,高舉過頭,呐喊聲震徹雲霄:“踏平盛京!報仇雪恨!”他們眼中燃燒著複仇的火焰,多年來積壓的怒火在這一刻徹底爆發。不少老兵撫摸著身上的傷疤,那是與後金交戰時留下的印記,此刻他們緊了緊手中的武器,眼神堅定,仿佛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村落裡,百姓們也群情激昂。男人們主動請纓,想要加入隊伍,哪怕隻是做個夥夫、挑夫也心甘情願。老人們將家中珍藏的鐵器拿了出來,交給鐵匠打造兵器,嘴裡還不停念叨著:“一定要殺了那些賊寇,為我的兒子報仇!”
婦女們則聚集在一起,有的搓著麻繩,有的縫製戰袍,有的熬製乾糧,她們的動作麻利而迅速,眼中雖有對親人的擔憂,卻更多的是對勝利的期盼。孩子們也懂事地幫著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們雖然年幼,但也知道這場戰爭的意義,稚嫩的臉上寫滿了堅毅。
整個部落都籠罩在一種同仇敵愾的氛圍中,每個人都在為一個月後的出征做著準備,堅信勝利必將屬於他們。
大同軍在忙碌著,投奔過來,剛加入軍墾的百姓們在忙碌著,都在為攻打盛京城做出自己的貢獻,白天忙忙碌碌不覺得,到了晚上還是想起徐念嬌,想起她奶凶奶凶的樣子,想起和她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她最絕望的時候沒有守護在她身邊,連送她最後一程都沒有,她把一生交給我,我沒能保護她,守護她,心中充滿愧疚,《憶念嬌》
殘燭搖,帳冷人空杳。
鐵甲猶帶征塵峭,案上軍書堆疊高。
忽憶燈下縫征袍,指尖曾把歸期討。
狼煙急,未及溫語告。
產房血浸紅綾襖,一聲嬰啼摧肝腸。
恨我鐵甲難輕拋,今生欠你太多了。
夜未央,淚落沾眉梢。
夢裡依稀嗔我早,醒來唯有月影搖。
若得九泉能相照,來生再把柴米燒。
在這一個月裡,大同軍的龍驤營、驚雷營、飛沙營、白虎營繼續對後金地盤內的農莊礦區進行掃蕩,搶回來的物資、糧食足夠大同軍打半年的仗,鼓吹野戰無敵的後金軍隊隻有龜縮在盛京城和遼陽城裡。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