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依然騎著戰馬,胡高仁他們這次也學聰明了,都沒有選擇坐指揮車,看著十萬大同軍雄壯的氣勢,胡高仁感慨道:“都說我們漢人孱弱,為何在族長的麾下個個如狼似虎?”麵對如此簡單的問題,我也隻好耐心地回答道:“首先你要解決為誰而戰的問題,就比如明軍,當兵的家裡人都餓死了,自己也饑一頓飽一頓,你還要求他為了保護地主貴族們的幸福生活而拚命嗎?換著你也是當一天兵混一天,相反我們大同軍,官兵平等,保證足額發餉,每個兵卒的家裡人都過得很好,他們當然為我們這個集體拚命,”胡高仁道:“還是族長看的通透,不過後金韃子的戰力為何也如此強?”“我們不得不承認就單個兵卒的素質他們是比我們強的,可是再強也用不了兩個漢人打一個韃子,根本原因是後金貧民和兵卒沒有被貴族壓榨得像大明那樣狠。”戚長平接話道:“崇禎要是把皇帝讓給族長來做,大明會怎麼樣?”毛承祿馬上道:“你是不是也想封侯了,我們大同部落是不可以有皇族和貴族的,你千萬不要有那種想法,”帶兵打仗的人都是追求建功立業,封妻蔭子,談到這種問題我一點也不敢大意,很認真地道:“若我們爭天下就是為了把朝堂上的人換成我們自己,那我們和綠林土匪也沒有本質的區彆,我們的戰鬥就不是正義的,我們大同軍為了消滅皇族、貴族,讓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選用官員隻看能力,所有人都可以公平競爭,不會因為他爹是誰而卻彆對待。”治國理念三天三夜也談不完,隻能先粗略地說一些,
鐵嶺距離盛京兩百多裡路,十萬大同軍第二天酉時就浩浩蕩蕩地抵達盛京城外,距離五裡安營紮寨,將士們開始忙碌起來,幾位高級將領聚到一起,查看盛京城的概況,盛京城不愧是當世雄城,周長十裡餘,東西長,南北短,暗合黃金比例,整個城牆裡外都用磚石包砌,有八個城門,每麵城牆都有兩個城門,城高三丈餘,角上都有箭樓,城門上麵有兩層了望樓,城門都有包鐵,門洞裡都有千斤閘,每個城門裡麵還有甕城。
城外護城河和遼河連通,和城內的水係相連,護城河的深度都超過一丈深,幾位將領看用望遠鏡觀察到如此堅城,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楊興武道“這盛京城要是攻下來,得要多少人命填進去啊,”陳守國不客氣地道:“你要是怕了就在後麵做預備隊,讓我們驚雷營做攻城主力,”楊興武道:“實力不允許啊,龍驤營要是做了替補,誰還有資格做主力營,”氣得陳守國直翻白眼,毛承祿觀察了一會道:“有一個好的消息,”眾人都好奇地看著他,“後金建盛京城主要的防禦對象是明朝,可能他們也沒想到第一次過來攻打盛京城的是我們大同軍從鐵嶺方向過來,他們的紅夷大炮主要安裝在南城牆,北麵相對要少一些,”戚長平道:“韃子也不是傻子,不會從南邊再運到北邊來嗎,”毛承祿道:“你以為後金的紅夷大炮也和我們的一樣啊,他們的炮重起碼是我們的兩倍,還沒有炮車,就算運過來還要專門安裝底座,不是幾天能搞定的,恐怕他們來不及了,”楊興武道:“就算他們都運過來又怎麼樣,在我們的紅夷大炮的開花彈轟炸下也是變成廢鐵,”各位將領都是深以為然,對接下來的攻城充滿信心。
崇禎八年六月十三日卯時,大同軍出動十萬大軍,從東麵和北麵同時展開攻擊,飛沙營和白虎營主攻東麵城牆,龍驤營和驚雷營主攻北麵城牆,毛承祿為東麵攻擊的總指揮,戚長平為北麵攻擊的總指揮,卯時剛過,全體將士就全部用罷早飯,向盛京城進發,頓時號炮連天,旌旗蔽日,大同軍像潮水一樣湧向盛京城,到了兩裡的地方指揮車就停止前進,大同軍的軍旗和有大大楊字的帥旗都插著指揮車上,在早上的陽光照耀下鮮豔奪目,炮兵在兩裡的位置開始布置紅夷大炮,當時明朝的紅夷大炮極限射程是兩裡,後金紅夷大炮的射程可能還要少一些,大同軍的紅夷大炮由於黑火藥的配方精確,又加入了白糖,射程可以達到兩裡五,主打一個技術壓製。
大將軍炮也是攻城主力,可大將軍炮的射程隻有八百米,完全在對方紅夷大炮的覆蓋範圍內,攻城之前必須構建好大將軍炮的陣地,軍墾營的民壯們在幾十輛盾車的掩護下,成散開陣型衝到五百米的位置,開始構建炮兵陣地的防護牆,後金紅夷大炮的主要威脅就是十二斤的實心彈砸到地麵又彈跳起來滾動傷人,挖個壕溝加胸牆,就能防禦九成的傷害,要說剛好炮彈落到頭上,那也是太背運了,隻能認命。
正式交火從大同軍構建大將軍炮的陣地就正式開始了,軍墾營一營的六千民壯們在幾十輛盾車的掩護下,扛著鐵鍁、鐵鍬、鐵鎬撲向五百米處的預設地點,都明白已經進入城頭炮火的覆蓋範圍,大家散的很開,剛到達地點就開始挖掘起來,六千人排成和城牆平行的一條線,盾車已經遮蔽不了他們,沒有一個人退縮,都揮舞著手裡的工具,爭分奪秒地挖著,城頭守軍看到那麼多民壯在那裡挖工事,也放了幾炮騷擾,可實在沒有什麼效果,又不想把珍貴的炮彈浪費在民壯身上,就任由軍墾一營在那裡作業。
兩裡處紅夷大炮陣地在軍墾二營的努力下,已經率先完成了壕溝和胸牆的作業,可能紅夷大炮的數量隻有大將軍炮的一半,需要的陣地長度也要比大將軍炮陣地短的多。炮兵們正在把紅夷大炮運往陣地,準備固定調試,軍墾三營和四營已經把架設浮橋的木料、小船、木筏用新式馬車運送到位,各主力營都棄了戰馬,整齊的方陣上麵是將士們托舉著雲梯,做好了隨時衝鋒的準備。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