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成了,我心裡的另一件事也提上了日程——複合弩。當晚,我在工坊的油燈下鋪開圖紙,紙上畫著與傳統弩截然不同的結構:弩臂用反複錘煉的鋼片做成,中間留著卡槽;弓臂末端加裝了兩個青銅偏心輪,偏心輪上刻著細密的凹槽,用來卡住弩弦;弩身側麵還畫著刻度,標注著不同射程對應的瞄準點。
第二天一早,我拿著圖紙找到周匠頭。老工匠盯著圖紙看了半晌,眉頭皺成一團:“楊公子,這偏心輪是啥物件?從來沒見過這麼做弩的,弦繞在輪上,還能省力?”我拿起一段麻繩,找了兩個木輪演示:“周師傅您看,把弦繞過偏心輪,拉的時候能省一半力氣,而且偏心輪能讓弦受力均勻,射程更遠,準頭也更穩。”
周匠頭盯著演示的麻繩,眼睛漸漸亮了:“有點意思!俺們試試!”接下來的十天,工坊裡的鐵匠們都圍著複合弩忙活。周匠頭帶著人反複錘煉鋼片,反複打磨至弧度均勻;青銅匠則按照圖紙,澆築出兩個小巧的偏心輪,輪軸裡還加了些牛油,轉起來順滑無聲;弩機部分,老工匠們結合傳統工藝,調整了扳機的靈敏度,確保扣動時力道均勻。
試射那天,泗河岸邊圍滿了人。我拿起組裝好的複合弩,裝上特製的鐵箭,瞄準五十步外的一棵大樹。深吸一口氣,手臂發力拉弦——果然比傳統弩省力太多,弦輕鬆拉滿,扣動扳機的瞬間,“咻”的一聲,鐵箭像一道黑影飛出去,徑直釘進樹乾,箭尾還在微微顫動。
“好箭!”人群裡爆發出歡呼。孫鐵臂跑過去拔出鐵箭,隻見箭頭深深嵌入樹乾,隻露出一小截箭杆。接著又對著遠處空地射了一箭,孫鐵臂用他的大步丈量了一下,足有二百多步,周匠頭走過來,撫摸著複合弩的偏心輪,語氣裡滿是敬佩:“楊公子這法子太神了!這弩比咱們以前的強弩射程遠五十步,百步能破甲,還省力,士兵們練上幾天,準能成百發百中的神射手!”
我笑著把弩遞給周匠頭:“這是咱們一起琢磨出來的,接下來就量產,讓兄弟們都用上新弩,再配上新煉的鋼鐵兵器,咱們三潭寨的兵工廠,定能成為安西軍的利器!”陽光灑在泗河上,波光粼粼,工坊裡的鐵錘聲與鐵匠們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成了四月最振奮人心的旋律。
複合弩試射成功的喜悅還沒褪去,量產的難題就擺在了麵前。那日我在工坊裡轉了一圈,看著二十多名鐵匠擠在一處,有人既打磨弓臂,又鍛造偏心輪,還有人忙著組裝弩機,忙得腳不沾地,可一天下來,算上損壞的半成品,也隻做出三把複合弩。周匠頭擦著汗歎氣:“楊公子,不是兄弟們偷懶,實在是一道工序沒做完,下一道就沒法上手,太耽誤功夫了。”
我蹲在地上,用木炭在石板上畫了幾道橫線:“周師傅,咱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一人包全活’了。我琢磨著,把做複合弩的活拆成幾段,每人隻乾一段,像水流一樣順著走,這叫‘流水作業’,效率能翻好幾倍。”說著,我把石板上的橫線分成五段,“您看,第一段專門做弓臂,第二段做偏心輪,第三段裝弩機,第四段組裝調試,第五段檢查修補,每段專人專乾,熟了就快了。”
周匠頭盯著石板看了半晌,手指點著分段處:“這麼拆倒是新鮮,可弓臂的弧度、滑輪的大小都得嚴絲合縫,萬一哪段做差了,後麵不就全廢了?”“這就需要定‘規矩’。”我起身領著他走到樣品弩旁,拿出尺子量了量弓臂的長度、厚度,“每段工序都得有尺寸,比如弓臂長三尺二,厚三分,滑輪直徑三寸,槽深半分,都刻在木板上,誰做都得按這個來。”
接下來的三天,工坊裡的布局徹底變了。我們把二十多名鐵匠分成五組,每組四人,每組前都立著一塊木牌,寫清工序要求與尺寸。第一組是“弓臂組”,由最擅長鍛打的鐵匠師傅領頭,精選高碳鋼坯料,鍛打成規定厚度、長度,弧度的弓臂,每做好一根弓臂,就用紅漆在末端畫個“√”,傳到下一組。
第二組“滑輪組”的鐵匠們圍在熔爐旁,周匠頭親自坐鎮。他們按圖紙澆築青銅滑輪,待鑄件冷卻後,用銼刀細細打磨輪槽,再給滑輪軸抹上牛油,試轉幾圈,確保順滑無卡頓。“以前做滑輪,又得熔銅又得打磨,一人一天做不了兩個,現在專門做這個,四人一天能出二十個!”周匠頭拿著剛做好的滑輪,語氣裡滿是驚喜。
第三組“弩機組”最是精細,負責鍛造弩機的扳機與卡槽。鐵匠們用新煉的彈簧鋼片,按尺寸鍛造成型,再用小錘敲打卡槽,確保扳機扣動時力道均勻。我給他們找了塊鐵板,刻上弩機的樣板,每做一個就比對一次,“差一分都不行,這是複合弩的‘心臟’,得嚴絲合縫。”
第四組“組裝組”則將前幾組的部件拚合起來——把弓臂固定在弩身上,裝上滑輪與弓弦,再調試弩機的靈敏度。最後一組“檢查組”拿著弓箭,每把組裝好的複合弩都要試射三箭,看射程是否達標、準頭是否穩定,有問題的當場修補,沒問題的就掛上“合格”的木牌,送到庫房。
流水線跑起來的第三天,奇跡出現了。傍晚清點時,庫房裡竟堆了二十一把合格的複合弩,比之前“一人包全活”時翻了七倍!老段師傅拿著自己做的弓臂,笑著說:“以前做弓臂還得想著滑輪的事,現在專心做這一樣,越做越熟,半天就能出五根!”周匠頭更是拉著我在工坊裡轉了一圈,指著各小組忙碌的身影:“楊公子,這‘流水作業’太神了!照這速度,不出一月,咱們獨立營的兄弟都能換上新弩!”
我看著工坊裡井然有序的景象,每一道工序都像水流般順暢,心裡清楚,這隻是開始。隨著流水線越來越熟練,複合弩的產量還能再提,而這泗河台地的兵工廠,終將改變中原戰局。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