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鐵臂勒馬立於官軍隊前,聲如洪鐘:“爾等已被包圍,若即刻放下兵器投降,我安西軍既往不咎!若負隅頑抗,休怪我刀下無情!”官軍們麵麵相覷,刑祚昌臉色蒼白,看著身邊傷亡過半的士兵,終於歎了口氣,翻身下馬,“我……願降。”
官軍們紛紛放下兵器,舉手投降。孫鐵臂等人押著刑祚昌和剩餘官軍來到我麵前,趙連城建議道:“公子,這些官軍都是朝廷的人,不如將他們全部扣押,也好壯大我們的力量。”我搖搖頭,目光落在刑祚昌身上:“如今張獻忠主力轉移,左良玉大軍未歸,我們若殺了這些官軍,朝廷必定震怒,派更多兵馬圍剿三潭寨,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處境堪憂。”
我頓了頓,對孫鐵臂下令:“收繳所有官軍的戰馬和兵器,登記造冊後帶回根據地。至於刑知府和這些士兵,放他們回去。”刑祚昌聞言,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你……你真的肯放我們走?”我看著他,語氣平靜:“我安西軍隻為守護三潭寨百姓,並非要與朝廷為敵。今日放你們回去,望你轉告朝廷,三潭寨無意冒犯,若朝廷執意圍剿,我安西軍也絕不退縮。”
夕陽西下,刑祚昌帶著剩餘官軍狼狽離去,孫鐵臂和趙連城等人站在我身旁,看著官軍遠去的背影,趙虎子不解地問:“大人,就這麼放他們走了,豈不可惜?”我望著遠處的三潭寨,輕聲道:“今日之饒,是為了明日之安。隻要我們守住三潭寨,保護好百姓,總有一天,朝廷會明白我們的心意。”晚風拂過,墩台上的“安西銳騎”旗幟獵獵作響,仿佛在回應我的話語。
隊伍得勝凱旋,那精神麵貌煥然一新,獨立營的兵源是安西軍的輔兵,左軍的降軍,以及部分民兵組成,在獨立營的大旗下還沒有取得過正規戰鬥的勝利,起義軍都是十幾萬人被三四萬官兵攆著到處跑,而獨立營麵對同樣多的官兵,幾乎零傷亡就取得完勝,無疑是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對獨立營這麵大旗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回程的路上都不好好走路,一路鬼叫,宣泄心中激動。
幾個農會比獨立營還要關注戰事的走向,都派了人遠遠地觀看,見獨立營摧枯拉朽地就取得勝利,農會的人比獨立營還要高興,立刻組織民兵,送來各種慰問品,敲鑼打鼓地夾道歡迎獨立營凱旋。孫鐵臂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端起農會會長趙鐵牛敬過來的酒,一飲而儘:“我跟你們說,彆說官兵來了兩千人,就算是來了兩萬又何妨,照樣不是獨立營的對手,你們就安心過日子。”一場勝利無疑給了根據地軍民莫大的信心,人們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都開始規劃未來的幸福生活。
一場勝利為獨立營贏得一段時間的平穩發展期,隊伍緊抓日常訓練,兵工廠開始擴大產能,增加了一百多名新工人坐老師傅的學徒,每天的鐵臂複合弩能產出一百把,箭矢上千,根據地周邊的佃戶見到農會的人都分到地主的財產,共同擁有地主的田地,農會的人都過上好日子,紛紛要求加入農會,我一再要求暫停農會的發展,可是壓不住啊,農會會長帶著民兵就把周邊地主給批鬥了,壓根就不用獨立營的人出麵,這種勢頭像一個巨大的火球,不斷地融化周邊的冰雪,嚇得不少地主士紳都舉家跑路。
有了兵工廠穩定的產出,很快獨立營的刀槍鎧甲都得到補全,鐵臂複合弩更是人手一把,淘汰下來的刀槍和繳獲的刀槍都下發給民兵,獨立營開始讓民兵規定時間到獨立營的訓練場進行係統訓練,關鍵時候民兵都可以拉出去打仗。
獨立營是張獻忠的下屬隊伍,主力雖然走了,但是還都有聯係,這天列行軍事會議,王拴柱稟報道:“張大帥自從離開德安地區,已經轉戰湖廣西部運動,逐步向房縣、竹山一帶轉移,估計下一步就要進入四川了,”趙連城歎氣道:“今年情況不對,左良玉道哪邊都可以調動周邊府縣的兵馬,對張大帥形成兵力的壓製,”孫鐵臂道:“幸虧我們沒有跟著走,不然也是被官兵攆的跟兔子一樣,”
這邊正在慶幸,王狗剩進來,離著老遠就大聲道:“楊公子,孫統領,大事不好,德安知府刑祚昌聯合漢陽知府劉養貞調集五千人馬,還有十門虎蹲炮,肯定要進攻我們,請楊公子早做準備,”我點點頭道:“辛苦了,下去休息,”王狗剩剛下去,孫鐵臂就道:“吆喝!這這刑祚昌真不知死活,我們不去找他的麻煩,他倒是又來對付我們了,”我搖頭道:“這也不能怪他,農會那些人把農會都發展到德安府城邊上了,是你也著急,”趙連城著急道:“楊公子,這次官兵來了五千人啊,還有十門虎蹲炮,我們應該如何應付?”孫鐵臂道:“當然是老辦法!”
六月的鄂北,暑氣裹挾著硝煙味彌漫在山林間。自四月德安知府刑祚昌率兩千兵勇攻寨慘敗後,此番竟聯合漢陽知府劉養貞,從德安、漢陽兩府調集鄉勇、衛所兵共五千餘人,更從湖廣總兵官麾下借來十門虎蹲炮,浩浩蕩蕩向三潭寨進發。
寨內,獨立營的一千五百名騎兵正忙著檢查裝備:馬鞍旁懸掛的鐵臂複合弩泛著冷光,這種弩比官軍常用的腰弩射程遠三十步。營中三員猛將——孫鐵臂、趙連城、趙虎子,正圍著沙盤聽我部署:“官軍遠道而來,糧草僅夠十日,且虎蹲炮需三人抬運,山路難行,必沿馬鞍山冷水灘一線緩行。我們就利用這狹長山道,打一場‘擾敵疲敵’的突襲戰。”
六月十二清晨,薄霧尚未散儘,官軍的隊伍便如長蛇般蜿蜒在山道上。刑祚昌與劉養貞並轡走在中軍,看著前後綿延三裡的隊伍,又瞥了眼身旁馱著虎蹲炮的民夫,底氣足了幾分:“此番有炮在手,即便賊寇弩箭厲害,也擋不住炮石轟寨!”話音剛落,左側山林突然響起一聲呼哨——孫鐵臂率五百騎兵率先衝出,馬蹄踏得碎石飛濺,騎兵們俯身挺弩,第一輪箭雨便如黑雲般罩向官軍前隊。
喜歡明末少年請大家收藏:()明末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