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伯牙:高山流水少知音
暮光下,平無心虔誠的跪在門外。
粗布麻衣的背影,在暮光中越拉越長。
三天三夜,平無心已經跪了三天三夜了。
屋內,是那位被世人稱為琴仙的男人,伯牙。
他已經三天,沒有跨出房門半步了。
連日的飯菜,放在門口,一點也沒有動過的痕跡。
幾天前,他的好朋友鐘子期去南山砍柴。
不慎在雲溝澗失足,直到三天前才被上山的另一位樵夫發現。
伯牙聞訊,整個人仿佛山崩於前,瑟瑟發抖。
拿起案上的伏羲琴,重重地擲向太湖石假山。
那陪伴他半輩子的七弦琴,從中間碎成了好幾段。
隨著沉悶的爆裂聲,他的雙腳失去支撐力,軟軟地癱在地上。
婆娑的淚光泛起,迷離中他想起了那場靈魂的相遇。
那日,伯牙在泰山北麵遊玩,忽然遭遇暴雨。
他被困在岩石下麵,想了許多辦法都不能涉水而出。
為了平複心中的惶惶之意,他選擇了彈琴。
剛開始,他彈的是表現大雨連綿的曲子。
之後,他彈的是大山崩裂的曲子。
他的美妙琴音,吸引了一位砍柴的樵夫聞聲而來。
更驚奇的是,他能清楚的說出伯牙琴音中蘊藏的真意。
你好,我是鐘子期,是個樵夫。完)
2.宋玉:翩翩公子愛辭賦
宋玉宋公子,本是宋國人。
因為和父親鬨掰了,驢脾氣一上來,騎著毛驢來到了楚國。
一路上,綽約風姿的他,吸引了無數女子的目光。
很顯然,宋公子“陽春白雪”的花名,不是浪得虛名的。
宋玉選擇到楚國,並不是因為楚國美女多。
而是楚國有屈原,而且此人在辭賦方麵的名頭非常大。
他要來挑戰屈原,向世人證明他才是楚辭第一人。
細膩工致的物象描寫,是他挑戰屈原作品的殺手鐧。
然後,他卻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命數。
當時的屈原心中隻有家國,早已經淡漠了辭賦。
所有的辭賦皆有感而發,隻為家國情懷。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屈原的悲天憫人成了一種病。
那是危險的,與這花花世界格格不入的病。
宋玉知道,想要贏過屈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這世上,最怕的是和一個懶得和自己比懶的人比懶。
那不是輸了,就是在輸的路上了。
之後沒過多久,屈原的屍體就在汨羅江邊被人發現了。
宋玉明白,在楚辭這條道路上,今後隻有他一個人玩了。
怎麼玩,就是不搭政治的邊,風花雪月的玩。
玩謀篇布局的定位,玩遣詞造句的推敲。
寧做登徒子好色戲女神,不做屈大夫自儘汨羅江。完)
3.言偃:虞山城的文化人
錢塘自古繁華,那也是柳永的斷代取意。
畢竟,詩詞的韻味,早已超過了曆史本身。
考證曆史文化的走向,也不是詩人的專業範疇。
真實的古代南方,是一片蠻荒之地。
人類斷發紋身,茹毛茹血,和原始社會沒什麼不同。
後來,泰伯奔吳,加快了江南農耕的進步。
人類才開始製作陶罐,用箭簇打獵,用石犁耕耘。
再後來,言偃回家鄉傳道,播下了第一顆文化的種子。
言偃,字子遊,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
他年輕的時候在魯國做官,用禮樂教化士民。
孔子聽聞境內到處有弦歌之聲,民生安泰。
雖然言偃的做法與他的言論背道而馳,也誇獎了他的才能。
六十多歲的言偃回到常熟,在虞山附近隱居。
當時的江南,民風彪悍,文化是一片未開墾的荒地。
言偃的到來,尚禮崇文,開學教育。
如同布施了一場甘霖,潤澤了人們的心田。
人們爭相前來,聽言偃開堂講儒學。
眾人還集資,建了一座言子學堂。
讓鄉裡的孩子,拜言偃為師,學習儒家知識。
漸漸地,言偃成了虞山城的文化標杆。
許多人慕名而來,一睹國學大師的風采。完)
4.師曠:德藝雙馨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