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技藝模範生上)
1.郭守敬:我的小行星你在哪裡
夏天的池塘,青蛙在歌唱。
坐在小馬紮上的郭守敬,聽著爺爺講七龍珠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以前,大山的石洞中住著一位神仙。
神仙的名字和怡紅院小翠的年齡一樣,那是絕密。
神仙的後背,蓋著一個碩大的烏龜殼。
於是十裡八鄉的村民,都管神仙叫做“龜仙人”。
這一天,山下來了一個長著猴子尾巴的年輕人。
他偷偷撬開了龜仙人家的大門,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雙手合十舉過頭頂,嘴裡說著“師傅在上,請受徒弟一拜!”
龜仙人側著身子,背對著年輕人。
緩緩地舉起右手,食指和中指打著剪刀的訊號。
年輕人心領神會,快速的遞上一根華子。
“介紹信”,龜仙人一指彈飛華子,大聲地說道。
年輕人滿身抓狂,從肚兜深處翻出了介紹信。
“哦,原來是鳥山兄介紹的。”
“對了,鳥山兄現在怎麼樣?”龜仙人問道。
“他留言說去了域外行星了。”年輕人甩著尾巴說道。
“那你來這裡做什麼?”龜仙人問道。
“漫畫停刊了,我想找到七龍珠,去域外行星找鳥山老師。”
“爺爺,後來孫悟空找到鳥山老師了麼?”
“如果我有七龍珠,能不能許願得到一顆小行星呢!”完)
2.黃道婆:童養媳也有自己的夢
人分貴賤,但夢想不會。
身為童養媳的黃道婆,心裡有個夢。
她要用自己的巧手,紡世界上最柔軟的紗。
她要用這柔軟的紗,做世界上最美麗的衣裳。
衣裳美不美,色彩是關鍵。
為了增加棉布的色彩,黃道婆不僅改良了織布設備。
還發明了一種新式的提花工藝,可以增加色彩的種類。
一時間,山門學藝的人絡繹不絕。
大部分學徒,來自普通的農民家庭。
在當時,棉紡織業仍屬於家庭的副業。
主要是勞動婦女,貼補農耕不足的職業而已。
同樣是女人,吃苦耐勞的黃道婆更加理解女人。
她明白,一個女人想要靠自己翻身得解放。
要麼有資本,要麼有技能。
資本靠先天,而投胎又是個技術活。
唯獨隻剩下技能,可以靠後天的努力來補足。
隻要功夫深,鐵杵一樣可以磨成針。
織布、裁剪做花衣裳,也是同樣的一個道理。
每位女學徒都免費入學,這是黃道婆唯一的標準。
而她對學徒們的唯一要求,就是必須在三年內完成資格考試。
但隻有成功織出提花布才算合格,才能拿到畢業證書。完)
3.劉秉忠:大元帝國的總設計師
蒙古滅宋,百廢待興。
坐在大殿之上的忽必烈,接受百官覲見。
今日要商討的,正是大蒙古國的國號及都城之名。
國不可無君,亦不可無號。
國祚長不長,取個吉祥如意的名字很重要。
自秦建國,番邦立國的有很多。
但能夠一統中原,大蒙古國還是第一個。
所以,雖然前朝的國號有很多。
但沒有任何一個,適合蒙古國來借鑒。
異族番邦,沒有現成的番號可以用。
作為朝上最有學問的人,劉秉忠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