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名將戰魂域中)
1.李善長:窮詞何以申辯,過往都是雲煙
命喪黃泉的那一刻,李善長才知道。
原來,離開朝堂的他。
早已經,失去了自我申辯的能力和機會。
此刻,他多麼羨慕戰國時,齊國的矮子晏嬰。
以“三寸不爛之舌”,將楚國的國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最終,大搖大擺地從楚國回到齊國。
如果,他也有那種本事的話。
或許,朱元璋就不會要了自己的命。
他又想,即使自己不能如晏嬰那般。
至少,也要像那個善於偽裝的裡德太太。
對於兒子欺負簡愛的事情,視而不見。
還在鄰居們的麵前,裝作那麼地喜歡簡愛。
可惜如今的他,隻是個回到鄉下種地的農民。
早已經卸下,朝堂之上的麵具。
遠離了朝堂,沒有人會為他說話。
有的隻是,一些落井下石的人。
他將希望寄托在曾經的交情上,希望能打動朱元璋。
然而,殺紅了眼的朱元璋早已忘記了往日情分。
謀逆之事,關乎老朱的家業。
光憑幾句對不起,就能了事了麼?
就算解甲歸田了,李善長的命也一定留不得。完)
2.戚繼光:牆頭大喝一聲,倭寇往哪裡逃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唯獨在戰爭時期,殺敵不僅不要償命。
而且,還可以獲得赦免,甚至獲得嘉獎。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戰爭時期。
總有些朝廷在無助時,把囚犯放出來當士兵使用的原因。
戚繼光不是囚犯,但出生在倭寇盛行的時代。
抗擊倭寇,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繼承了父親登州衛指揮僉事的戚繼光,意氣風發。
這風發的意氣,不是毫無來由的。
而是戚繼光有卓越的軍事天賦,以及製造武器的本領。
在那個冷兵器時代,得先進武器者得天下。
戚繼光的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對敵作戰上。
來什麼裝備的兵,就用相克的武器上場對戰。
很多時候,更是幾個兵種同時壓製。
一陣輪番操作,敵人不僅無法占到便宜,一不小心就全軍覆沒。
所以,倭寇一聽到戚繼光的名字,就嚇破了膽。
那時候,在倭寇中還有這麼一個傳說。
誰家的小倭寇不睡覺,隻要說一句戚繼光來了,小孩子就睡了。
當然,大倭寇的部分是沿海漁民裝的。
到處在打仗,沒辦法安心種田,就沒有飯吃。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不裝了,向戚繼光的軍隊“舉起了白旗”。完)
3.洪承疇:江山可以易主,福祿不可惘絕
兵敗錦州,不得不低頭。
洪承疇的華麗人生,並沒有就此止休。
反而,因為昔日的戰鬥榮光。
在新的主子麵前,光環和福祿依舊。
這樣的人,靠的是什麼,無非是實力罷了。
生於亂世,沒有必要哀傷。
甚至,對於某些人來說,更多的是機會。
比如,那個機會主義者李斯。
從萬萬千的公務員之中辭職,攀爬到一人之下。
若不是亂世,他一個平民子嗣,半點機會都不可能有。
所以,但凡是梟雄,都喜歡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