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嗎嘍苦,做一隻清醒的嗎嘍更苦。
所以,身邊的人都勸於謙。
自己一個人苦就算了,不要連累大家一起吃苦。
苦吃多了,接下去吃啥都是苦的。
不要問為什麼?要問就是巴普洛夫說的。
記住了,是巴普洛夫,不是桑吉爾夫。
千萬不要問錯人了,否則給你一個“梅花大座”。
於謙是什麼人,他是個不聽勸的人。
這是大多數當官的男人,常常會犯的錯誤。
是錯誤,就要付出代價去修正。
於謙的選擇,是用他的生命去堵時代的坑。
坑人的事,每個時代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一個人的想法再天真,也堵不住時代的窟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於謙就成了黃繼光那樣的人。
不同的是,一個堵住了槍眼,一個沒堵住時代的坑。
相同的是,兩個人同樣為了理想,付出了生命。
於謙死後,許多官員都過來拜祭他。
獻個花,拍個照,然後朋友圈裡曬一曬。
好一群,忠君愛國的好官員。
哪會真的有人,想學於謙怎麼作死。
獻花的官員都知道,百年之後自己的微信號是沒人繼承的。完)
5.張居正:改革是硬道理,抄家是身後事
改革,是個很血腥的詞彙。
改革抽絲剝繭,傷的是骨肉。
革是摧枯拉朽,要的是人命。
所以,改的掉的改,改不掉的就革。
而一切,都是以維護大明帝國的政權和利益為出發點的。
改革這種事情,不是要人家命,就是要自己的命。
張居正同樣明白,位置再大,權力再大,自己也不過是代言人。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聽從和服從皇上的安排。
改革,並不是組一個隊,殺幾個人就算完的事情。
目標對象或許隻有一個,但盤根錯節會生出一大堆關聯人物。
所以,改革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皇帝要你殺一個人,你不得不連帶殺掉其他人。
否則,難以直接將目標對象擊斃。
株連之人多了,往往就會被冠上“濫殺”之名。
那些有私怨的人,自然不會放過他。
皇上是好皇上,就是耳根子太軟,而且善變。
現在自己病得不輕,一旦病倒就無法控製局勢了。
希望皇上,能夠看在儘忠多年的份上,保住自己的命。
半個月前,張居正向皇上稟明了自己的想法。
該說的話,不該說的話,都說了。
皇上讓他放心,他是看不到抄家那種事情發生的。完)
6.趙貞吉:凡事不留一線,日後不好相見
人不狠,站不穩。
人太狠,容易沒有台階下。
畢竟,大明朝的遊戲規則就是那樣。
花花轎子人抬人,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本來握有一手好牌的趙貞吉,硬是把自己打成了老相公。
趙貞吉的問題,就是出在他的恃才傲物上。
整個大明朝,除了皇帝老兒,那個發他工資的人不懟之外。
其他的同僚、下屬,無論官職大小,在他看來都可懟的對象。
所以,雖然他的計策很好,說的話很有道理。
但是在同僚看來,他就是在出風頭。
而且,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刷存在感。
嚴嵩知道他是人才,本來想拉攏他。
結果他自以為是,罵嚴嵩的乾兒子是權臣的狗。
這話,傻子都看得出是在說嚴嵩是權臣。
好在嚴嵩惜才,並沒有和趙貞吉一般見識。
隻是把他弄出了京城,想讓他好好反省一下。
可惜,趙貞吉這個人,天生就是這脾氣。
嚴嵩垮台後,趙貞吉再次回到京師。
但他並沒有收斂脾氣,依然對著張居正等人大呼小叫。
而此時的張居正,已經是內閣首輔。
他知道趙貞吉的脾氣,所以把他當空氣,懶得和他計較。完)
喜歡眾生芸:王者浴血請大家收藏:()眾生芸:王者浴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