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藝術江湖怪咖營下)
1.劉墉:文字獄是升官的捷徑
大秦喜歡焚書坑儒,大清喜歡文字獄。
或許,兩個讀音上的近親,都有些潔癖。
都不太喜歡,彆人說自己的壞話。
發現彆人說自己的壞話,就喜歡殺之而後快。
大清朝,就有這麼一位玩文字獄的高手。
他的名字叫劉墉,對,就是那位整天和和珅鬥嘴的劉羅鍋。
劉羅鍋和紀曉嵐不同,他和和珅是真鬥。
鬥到最後,劉墉把和珅和他的黨羽都鬥沒命了。
很顯然,乾隆對劉墉搞事情的能力是充分肯定的。
是什麼事情,讓乾隆對劉墉如此認可。
那就得從劉墉操刀的兩件文字獄大案,慢慢說起。
首先,是《俁俁集》案,該案件發生於乾隆二十六年。
落地書生閻大鏞因不滿官府攤派糧款、差役,憤而抗糧拒差。
事情為劉墉所知,深究查出閻大鏞曾出過一本《俁俁集》。
書中文字,或諷刺官員,或激憤不平,似有蠱惑之味。
結局是閻大鏞人頭落地,劉墉升官發財。
其次,是《一柱樓詩》案,該案件發生於乾隆四十三年。
落魄舉人徐述夔,早年曾寫過出版過《一柱樓詩》。
他的孫子徐食田,地產無故被蔡嘉樹強買。
蔡嘉樹告徐家藏有禁書,經劉墉深查,遂成文字獄。
兩年後,劉墉爬到了湖南巡撫的位置。完)
2.潘祖蔭:寫日記我可是小能手
潘祖蔭,攀附祖上的福蔭。
一看這名字,就知道是實誠人。
敢勇於承認,自己是吃祖宗飯的高手。
事實上,潘祖蔭就是靠祖上起家。
爺爺潘世恩是大學士,父親潘曾綬是內閣侍讀。
根正苗紅的潘祖蔭,在祖先的福蔭下,一路高升。
從太子少保到太子太保,一輩子勤勤懇懇,踏踏實實。
除了工作,潘祖蔭最愛的就是寫日記。
在國弱民困的年代,寫日記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所以,這便讓寫日記變成一件技術活。
該寫什麼,該怎麼寫,都要好好的綢繆。
首先,吃喝玩樂的事情,要寫的簡潔輕快。
吃喝的品類要多,才能顯示大清國美味珍饈無數。
吃喝的場所要豪華,才能顯示大清國國力強盛。
吃喝的頻次要快,才能顯示自己是個有麵子的人。
其次,興趣愛好的事情,要寫的專業內行。
關於金石,要突出其品相、材質及產地。
關於書法,要將書法家的專業水平和社會地位要結合。
關於藏書,要書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要兼顧。
關於政治的話題,一定不能寫。
萬一再弄個“文字獄”,那會成為家族的罪人。完)
3.石濤:半世雲遊以賣畫維生
皇家子弟,打工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前朝的皇家子弟,也是有骨氣的。
不打工,憑本事當小老板。
這一手牌,靠的就是石濤的個人天賦。
要知道,老朱家的孩子,很多是有藝術天賦的。
比如說,朱厚熜擅長書法,朱由校擅長木工。
所以,改名為石濤的朱若極,從小就決定賣畫維生。
自己打底自己畫,作畫的成本就會低很多。
加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賣畫確實是一個好營生。
這幾番操作下來,確實讓石濤積累了雲遊的本錢。
所以,山川湖泊,都是他畫中的景物。
那鬆柏垂柳,都好似他的搖錢樹。
雲遊是為了畫畫,畫畫是為了雲遊。
雖然石濤的商業模式,沒辦法和為了唱歌而賺錢的馬雲比。
但在當時,也算是正統的小康社會思路。
讓他收羅了一眾擁躉,以及不知深淺的小迷妹。
小迷妹雖好,也阻擋不了老男人瘋狂爬山的心。
有靈感,才能做出像樣的畫。
畫出了像樣的畫,才會有客戶花錢買單。
他也曾想,去京城混些政治榮譽。
雖說人人平等,但朱家子弟的身份,終究還是有影響的。完)
4.王鑒:知府也是地道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