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起義風雲搞事組
1.李膺品:複辟之事如曇花一現
“大明朝,我來了!”
李膺品大喊一聲,拔刀自刎。
屍體跪靠在石壁上,帶血的頭顱直下萬丈深淵。
汩汩的鮮血,沿著五指山的石壁,流了一地。
七年前,李膺品在福州向南明唐王朱聿鍵陳述兵要。
並將全部的家財,和多年的薪俸全部奉上。
唐王感其忠誠,賜給他監軍禦史的職位。
那時候的李膺品,熱血沸騰,風光無限。
然而,快樂和幸福,總是短暫的。
不到一年,福州失守,唐王以身殉國。
彼時的李膺品,正在籌謀收複江浙的計劃。
不得已,計劃胎死腹中。
唐王死了,桂王搖旗呐喊。
李膺品被召回肇慶,做兵部左侍郎。
然而清兵以來,桂王第一個棄城而逃去了桂林。
在桂林,李膺品一聲歎息,決意隱退江湖不理朝堂事。
但是,曆史的撞針再次碰到李膺品的軟肋。
經不起舊同僚的死纏亂打,李膺品再次披甲上陣。
不是每一次戰鬥,都有運氣的成分。
這一次,李膺品被清軍堵在五指山。
像那隻失去法力的猴子,再也沒有了回頭路。完)
2.吳三桂:開枝散葉為難老頭子
一大把年紀了,還要開枝散葉。
氣喘籲籲地吳三桂,靠在床板上,大汗淋漓。
距月底,還有五天的時間。
刨去白天八小時,光加班本月就一百六十小時了。
那一把老骨頭,都快散架了。
果然,喜歡的愛愛輕鬆自由,變成工作腰酸背痛。
都怪李自成,擄走了他最愛的陳圓圓。
讓向來狂傲的吳三桂,染上了微軟的毛病。
對於其他的女子,都提不起興趣。
好在,吳家有子字應熊,器宇軒昂勝布朗。
吳三桂便把傳宗接代的希望,寄托在吳應熊身上。
為了提增吳家血脈的皇族之氣,他以藩王之名覲見康熙。
當著文武百官之麵,向康熙求娶建寧公主。
康熙早知道,建寧公主和韋小寶混在一起。
但又不能公然拒絕吳三桂,怕吳三桂起兵造反。
建寧公主到了昆明,第一件事就哢嚓了吳應熊的子孫根。
把吳三桂的開枝散葉計劃,全部給打亂了。
更可氣的是,家丁和女傭都看到是吳應熊自己哢嚓的。
吳三桂很生氣,但也沒辦法,公主有高清視頻為證。
吳應熊成了閹人,建寧公主便合理、合規、合法回去了。
留下個爛攤子給吳三桂來收拾,真是辛苦了他老人家。完)
3.洪秀全:天帝賜予光明和希望
葫蘆山上,住著一位白胡子老爺爺。
白胡子老爺爺,種了一藤葫蘆。
葫蘆結了七個果,落地變成七個神通小娃娃。
打敗了葫蘆山的蠍子精、蛇精,以及一眾嘍囉小怪。
從此,葫蘆山上,遍地是愛與和平的暖陽。
洪秀全看《葫蘆兄弟》的動畫片,每次都要感動得流眼淚。
作為太平七雄之首,武力值不一定要高。
但表演能力一定要強,情緒價值輸出一定要到位。
這樣,才能讓班子成員明白“日”和“太陽”的聯係。
最近,洪秀全想組織一個青年乾部演武訓練班。
給年輕一代的太平將士,鼓鼓勁、加加油、提提神。
讓石達開,講講行軍打仗的謀略。
讓楊秀清,講講上帝會的服務宗旨。
最後,自己上台做個總結,喊幾句振奮人心的口號。
參加培訓班的學員,一定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
所以,自費報名的優先錄取,捐款報名的提前錄取。
這樣的年輕人,才是太平天國的希望和未來。
偉大的天帝,才會賜給他們永世的光明和希望。
結業證書上,必須要有一個大大的“太陽”。
這件事情,必須交給馮雲山來做。
太陽就是餅,有餅吃,就有希望。完)
4.楊秀清:耶和華也救不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