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廣袤千裡,其間水網密布,丘陵起伏。
下轄六郡,分彆為九江郡、廬江郡、丹陽郡、吳郡、豫章郡與會稽郡。
趙雲此行的最終目的地,曲阿,便是在這六郡之中的吳郡地界內。
他此番行程,需一路向南,穿州過府,跋涉不息。
首先途經的是九江郡,郡治壽春,正是袁術的地盤,郡內江水浩蕩,商旅不絕,一片繁華之下,卻也難掩亂世的隱憂。
而後,趙雲需要進入丹陽郡的轄境,此地山多田少,民風素來剽悍,亦是兵家常爭之地。
現任丹陽太守吳景,乃是袁術所封,所以此郡亦歸屬袁術麾下。
最終,穿過丹陽,方能抵達此次目的地,吳郡。
所幸這一路行來,沿途所經的州縣尚算太平,並未遭遇大規模的戰亂紛擾。
道旁偶見流離失所的百姓,麵帶菜色,卻也還能勉強求生,未至於餓據遍野。
因此,倒也算得上是一帆風順,未曾遇到太大的波折。
隻是趙雲肩負的秘密使命,如一塊巨石壓在心頭,使得沿途的景致也失了幾分顏色。
不覺間,七日時光已如馬蹄下的塵土,悄然而逝。
趙雲身下的玉蘭白龍駒,神駿異常,腳程極快,遠非凡馬可比。
七日之後,他已順利抵達了吳郡的地界,距離曲阿已然不遠。
在趙雲動身之前,主公劉備曾叮囑他。
此番前往劉繇處,情況未明,可先去尋訪一人,以為助力。
那人便是太史慈,字子義。
畢竟,趙雲與太史慈二人,昔日曾在北海郡解圍之時,也算是有過一番交情。
趙雲對此自然是心領神會,將主公的指點牢牢記在了心中。
他清楚地記得,昔日北海相孔融被黃巾賊寇管亥所部重重圍困,城中糧儘援絕,情勢危急萬分。
正是太史慈,單人獨騎,於萬軍之中奮勇突出,直奔高唐,向劉備求援。
趙雲彼時隨劉備軍前往救援,二人因此得以相識。
北海之圍得解之後,二人更是惺惺相惜,意氣相投。
他們還曾有過一番槍來戟往的切磋,彼此都對對方精湛絕倫的武藝與光明磊落的人品欽佩不已。
那酣暢淋漓的較量,至今思來,仍覺心潮澎湃。
如今,時光流轉,太史慈正在揚州刺史劉繇的帳下效力,任折衝校尉。
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正好可以先去尋訪這位故人,由他代為引見,麵見劉繇之事,想必也會順利許多,不至於唐突。
又過了一日,風塵仆仆的趙雲終於抵達了曲阿城下。
曲阿城池堅固,牆高水深,不愧為吳郡重鎮。
城門處,戍衛的士卒披堅執銳,目光警惕地盤查著往來行人,氣氛略顯肅殺。
一名隊率模樣的軍官攔住了牽馬的趙雲,聲音沉穩地盤問道:
“來者何人?欲往何處?可有憑證?”
趙雲從容不迫,抱拳道:
“在下乃太史慈將軍的故人,特從遠方來此尋他。”
那隊率聞言,原本嚴肅的臉上露出一絲訝異,上下打量了趙雲一番。
趙雲一身風塵,細棉布包裹的長槍斜背身後,雖不顯鋒芒,卻自有一股英武之氣。
“竟是太史將軍的故人?”
隊率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敬意,顯然太史慈在此地軍民心中頗有威望。
他略一沉吟,說道:
“太史將軍勇武過人,深得使君倚重,此刻並不在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