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黎衛彬提出來的這個辦法雖然聽起來是一個餿主意,但是絕對不隻是改幾個字那麼簡單。
因為這麼改動幾個字,基本上就意味著項目的歸屬要從省農科院的項目直接變成省管的項目。
但是他敢這麼想也不是傻大膽,而是有依據。
綠色農業這個東西在江南絕對是一個新東西,而江南又是農業大省,這種既有噱頭又有實際可操作方案的東西,肯定能打動有關部門。
此外,河塔鎮是很小,但是林清泉的背景不小。
他背後的那一位能做到東海的副書記,基本上已經是副省級的天花板層次,這麼大的背景,林清泉如果真的舍得下麵子去求人,事情未必不能成。
當天下午。
用完午餐,縣委副書記張金梅在略作休息後,果然立馬就帶人前往省農科院。
跟上一次黎衛彬單槍匹馬闖辦公室不同,這一次豐水縣提前給省農科院發過了公函,所以在抵達省農科院之後,張金梅一行也是受到了極為正式的接待。
省農科院這邊,出席雙方洽談會的是一位姓梁的副院長,另外就是科技規劃處處長雷鳴濤,農科院辦公室副主任等幾個中層乾部。
整個談話持續了將近一個半小時才結束。
回到賓館後。
房間裡,看著眉頭緊鎖的林清泉,黎衛彬心底其實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小黎啊,看來這一次我們還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張書記謀劃不小啊。”
狠狠地吸了口煙,林清泉也是懊惱不已。
不過聞言黎衛彬並沒有為之所動,而是在腦子裡急劇地思考起來。
正如他所料,這次張金梅帶隊過來參加雙方的接洽終究還是出現了意外情況。
在會談中,張金梅主動提出可以在豐水縣境內劃出更大的地盤和給予更大的優惠,目的就是讓省農科院的研究基地落戶豐水縣,而不隻是局限於河塔鎮。
按照這位張副書記的思路,省農科院的綠色產業基地落地河塔鎮的主要目的,就是推動綠色產業的研究和發展,同時指導當地開展生產實踐。
研究基地要不要放在河塔鎮根本就不重要,隻要能發揮技術指導的作用就可以。
這種思路的確沒有問題。
畢竟當初河塔鎮之所以謀求這個項目落地,主要的意圖也是獲得技術方麵的支持,並沒有太多其他的想法。
也就是後來項目真跑成了,而且還憑空得到了一個產業基地的項目,這才動了心思,要圍繞這個產業基地打造一個產學研相結合的綠色產業品牌出來。
“林書記,我看也不能這麼說。”
“現在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不過總體來講,我們的想法是對的,取得的成績也不能抹殺嘛。”
“問題就在於現怎麼做才能讓這個研究基地落戶河塔鎮,而不是城官鎮或者其他的什麼地方。”
黎衛彬其實也清楚。
這一次河塔鎮如果拿不下研究基地的牌子,那就肯定是給彆人做了嫁衣。
研究基地擺明了就是一塊肥肉,想把這塊肥肉吞進肚子裡的人不少。
城官鎮的書記石開是張金梅的人,這位張副書記是豐水縣縣長的熱門人選,拿下這塊招牌是實打實的政績。
林清泉想跟石開爭縣委班子的名額,那這一關就是關鍵。
“嗯,道理是這個道理。”
“這樣吧,今天省農科院那邊對這個提議並沒有馬上作出答複,我們還有時間去爭取。”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見林清泉沒有繼續談話的心思,黎衛彬也隻好回了自己的屋子。
而房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