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書記,這個工作能順利完成,我老馬實在是不敢居功。”
“我們鬆和縣…鬆和市頭上頂著貧困縣的帽子已經多少年了,這幾年的發展如何,全縣上上下下的乾部群眾都是看在眼裡的。”
“沒有市委的堅強領導和您的有力支持,這項改革也不會這麼順利。”
鬆和縣設縣設市雖然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但是幾十年的習慣,很多人一時間還是改不了口。
就連黎衛彬也連續好幾次在會議上講話的時候出現過這個錯誤。
然而一看他這個陣仗,黎衛彬就知道如果自己不阻止的話,他馬局長肯定還要繼續把這個馬屁拍下去。
所以當即含笑直接擺了擺手,說道:“行了!”
“今天把你老馬叫過來,不是為了讓你給市委和我黎衛彬拍馬屁的。”
“教育工作是我們鬆和發展的根本,也是民生工程裡麵很重要的一個內容,這是一個務實性的工作,光靠拍馬屁可行不通。”
“這次我們鬆和順利推動小學教育工作改革,是取得了一點成績,不過其他的各項工作你老馬還是要抓抓緊。”
“回頭工作沒做好,你馬局長的馬屁拍的再響,我都要打你的板子。”
“但是工作做好了,那我就要請你吃飯了。”
聞言馬文洪立即嘿嘿笑了笑。
其實他馬局長自己心裡非常清楚。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然而他固然是在黎衛彬的拍馬屁,但是剛才的那幾句話並沒有什麼水分。
鬆和市那頂貧困縣的帽子的確戴了很多年,在黎衛彬調任鬆和之前,鬆和的發展不敢說是原地踏步,但是絕對很有限。
這幾年鬆和不管是經濟增長的幅度,還是整個城市麵貌的更新,都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如果沒有這個經濟發展速度,想在鬆和推動這樣一個改革幾乎不可能。
飯都吃不飽。
還談什麼自行車和桑塔納的區彆。
吃好跟吃飽隻有一次之差,但是背後反應的情況卻是天差地彆,中間存在的距離更是宛如天塹。
從這一點上來講,眼前的黎衛彬的確給鬆和縣的發展做了很多工作。
他馬文洪固然是在拍馬屁。
但是這個馬屁拍的真心實意。
“黎書記,我們鬆和迎來一次發展的機會很難,不同其他的地方。”
“現在上上下下,誰不希望奔個好前程,三年一個小台階,五年邁進一大步,將來鬆和真的富裕起來了,那一切都值。”
“有您這句話,我老馬就算是豁出這一百多斤,也要把工作做好。”
被黎衛彬打斷調侃了兩句,馬文洪趕忙止住話匣子。
不過一聽他這話。
黎衛彬也是氣樂了。
“你這個老馬呀!”
“我這是叫你上刀山下火海了吧!”
“沒有我這句話,你馬文洪就不做事情了?”
瞪了馬文洪一眼。
黎衛彬也不跟他聊太多。
馬文洪這個人,人生半途,仕途不順,可以說是典型的大器晚成,但是也不算晚。
當年陳曉華的處境跟他相比更是不堪,但是也是可用之人。
當然了,今天把馬文洪叫過來談教育工作自然隻是一個插曲。
其實鬆和縣的教育可供改革和創新的地方並不多,尤其是中小學的教育工作,既定的條條框框擺在那裡,他黎衛彬就是本事再大,也不可能說另起爐灶搞一套新東西。
他之所以重視中小學的教育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其實是從民生問題的角度出發。
鬆和市要發展,肯定不隻是經濟數據的增加,還要體現在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增長方麵。包括交通條件的改善,居住條件的改善,醫療條件的改善以及教育問題等各個方麵。
然而想做成這個事情,完全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