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昌浩離開鬆和,回到辦公室後,黎衛彬心裡其實也沒有太多喜悅。
這次陳昌浩來鬆和,雖然有些話這位陳副書記並沒有明著說透,但是他也能猜到陳昌浩肯定身負市裡交代的任務。
而這個任務就是考察鬆和市的發展戰略是否符合淮陽市的發展大局。
擔任地方的主要領導乾部,最主要的任務是發展社會經濟。
但是發展社會經濟背後是一盤大棋,不是單純的數字增長,既要考慮到正治上的影響,又要考慮到長遠的發展。
現在鬆和市跟淮陽市手裡都是明牌,首當其衝的是發展經濟,其次就是省裡和市裡的人事布局。
在發展經濟這一塊,鬆和市占據的優勢極大,而在正治這一塊,按照嶽父程先前的推斷,陳正清在淮陽起碼還有3到4年的時間。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黎衛彬同樣有三到四年的時間來繼續擴大鬆和市的經濟規模,而經濟規模的上升決定了鬆和市的正治地位提升,也決定了他黎衛彬所能達到的高度。
這次陳昌浩不算白跑一趟,但是最終淮陽市委會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這不是他黎衛彬能決定的結果。
眼下他需要做的就是把交給陳昌浩的那份方案從紙麵上的文字變成實際的行動。
於是接下來的整個四月份,黎衛彬都在緊抓全市的工作落實,尤其是經濟工作規劃。
隨著農貿中心即將正式啟用,這段時間,鬆豐槐三地則在頻繁交流意見,開會議定各項規章製度。
4月底。
鬆豐槐三地正式簽訂了豐水河農貿中心運營管理的相關協議和文件。
按照最終的協議,豐水河農貿中心由鬆和市、豐水縣以及槐林縣共同出資開展運營管理,人員則從三地抽調人手組建豐水河農貿中心管理委員會。
在報上級部門批準後,豐水河農貿中心被正式明確為正科級的事業單位編製,編製人數為27人。
4月27日。
在鬆和市委書記黎衛彬,豐水縣縣長王崇義以及槐林縣委書記李忠華的見證下,鬆和市、豐水縣以及槐林縣三方正式簽署了“鬆豐槐客運交通聯合運營協議”的合同。
按照這份合同,三地首次以各自城區為起點,開通了三條公交客運專線,分彆是“鬆豐專線”、“豐槐專線”以及“槐鬆專線”。
整個環線共設置17個重要站點,包括了鬆豐槐三地主要的地段。
譬如在鬆和市境內主要包括鬆和城市廣場站、農貿中心站、城南步行街站、鬆和北站、鬆和南站、八裡鋪旅遊區站等6個站點。
與此同時。
三地首次對鬆豐槐三地出租車業務聯合運營的牌照資質進行了認證和換證工作,統一換證後,三地的出租車真正實現了在三地的無障礙通行和運營。
在鬆豐槐專線公交上線運營的首日,三地領導班子成員集體亮相,乘坐首班車揭開了環鬆豐槐三地公交專線運營的序幕。
緊接著5月10號,鬆和市委書記黎衛彬、豐水縣縣長王崇義以及槐林縣委書記李忠華聯合為豐水河農貿中心進行揭牌,同時在豐水河農貿中心掛牌鬆豐槐農產品交易中心。
當天。
江南省政府辦公廳主任、秘書長時常旺,淮陽市市長周俊龍,副市長孫豔東,黃江市委常委、副市長方緯誠等省市領導應邀出席了揭牌儀式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