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我這裝扮可有何不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呂布問道。
王也恭敬行禮,一臉崇敬:“上次見將軍英勇無比,今日再見,更添儒將風範。”
李智與衛仲道聞言,驚愕不已,心中暗道:“此人真是厚顏無恥,如此諂媚之語也能輕易說出。”
再看呂布,裝扮不倫不類,反成笑柄。
“哈哈哈!”呂布大笑,手執玉帶,“小郎君過譽了。我不過略通文學,怎敢妄稱‘儒將’!”
呂布嘴上謙遜,心中卻洋洋得意。
瞧這小郎君,真是識人之才。
我呂布稍露儒雅,他便有所察覺,真是難得!言罷,呂布忽轉向李智和衛仲道:“喲,李小郎君亦在此啊?”
李智聽後,怒不可遏,幾欲吐血。這家夥,看你們演得那般投入,竟沒早發現我!真是個粗魯無禮的武夫。反觀衛仲道,境遇更為淒涼,完全被晾在一邊。
“拜見呂將軍!”李智與衛仲道齊聲說道。
“既然同路去蔡公府,那便結伴而行吧!”呂布向他們點頭示意,並輕拍了拍王也的肩。
呂布這一動作,瞬間明確了彼此間的距離。
儘管呂布與李儒都是董卓的左膀右臂,但呂布對李儒並無半分好感。他極其厭惡李儒那老奸巨猾的模樣,整日神神叨叨,讓人不得不防,生怕哪天也被他算計了。
此刻,王也心中對呂布的好感度悄然上升,從臉熟的65升到了朋友的70。
望著王也隨呂布步入蔡府,李智滿心不甘與怒火,卻強忍著不敢表露分毫。
蔡府雖不及王允的司徒府那般宏大,卻彆有一番雅致,少了奢華之氣,多了幾分清新脫俗。畢竟,左中郎將之職與三公之位,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賓客們在蔡府管家的引領下穿梭於各個屋舍之間,最終來到一片小桃林,林中已備好案幾。婢女們忙前忙後,布置著酒食糕點,賓客們陸續抵達。王也身為白丁,坐在席末,卻毫不在意,權當是一場免費的盛宴。李元霸則被安排在仆從之處,其驚人的食量讓蔡府眾人驚歎不已。
王也環顧四周,望著那些衣著華貴的文人雅士,心中感慨萬千。此時,李智仗著父親李儒的威勢,傲然坐於前排,其鄰座正是衛仲道。二人本想向王也炫耀一番,卻發現王也正忙著分發蚊香,自稱是蔡邕的心意,用以驅蚊蠅。眾人對此深信不疑,欣然接受。李智與衛仲道見狀,氣不打一處來。
宴會開始,蔡邕舉杯共飲,其儒雅之態,頗有學者風範。其左側坐著尚書仆射士孫瑞,乃曆史名人,曾參與誅董大計。右側則是興致勃勃的呂布。
酒過數巡,眾人紛紛議論起經書典籍、詩歌書法來。呂布雖敬重文化,卻對這些內容一知半解,深感不適。王也雖繼承了記憶,卻對這些話題興趣缺缺,隻盼著飽餐一頓後便能離去。
然而,王也未曾料到,即便他已心生退意,仍有人不願輕易放過他。
此刻,宴會正漸入佳境。
賓客們觥籌交錯,即興吟詩作文,妙句連連,引得眾人拍手叫好,其間也不乏相互吹捧之辭。
王也覺索然無味,見眾人沉醉,無暇他顧,欲悄然離開,念及家中幼子貂蟬需照料。
“王也王長青,可願即興賦詩?”李智洪亮之聲穿透喧鬨,眾人驟靜,視線聚焦於王也。
王也立時陷入兩難,頗為窘迫。
“此乃王也王長青?莫非蔡公親屬?”
“王也?可是那售蚊香的太學生?”
“人雖俊朗,奈何投身商賈,自降身價!”賓客間議論紛紛。
蔡邕滿心狐疑,憶不起曾邀王也。
在場賓客,除李智、衛仲道外,皆為權貴或名士。
此人莫非混入?
但無帖何以入內?
見蔡邕疑惑,呂布適時解圍,笑道:“蔡公,此乃王允之侄,才華橫溢,現為太學生。”
“原是王司徒之侄,果然儀表堂堂!”
蔡邕與王允交情深厚,自不會為難王也。
聞呂布言王也有才,蔡邕欲提攜後輩。
此宴,正是揚名之好時機。
隻要王也之詩不拙,他不吝點評幾句,助其揚名。
“既王賢侄有佳作,何不共賞?”
蔡邕不知王也賣蚊香之事,否則態度必異。
王也尚未作答,李智恐其敷衍,急言:“長青兄,今夜月色正好,何不以此為題賦詩?”
李智知王也在太學默默無聞,無才名,故設此局,欲使其當眾出醜。
他雖為武將,卻極羨文士風采。
聞蔡邕詩會,董卓命他前往。
巧的是,蔡邕竟遣帖相邀。
遺憾的是,他識字不多,憂宴會上露怯,故而拘謹。
“小郎君,我可有失妥之處?”呂布疑惑問道。
王也恭敬行禮,滿臉敬仰:“上次見將軍英姿勃發,今日更添儒將之風。”
“哇!”
李智與衛仲道驚訝萬分,唯有此二字能表心境。
王也實在厚顏。
他竟能輕易吐出如此誇大之詞。
觀呂布,衣飾搭配雜亂無章,堪稱穿衣混搭之典範。
喜歡綜武:嬰兒逆襲,從拜師桃花島請大家收藏:()綜武:嬰兒逆襲,從拜師桃花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