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是裹挾了流民。”郭嘉分析。
王也沉默,無論敵軍多少,此戰必勝。
都尉楊受已將五千兵馬部署完畢。
晉陽城大,五千兵馬分守四門,南門主門兩千,其餘三門各千人。
雖非精兵,但守城經驗豐富。
王也之軍皆新兵,作為後備。
不久,黑山軍抵達戰場。
遠遠望去,黑壓壓一片,人馬眾多,顯得雜亂。
他們在距晉陽五六裡處停下紮營。
人聲嘈雜,喧囂不堪。
黑山軍營中,一位四十餘歲、滿臉虯髯的大漢在將領陪同下巡視。
“探查結果如何?”
大漢名孫輕,此次黑山軍主帥。張燕為防袁紹,未親自領兵。
“報將軍,城中兵馬原先五千,新任刺史又募得四千餘眾,總兵力已過萬。”一黑壯大漢稟道。
“新任刺史?”孫輕皺眉問,“可是那曾誅董卓的王也,王長山?”
“正是此人。”另一手下答。
又有人補充道:“王也即壺關城外大敗楊鳳者。”
孫輕輕蔑一笑:“楊鳳那無能之輩,五千兵馬對陣千人不到,竟落荒而逃,隻剩數百騎,真乃黑山軍之恥。”
眾人聞言,皆露鄙夷之色。
有人問:“將軍,今日是否攻城?”
眾人皆望向孫輕。
孫輕大笑:“不急,先休整,待器械完備,養精蓄銳,再取晉陽。到那時,我倒要看看王也究竟有何手段!”
晉陽城頭,王也等人嚴陣以待,直至日落,未見敵軍來襲,方知其意。
原來敵軍欲明日開戰,今日隻作休整。
夜色漸濃,城下忽聞叫罵與鑼聲,王也等人以為敵軍夜襲,卻是虛張聲勢,虛驚一場。
由此可知,敵軍狡猾難對付。
連日來,黑山軍隻圍不攻。
三日後,敵軍遣人來索糧草錢財,言滿足即退。
王寧欲妥協,被王也勸阻。
與賊寇講道理,無異於徒勞。
要求被拒,敵軍即刻攻城。
黑山軍采用三麵圍攻之策,獨留北門,意在消磨城內士氣。
號角連天,黑山軍士卒如潮水般呐喊衝鋒,老弱婦孺皆被驅為前驅。
雲梯、衝車、盾牌齊上,迅速逼近城門。
王也觀察,至少有五六千人衝鋒。
“放箭!”南門守將令狐劍大喝。
箭矢如雨,城下哀鴻遍野,瞬間數百黑山軍傷亡。然損失未阻其攻勢,黑山軍依舊猛進。同時,黑山軍弓箭手亦向城頭還擊。
城頭二三十人中箭身亡,弓箭手火力驟減,優勢儘喪。
黑山軍逼近城牆,令狐劍疾呼:“擲滾木礌石!”
話音方落,巨石與粗木自城頭傾瀉。
城下士兵驚恐萬狀,緊擠成團,無處可避,轉瞬被碾壓。
後繼士兵持盾踏屍而上,曆經重重犧牲,十餘架雲梯終抵晉陽城牆,黑山軍士卒蜂擁攀爬。
雲梯牢牢鉤住城牆,城上守軍擲石反擊,生死瞬間交替。
王也初見攻城之慘烈,熱血沸騰,身軀震顫。
不久,黑山軍登城,數量漸增。
“攻上了!”將官們在望車上歡呼。
孫輕大笑,揮手:“再派五千,一舉奪晉陽!”又一波黑山軍隨即衝鋒。
此時,南門黑山軍已過萬。
“殺!”
城頭,兩軍混戰,殺聲震天。
王也急令張遼求援,張遼揮旗響應。
徐晃、郭淮見旗語,率軍增援,守軍陣腳得穩。
戰況血腥,王也親戰鼓舞士氣,心跳加速,喉嚨乾渴。
他怒吼,長刀所向,黑山軍士卒紛紛倒下。
戰場上,兵卒麵目猙獰,如紅眼野獸。
王也披甲,借秘法之力,所向無敵。
城牆上,殺戮持續,如怪獸吞噬生靈。
雙方勢均力敵,僵持不下。
自晨至暮,城門數度更迭。
孫輕無奈,鳴金收兵。
黑山軍撤退,城牆內外,遺屍遍地,血腥味刺鼻。
城牆之下,屍體堆疊如山,三四層高,景象慘不忍睹。
王也持劍喘息,眼前黑山軍士兵倒臥血泊,一人尚存氣息,腹部破裂,內臟外露,麵容扭曲,痛苦難當。此景令王也心潮翻湧。
喜歡綜武:嬰兒逆襲,從拜師桃花島請大家收藏:()綜武:嬰兒逆襲,從拜師桃花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