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橫握棗木槊,神采奕奕,氣勢威嚴。
大軍前進之際,探子飛報:"前方三裡處,梁山軍阻路,約兩千餘人!"
韓滔聽聞,大喜,心想:這些烏合之眾,正好讓我建功立業!
隨即,他揮槊指向敵陣,對身後將士喊道:"前方梁山匪徒膽大包天,竟敢擋我軍路!隨我殺敵,一個不留!"
話音未落,韓滔催馬向前,眾兵緊隨其後。
不久,前方出現一隊人馬攔路。
一員將領挺立陣前。
領頭者身高八尺,麵容如玉,目光如星,頭戴銀冠,身著白袍,外罩鎧甲,正是梁山首領白衣秀士王輪。
韓滔躍馬至陣前,喝問:"我是朝廷先鋒韓滔!哪位是王輪?速來答話!"
"正是在下王輪!"王輪暗讚韓滔英武,策馬上前,說道:"久聞韓將軍大名,未曾想今日戰場相逢!將軍出身武舉狀元,為何甘為奸佞爪牙?不如加入梁山,共創大業!"
韓滔不耐煩地打斷:"少來奉承!速降,否則玉石俱焚!"
"哼!這人真狂妄!主人,看我擒他!"金鏜無敵俞大江怒不可遏,欲出陣迎戰。
“不必俞頭領親自動手,末將願去拿下此人!”
話音未落,梁山軍陣中充出一位猛將,手執鉤鐮槍,直取韓滔。
眾人凝目望去,隻見這位將領身材七尺五六,麵容白淨,三綹細黑胡須,腰細膀闊。
身披金圈雁翎鎧,手握勾鐮槍,正是馬軍二營副將金徐寧。
韓滔亦是英勇之輩,見徐寧來襲,立刻揮舞棗木槊迎擊。
瞬息之間,兩人已交鋒數合!
...............
徐寧出身將門,身為禦前金槍班教頭,武藝非凡;韓滔自幼練武,乃全國武舉狀元,力能扛鼎,技藝超凡。
二人旗鼓相當,徐寧如猛虎下山,韓滔似蛟龍入海。
徐寧的棗木槊沉重有力,招式淩厲;韓滔的勾鐮槍靈動詭異,讓人難以防範。
最終,徐寧技高一籌,韓滔稍有不慎,被勾鐮槍抓住衣甲束帶,掀翻馬下,隨即被梁山軍俘獲。
王輪見狀大悅,下令兩營騎兵出擊。
在林充、韋揚隱的帶領下,梁山軍向官軍發起猛攻。
官軍失去主帥,士氣崩潰,再遭林充、聞達、韋揚隱等人率領大軍追擊,四散潰逃。
首戰告捷,梁山軍勢如破竹,韓滔被擒後,官軍徹底潰敗。
五千官兵尚未交鋒便開始潰散,不足一個時辰戰鬥即告結束!除逃出五百餘騎兵外,其餘官兵儘被梁山軍俘獲,繳獲戰馬上千匹,兵器鎧甲更是難以儘數。
此戰梁山軍生擒了官兵先鋒大將,士氣大振。
返回李家道口營地後,王輪立刻下令犒賞三軍,軍營內頓時歡聲雷動。
然而在官軍大營裡卻是另一番景象,先鋒大將韓滔被擒、五千先鋒軍慘敗的消息傳來,大胡子呼延灼簡直難以置信!
韓滔的能力,呼延灼心知肚明,經驗豐富、武藝高強,怎會如此輕易就遭梁山軍擒獲!呼延灼不信,又派人核實,確認消息無誤後,他既震驚又憤怒,震怒的是韓滔的輕敵冒進導致數千將士白白犧牲,震驚的是梁山匪寇的實力!
呼延灼坐在中軍大帳許久未語,良久,才命人請來先鋒副將天目將彭玘。
“末將參見將軍!不知將軍召末將來此,有何差遣?”
彭玘很快趕到中軍大帳,拱手行禮問道。
呼延灼抬眼看了看彭玘,揮手讓他坐下,笑道:“咱們兄弟相識多年,何必這般拘禮,快請坐!”
待彭玘落座後,呼延灼說道:
“此次韓滔被擒、先鋒軍大敗之事表明,王輪那幫梁山匪寇遠非我們先前以為的那麼弱不禁風,實則不可輕視!不知老弟可有破敵之策?”
彭玘聽罷眉頭緊鎖,說道:“梁山王輪手下兵強將勇,確實不可小看!如今我軍又折了韓滔將軍,僅靠我們一路兵馬,恐怕難以剿滅梁山!
依末將之見,當務之急是一方麵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另一方麵靜候東昌府的張清將軍率軍前來,聯合我等兩路大軍之力,共同消滅梁山!”
“賢弟所言極是,眼下也隻能如此了!朝廷對我們寄予厚望,聖上更是下達死命令,這次恐怕……”
呼延灼長歎一聲,說道。
彭玘也苦笑著搖頭,沉默不語。
在距離梁山不遠處的密林中,托塔天王晁蓋、矮腳虎王英等一眾豪傑正焦急地等待著風塵仆仆趕來的錦豹子楊林和白日鼠白勝。
晁蓋急切地詢問:“兩位兄弟,梁山與朝廷交戰的情況如何?”
楊林擦了擦額頭的汗水,說道:“天王哥哥,這事兒說出來怕你們不信。
梁山軍首戰便擊潰了朝廷五千先鋒軍,連先鋒主將百勝將韓滔都被活捉。”
矮腳虎王英追問道:“楊林兄弟,那梁山軍自身損失如何?”
楊林回答:“回稟王兄,梁山軍的傷亡恐怕不到百人。”
眾人聽後無不震驚,皆感歎梁山勢力的強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時,黃毛太歲韓伯龍大聲說道:“天王哥哥,梁山軍如此厲害,我們也不能自視甚低。
既然梁山能輕鬆取勝,想必那些官軍也不過如此。
依我看,我們不妨直接去攻打官軍,說不定我也能像梁山軍一樣俘虜幾個官軍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