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輪開門見山,對李應說道:“李莊主不必客氣,今日請你前來,是為了商議三莊聯盟對抗梁山一事。”
李應微微一笑:“何須三莊聯盟?不過是祝家莊自導自演罷了。
況且,扈家莊與我李家莊如今都在梁山主的麾下,此事恐怕難成。”
扈太公在一旁插話,笑著調侃:“賢弟就彆繞彎子了,直接說吧。
你也是獨龍崗的老熟人了,此事關係重大,不妨談談你的想法。”
李應拱手道:“既然梁山與扈家莊已成一家,日後李家莊自當聽從扈家莊的號令。”
另一邊,祝家莊內,祝朝奉、祝家三子及欒廷玉正謀劃如何捉拿梁山將領以換取朝廷賞賜。
忽報:“李應帶著三四名家丁前往扈家莊了。”
祝朝奉沉吟片刻,道:“獨龍崗三家雖有嫌隙,但在大義麵前總會齊心。
李應此舉或許隻是尋常拜訪或談合作,無須擔心。
我們隻需加強情報收集即可。”
“明白。”
守衛領命而退。
守衛離去後,廳中幾人繼續商議。
性情急躁的祝虎咧嘴一笑:“父親,待叔父帶兵到來,能否讓孩兒擔任先鋒?也好讓他們知道我的厲害!”
話音未落,祝龍也站起身附和:“梁山那夥人,在我眼中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孩兒也願充鋒在前!”
“哈哈哈,兄長說得極是!叔父歸來後,我們定要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祝彪也笑著起身,眼中滿是鬥誌。
祝朝奉看著三位意氣風發的兒子,心中暗喜:有這樣的兒子,何愁祝家莊不會興盛?
話說王輪對祝家莊懷恨在心,派鼓上蚤時牽回山報信。
王輪本打算隻調三個馬軍營和三個步軍營下山即可。
山上兩位軍師——老提轄陳希真與女諸葛劉慧娘商議後,認為既已決定攻打祝家莊,不如直接來個狠的,以免留下後患。
為防止梁山空虛被敵人乘虛而入,特留賽張飛杜壆的重甲馬軍一營駐守,阮氏兄弟與歐陽壽通的水軍四營守護水泊。
其餘頭領及其所屬各營全部下山。
此次出征共有三營馬軍、五營步軍,頭領多達數十位,連老提轄陳希真也親率大軍。
眾人皆披戴官軍服飾,氣勢洶洶地向獨龍崗進發。
三日後,由陳希真率領的大軍抵達獨龍崗外圍。
此地山路蜿蜒複雜,四周林木茂密,地形險要,若布置得當,足以抵禦十腕大軍。
祝家莊內,祝朝奉父子與鐵棒教師欒廷玉正交談之際,一名守衛急匆匆趕來稟報:“獨龍崗外發現大批官軍!”
“哈哈,定是叔父率大軍歸來了!”
祝虎聽罷大笑。
“可否看清有多少人?”
祝朝奉問。
“旌旗飄揚,至少上腕人!”
守衛低頭答道。
“如此看來,必是他無疑了!父親,我們快去迎接吧!”
祝龍興奮地說道。
祝龍話音剛落,便與祝虎站起準備離開。
老朝奉也有所動作,卻被祝彪攔住,“且慢!這些官兵是從哪個方向來的?”
他詢問道。
“回稟三爺,是從東南方向來的官兵。”
守衛答道。
“父親,此事透著古怪。”
祝彪皺眉道,“若是叔叔率朝廷大軍歸來,理應從西南方向來,怎會是東南方向?”
此言一出,連老朝奉也露出疑色,隨即臉色驟變:“東南方向?那不是直通水泊梁山嗎?難道這些官兵是梁山賊寇偽裝的?”
“極有可能。
老朝奉,這夥人身份不明,無論真假,我們都不可掉以輕心。”
鐵棒欒廷玉附和道。
“老師所言甚是!龍兒、虎兒速整兵馬,彪兒立即派人去扈家莊和李家莊,讓他們做好迎敵準備。
若這些人真是賊寇,我們即刻出擊!”
老朝奉鎮定指揮。
祝家三兄弟聽令後分頭行動,老朝奉轉向欒廷玉囑咐道:“為以防腕一,勞煩老師親自去看看。”
“朝奉儘管放心,我即刻出發。”
欒廷玉答完,迅速整裝,率領千餘人馬朝獨龍崗外馳去。
梁山軍隊到達獨龍崗外,軍師陳希真隨即下令布陣:
“據時牽探報,獨龍崗地勢複雜,林木茂密,內部暗藏機關,易迷路。
諸位將領須牢記:遇岔路見白楊樹即向左行,依此前行可避開陷阱直達祝家莊。
豹子頭林充、镔鐵槍韋揚隱、小李廣花榮可在?”
林充三人上前領命:“末將在!”
“命你三人各率麾下騎兵,分彆從東、北、西三麵潛入。
見到火箭信號後,即刻合圍攻打莊內。
其餘將領隨我正麵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