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書城的編輯小張最近很焦慮。平台的“新書推薦榜”被各種“係統流”、“重生打臉流”小說霸榜,點擊量和打賞數據好看,但內容同質化嚴重,讀者的評論區越來越多“又是老套路”的抱怨。直到某天,他收到了晨光文化發來的一部名為《鬼吹燈》的稿件,抱著“看看晨哥又搞什麼新花樣”的心態點開,結果一口氣讀到淩晨三點。
“小張,醒醒!”主編老王拍了拍他的肩膀,“《鬼吹燈》的簽約談得怎麼樣了?這書要是不上架,我們平台就要被隔壁‘書海’搶先了!”
小張揉了揉通紅的眼睛,指著電腦屏幕:“王主編,您看看這開頭:‘昆侖山,又稱昆侖虛,是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傳說這裡是西王母的居所。而在昆侖山的深處,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九層妖塔。’這氛圍感,這民俗知識,跟那些‘開局覺醒神級係統’的小說完全不一樣!晨哥簡直是網文界的泥石流!”
《鬼吹燈》在龍文書城上架那天,沒有任何首頁推薦,隻在“懸疑探險”板塊的角落放了個小圖。但僅僅三天,它就憑借紮實的劇情、豐富的民俗知識楊晨特意加入了藍星本土的一些風水傳說,增加代入感)和驚險刺激的探險經曆,從底層一路逆襲,衝進了全站排行榜前十。
“臥槽!這書太上頭了!摸金符、黑驢蹄子、粽子……這些民俗傳說寫得跟真的一樣!”
“作者是不是真去過古墓?裡麵的機關描寫太細節了,我邊看邊查資料,發現好多民俗知識都是真實存在的!”
“以前覺得網文就是爽,現在才知道,網文也可以漲知識!我現在看到深山老林就懷疑有古墓,看到老物件就想是不是明器!”
《鬼吹燈》的成功,徹底打破了藍星網文“唯係統、唯重生”的固化模式。它開創的“盜墓流”成為新的創作方向,無數作者跟風創作,但大多隻學到了“盜墓”的殼,沒學到“探險”的核。楊晨在作者後台留言區寫下一段話:“盜墓不是目的,探險的過程、人性的考驗、對未知的敬畏,才是核心。”這段話被無數讀者截圖保存,成為“盜墓流”創作的“黃金法則”。
緊接著,楊晨推出了《全職高手》。這部以電競為題材的小說,在藍星引起的震動比《鬼吹燈》更大。藍星的電競產業尚處於萌芽階段,相關小說要麼是“天才少年橫掃賽場”的爽文,要麼是“電競選手的狗血愛情”,從未有人如此專業、如此熱血地描寫過一個電競團隊的成長。
“晨哥是不是電競選手出身?這遊戲設定也太專業了!‘龍抬頭’、‘伏龍翔天’這些操作,看得我熱血沸騰!”
“第一次看電競小說看哭了!葉修離開嘉世那段,‘如果喜歡,就把這一切當作是榮耀,而不是炫耀’——太戳心了!”
“以前覺得電競就是打遊戲,看了《全職高手》才知道,這是一項需要智慧、技巧和團隊合作的運動!現在我每周都看聯賽直播!”
《全職高手》的爆火,直接推動了藍星電競產業的發展。
職業電競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成立,《榮耀》小說中的遊戲)的職業聯賽收視率超過了傳統體育賽事;
高校開設“電子競技管理”專業,葉修成為學生們的“職業偶像”;
主流媒體開始正麵報道電競,稱其為“新時代的體育精神”;
女性讀者占比首次超過男性,她們為葉修的智慧、喻文州的冷靜、蘇沐橙的細膩而瘋狂,打破了“電競是男性專屬”的刻板印象。
某電競俱樂部的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說:“《全職高手》讓更多人了解了電競的魅力。以前家長反對孩子打遊戲,現在會說‘你能像葉修一樣厲害嗎?’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楊晨沒有停下腳步。他緊接著推出的《杜拉拉升職記》,再次刷新了藍星網文的邊界。這部貼近都市白領生活的現實向職場文,沒有金手指,沒有狗血衝突,隻是真實地描寫了一個普通女性在職場的成長與掙紮。
“這不就是我的日常嗎?開會、寫報告、處理人際關係……太真實了!杜拉拉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原來網文也可以不打怪升級,就寫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看完《杜拉拉》,我學會了怎麼做ppt,怎麼跟領導溝通,這比看職場教科書有用多了!”
“晨哥簡直是網文界的‘生活百科全書’,從盜墓到電競再到職場,就沒有他寫不好的題材!”
《杜拉拉升職記》的成功,讓龍文書城的編輯們徹底改變了選稿標準。平台設立了“現實題材專區”,開始主動挖掘描寫都市生活、職場奮鬥、家庭關係的優質作品。一位原本寫“總裁文”的作者在轉型後說:“感謝晨哥,讓我知道寫身邊的人和事,也能獲得讀者的喜歡。”
楊晨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及“如何看待網文的革新”時,他說:“網文不應該是快餐,也可以是家常菜。它可以爽,可以燃,也可以真實,可以溫暖。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告訴大家,網文的世界可以很廣闊,隻要你願意去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情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訪談播出後,龍國作家協會舉辦了“新時代網文創作論壇”,邀請楊晨擔任主講嘉賓。他在演講中提出了“網文三原則”:“拒絕套路化、擁抱現實感、重視人性美”。這三個原則被寫進了多家網文平台的創作指南。
某天,楊晨收到了一個快遞,裡麵是一本手寫的網文大綱,署名是“一個被《全職高手》激勵的電競選手”。大綱的最後寫著:“晨哥,我想把我們戰隊的故事寫成小說,不是為了爽,是為了記錄我們的青春。謝謝你讓我知道,普通人的故事,也值得被書寫。”
楊晨看著大綱裡那些充滿熱血和淚水的細節,想起了地球那些在網文世界裡尋找共鳴的夜晚。在藍星,他不僅是在搬運故事,更是在告訴所有創作者:寫你所知,寫你所感,寫這個真實的世界。而龍國的網絡文學,也因為他的到來,終於擺脫了“爽文”的單一模式,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晨光文化的書架上,《鬼吹燈》、《全職高手》、《杜拉拉升職記》的實體書整齊排列,而書架的空位上,正等待著藍星本土創作者們的新作品。
龍國文學界的資深評論家李雪,手裡攥著一封燙金的邀請函,指尖微微發顫。邀請函上印著“首屆晨光文學獎頒獎禮”的字樣,落款是晨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作為見證了藍星文學從貧瘠走向複蘇的老評論家,李雪深知這個獎項的分量——它不僅是一筆豐厚的獎金,更是對文學創作方向的一次重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