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神色肅然,目光掃視群臣,緩聲道:“朕深知諸位心中顧慮,無非是憂慮宗室子弟憑借身份特權,於各行業形成壟斷,欺行霸市,肆意欺壓黎民百姓。朕在此鄭重承諾,若此類情形出現,朕必當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聞此聖諭,眾臣紛紛附和。
朱由檢崇禎趁熱打鐵道:“朕決定成立‘勳貴商會’,允許勳貴家族經營鹽鐵、海外貿易等業,由朝廷派員監管,利潤按成上繳。”
此言一出,勳貴隊列中頓時嘩然,眾人交頭接耳,神色各異。
長期以來,勳貴們對海外貿易的巨額利潤垂涎已久,此刻聽聞皇帝鬆口,不少人難掩欣喜,紛紛出言讚頌。
部分勳貴暗自揣測,這或許是皇帝因近期殺勳貴太狠,為緩和矛盾而給的補償。
“不過,進入商會是有條件的。”
崇禎語氣轉冷,一字一頓道,“那就是必須交出兵權。”
這句話像一盆冷水澆在勳貴頭上。
立刻有勳貴出列,神色激動地諫言:“陛下!臣等世受國恩,掌兵乃祖宗所傳,豈可輕棄?”
崇禎早料到會有反對,不慌不忙道:“那你就不要加入,朕又沒有逼迫你加入。”
你這逼迫還不明顯嗎?
那位進諫的勳貴漲紅了臉,卻無言以對。
此時,兵部侍郎王家彥越眾而出,躬身奏道:“陛下此策堪稱高妙。勳貴子弟大多不擅軍事,強行掌兵恐誤國政。若能讓他們專注商業經營,既能充實家族財富,又可增加國庫收入,實乃利國利民之舉。”
英國公張世澤沉思良久,權衡利弊後,毅然出列,聲如洪鐘:“臣願率先響應陛下號召,明日便將京營兵符上交!”
在張世澤的帶頭下,其他勳貴內心動搖不已。
鹽鐵、海貿所蘊含的巨大利益極具誘惑,但事關兵權這一核心權力,眾人仍持謹慎態度,皆認為需共同商議後再做決定。
朱由檢對此早有預期,他深知,勳貴們雖不會即刻答應,但已被自己牽著鼻子走了兩步當然。
而接下來的第三步,他們也彆無選擇。
這就是朱由檢針對勳貴的最後一步。
用商業利益置換政治野心,讓他們安心賺錢,不再覬覦政權。
當然,不願意交出兵權的勳貴會受到嚴格核查,沒問題還不放兵權的,直接調往前線,變相剝奪其勢力。
這招的核心思路是:你要錢,我要權。
用經濟利益換取勳貴放棄政治特權,逐步將其邊緣化。
通過溫和的經濟手段達成削弱目的,避免激烈衝突。
畢竟,讓勳貴成為納稅大戶,帶來的是長期穩定的財政收入,遠比抄家所得的“一次性收益”更為可觀。
“此事尚需從長計議,待細則擬定,朕審閱後再作定奪。諸位愛卿退朝後也可深入研討其可行性。接下來議最後一事。”
崇禎的聲音突然變得冰冷,“賊酋李自成及其黨羽,經三法司會審,罪證確鑿,定於三日後在西市淩遲處死,以正國法,以儆效尤!”
大殿內頓時彌漫起一片肅殺之氣。
李自成縱橫中原數年,荼毒生靈,如今終於伏誅。
想起那些因流寇而喪命的親人和百姓,不少大臣眼眶泛紅,悲戚與憤慨交織於心。
“陛下,臣以為處決李自成當日,可令京城各衙門休沐,許百姓圍觀,以顯天威。”
“準奏。但須加強戒備,防止有亂黨鬨事。”
“陛下聖明!”
群臣齊聲高呼。
朝會至此已近兩個時辰。
崇禎見主要事項均已順利通過,便準備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