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團隊耗時近一個月,終於將麥當勞的包裝設計、食品製備工藝、標準化烹飪流程等核心專利手續全部辦妥。
當那份蓋著公章的專利證書剛被送到他手中時,舊金山街頭那家籌備多日的麥當勞快餐店,也恰好在同一天掛出了紅底黃的招牌,正式開門營業。
人們驚訝它的開業時機,竟與專利落地如此同步,仿佛是踩著時間點精心安排。
清晨的陽光剛灑在街頭,玻璃門推開的瞬間,煎肉餅的香氣便順著街道飄遠,吸引著上班族駐足。
有人探頭看向店內,隻見點餐台後的員工動作利落,包裝漢堡的手法、薯條出鍋的控油時間,都透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規整——這正是專利文件裡強調的“標準化操作”,如今竟真真切切呈現在眼前。
有老人拄著拐杖湊到店門口,看著菜單上明碼標價的漢堡和汽水,忍不住和身旁的人念叨:
“前陣子還聽人說這‘快速出餐’的法子在辦專利,怎麼今天就能吃到了?”
也有年輕夫婦帶著孩子走進店裡,點了一份兒童套餐。當孩子接過印著卡通圖案的包裝時,眼睛瞬間亮了:
“媽媽,這個盒子和報紙上畫的一模一樣!”
更讓人驚喜的是,從點餐到取餐不過兩分鐘,熱乎的漢堡咬下去,麵包的鬆軟度、醬料的配比都恰到好處。
有人捧著餐食站在店外,看著招牌上閃爍的“麥當勞”三個字,忽然明白這份“同步”背後的用心——專利敲定的是技術標準,而門店開業,則是把這份標準化的美味,實實在在送到了人們身邊。
街頭的人越來越多,排隊的隊伍慢慢拉長,沒人再糾結“為何這麼巧”,隻忙著在香氣裡,嘗一口這期待已久的味道。
隨著客流量日益增多,
苗疆公主最擔心的問題終究還是出現了——漢堡與薯條的品質開始變得不穩定。
這直接導致了顧客投訴的隊伍越排越長。她心裡很清楚,問題的根源在於原料供應:
雞肉因供應不穩定變得柴硬,本應外脆內軟的薯條也沒了沙沙的口感,口感大打折扣。
公主心裡清楚,
這些問題蘇先生早有預判——本質上是食品工業化生產中的原料把控難題。
要解決它,
必須找到專屬合作的養殖廠與種植源,確保能穩定供應特定雞齡的鮮嫩雞肉,以及品種統一、口感達標馬鈴薯。
問題的關鍵明確後,阿忠、阿武立刻帶著小龍,馬不停蹄地奔赴舊金山周邊的鄉野,開始了一場大範圍的原料篩選與考察。
舊金山鄉下的路比想象中難走,
車輪碾過塵土飛揚的鄉間小道時,阿忠總忍不住盯著導航裡標記的農場坐標,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潛在合作方。
第一家養雞場藏在山坳裡,
老板掀開雞棚簾子的瞬間,阿武就皺了眉——雞群密度太高,幾隻雞的羽毛還沾著汙漬,伸手摸了摸旁邊籠子裡的雞胸肉,觸感偏硬,離“鮮嫩”差了太遠。
小龍蹲在雞棚外記筆記,筆尖頓了頓:
“阿忠哥,這雞齡看著快十個月了,公主要的是四到五個月的童子雞。”
幾人沒多停留,隻客氣地留下聯係方式,便趕往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