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禮台一角特意辟出區域,十幾名身著中山裝或西裝的新聞記者早已架好相機——鏡頭對著校場中央,膠卷盒懸在胸前晃悠,幾名晚報記者還握著鋼筆,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著人群景象。
台下百姓擠得水泄不通:裹藍布帕子的老婦、穿短褂的腳夫、戴學生帽的青年,都踮著腳朝中央望,低聲議論裡混著小販叫賣煙糖的吆喝。
記者們不時舉起相機按下快門,閃光燈在人群中零星亮起,惹得身旁孩童好奇地伸手去指。
辰時剛過,
幾聲禮炮轟然炸響,震得遠處翠湖的水都似晃了晃。
龍督軍身著筆挺中山裝,胸前彆著青天白日徽章,與盧軍長、蘇俊等人並肩走上觀禮台。
台下頓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記者們的相機快門聲此起彼伏,鏡頭齊刷刷對準了台上行禮的眾人。
隨後,莫老邪帶著幾名司機站在隊伍側方,身後幾十輛美國道奇卡車一字排開,車身上拉著印“輜重運輸隊”的帆布,透著利落勁兒,又引來了一陣快門聲。
“全體肅立!奏樂!”
司儀的吼聲透過鐵皮喇叭傳開,軍樂隊立刻奏響《國民革命歌》,旋律激昂。
身著灰布軍裝的士兵排成整齊方陣,邁著正步從觀禮台前走過,靴底踏在石板上聲響整齊,肩上步槍閃著冷光。
隊伍末尾,幾輛貼著“保境安民”標語的卡車緩緩駛過,車頭旗幟隨風翻飛,百姓們再次鼓掌,記者們更是站起身,追著隊伍調整鏡頭角度。
龍督軍走到台前,拿起連著粗重電線的話筒——話筒架在木製支架上,他清了清嗓子,聲音透過喇叭傳遍校場:
“諸位鄉親,諸位記者同仁!將士們!今日我滇軍集結出征,絕非窮兵黷武之舉。
此乃應中央政府協調之請,為求滇桂邊境穩定。
我滇軍將士此行,唯有兩大信條:一是‘保境’,守好咱雲南的門戶,護好一方水土;二是‘安民’,進境不擾百姓炊煙,遇民不犯一針一線,力爭不傷一兵一卒,隻求共促安寧!”
話音剛落,
台下爆發出“龍督軍萬歲”“滇軍威武”的呼喊,幾個學生模樣的青年揮起寫著“國家統一”“和平萬歲”的小旗。
記者們立刻俯身疾書,將這番話一字不落地記在本上,還有人趁機高聲問道:
“督軍!若桂係阻撓,滇軍仍會堅持不戰嗎?”
龍督軍抬手示意安靜,朗聲道:“我部初心不變,既遵中央協調之意,更守保境安民之底線。”
這句話又引來了一陣快門聲。
儀式尾聲,
士兵們齊聲高喊“保境安民!為國為民!”,聲浪直衝雲霄。
陽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觀禮台旁的海棠花落了滿地,混著泥土的清香。
記者們圍在台前爭搶提問,膠片在相機裡滾動的細微聲響,與百姓的議論聲交織在一起,成了這場盛大儀式裡最鮮活的記憶。
喜歡民國的先生請大家收藏:()民國的先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