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這次行動,
斧頭幫特意為張龍、趙虎調配了一黃包車炸藥,還把行動節點卡在放學時分,力求一擊即中。
但計劃尚未啟動,美軍兵艦的炮聲已先一步打破平靜,
“轟隆隆……”
一聲聲巨響在江麵回蕩,炮彈破空的銳響刺得人耳膜發疼,震波掃過,路邊窗戶的玻璃瞬間碎成齏粉。
兩人急忙縮到牆角躲避,眼睜睜看著炮彈拖著黑煙砸向日本僑民學校,校舍建築瞬間瓦解,碎裂的構件如銀片般漫天飛濺。
外圍負責接應張龍、趙虎的斧頭幫幫主,耳中剛鑽進第一聲炮響,心頭便猛地一震。
他撚著指間的煙卷站定,望著江麵方向美軍軍艦騰起的黑煙,眼神迅速從驚愕轉為了然——低聲自語道:“這是美國人為克利醫生出頭來了!”
隨後,馬上對手下喊著:“快去通知張龍、趙虎,行動取消。”
作者注:1929年海地爆發針對美國占領和博爾諾政府的大規模反抗運動,美國總統胡佛馬上決定派遣額外的500名士兵前往海地,試圖平息動亂,這也可視為美國為保護其在海地的利益和公民安全所采取的行動!所以呢?美國的一慣作風,炸上海小日本的海外軍事基地,也是可能的!)
這刺耳的聲音撕裂上海的天空,
炸彈墜落的轟鳴緊接著在街巷間炸響,煙塵裹挾著碎瓦衝天而起。
街頭行人四散奔逃,哭喊與尖叫交織,原本喧囂的都市瞬間被恐懼攥緊——每個人的臉上都刻著惶惑,
連呼吸都帶著顫抖的不安,無人知曉下一秒死亡會落在誰的頭頂。
就在整座城市被陰霾籠罩時,創刊不久的《大美晚報》卻以一紙特刊劃破沉寂。
頭版標題《我們!為何聲討日方暴行》字字鏗鏘,將此前被掩蓋的黑暗徹底公之於世:
日方在華秘密進行活人解剖、開展殘酷人體試驗的細節,隨著文字在紙上鋪陳,化作刺向良知的利刃。
更具衝擊力的是,
特刊中收錄了對親身受害者克利醫生的獨家采訪。
他以親曆者的視角,平靜卻字字泣血地講述了自己被擄走後遭受的非人對待,那些關於冰冷手術台、絕望哭喊與生命被肆意踐踏的描述,讓每一位讀者都如墜冰窟。
報道一出,滬上嘩然……
輿論如潮水般洶湧,原本彌漫的恐懼漸漸轉化為對暴行的憤怒與對正義的渴求。
而率先揭露真相、為受害者發聲的美國媒體,在此刻成為了無數人心中正義的象征,也讓這場籠罩上海的陰霾,透出了一絲尋求公道的光亮。
《大美晚報》揭露的真相,讓上海的憤怒率先燃成烈焰。
往日裡在租界內驕橫的日方人員,
此刻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攤販見了他們便收起攤位,巡捕房也不再刻意偏袒,就連孩童都追在其身後擲石子、喊“暴行犯”,曾經的囂張氣焰被滿城唾罵碾得粉碎,每一條街道都成了聲討罪惡的戰場。
這股怒火迅速衝破地域界限,在全國版圖上燎原。
北平的學生臂戴白布、手持“外爭國權,嚴懲暴行”的標語,從沙灘紅樓出發,沿街高呼著穿過王府井;
天津的碼頭工人放下手中的繩索,罷工隊伍舉著“抵製日貨,還我同胞公道”的橫幅,堵住了日資貨輪的靠岸通道;
武漢三鎮的市民自發聚集在江漢關前,汽笛聲與呐喊聲交織,震得江麵水波微顫。
從江南水鄉到塞北城鎮,無數國人走出家門,用腳步丈量抗爭的道路,用呐喊撕開沉默的壁壘。
更具時代印記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