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平原的七月流火炙烤著大地,嬴傒掀開馬車簾幕時,撲麵而來的不是熱風,而是密密麻麻的蝗群——它們振翅的聲響如悶雷滾動,將太陽切割成細碎的金斑,落在他肩頭的玻璃甲胄上。陳武握緊劍柄,鎧甲上的蒙氏雷紋與蝗群的陰影交錯,恍若一幅末日圖景。
"公子,"他的聲音裡帶著少見的震顫,"這比三年前的饑荒還嚴重。"
嬴傒望著眼前的農田,原本翠綠的禾苗已化作光禿禿的稈莖,蝗蟲堆積在田埂上,如黑色的浪潮般此起彼伏。遠處傳來孩童的啼哭,一個麵黃肌瘦的少年趴在路邊,手裡攥著半根草根,臂上的皮膚被蝗蟲啃出紅腫的血痕。
"去把太學的玻璃噴霧器拿來,"嬴傒的聲音冷如玻璃,"再給孩子們發些糖皂——裡麵摻了驅蟲藥。"他摸出袖中的琉璃珠,珠內"傒"字與蝗群的反光交相輝映,"告訴農科生,立刻啟動一級方案。"
太學農科生們早已整裝待發,二十歲的李工抱著玻璃噴霧器跑過來,設備的銅製噴嘴還帶著體溫:"公子,按您說的,皂角水和煤油按七比三混合,已經灌好了!"
"先試噴一畝地,"嬴傒接過噴霧器,示範著壓動活塞,透明的混合液呈霧狀噴出,觸及蝗蟲的瞬間,蟲群發出刺耳的嘶鳴,紛紛墜地抽搐。圍觀的百姓發出驚呼,幾個膽大的老農湊近查看,隻見蝗蟲的翅膀已被腐蝕出孔洞。
"這是啥神仙水?"老農顫抖著問。
"不是神仙水,是皂角素和煤油的毒性,"嬴傒解釋道,"蝗蟲沾到就會爛翅,飛不動也吃不了。"他指向李工背上的玻璃罐,"這罐子裡裝的是煙堿水,能殺幼蟲,你們跟我學怎麼用。"
午後的陽光愈發毒辣,嬴傒帶著農科生們在田間穿梭,玻璃噴霧器的壓動聲此起彼伏。他的後背早已被汗水浸透,護目鏡上蒙著一層霧氣,卻仍不肯停歇。當第一片農田的蝗蟲被清除殆儘時,百姓們忽然自發地跪下,叩頭聲響徹原野。
"使不得!"嬴傒慌忙扶起老農,"起來,咱們一起滅蝗!"他轉頭望向陳武,"去把工坊的玻璃罐都運來,分裝藥劑,每戶發三罐。"
"公子!"一名農科生突然驚呼,"西北方向又有蝗群!"
嬴傒舉起望遠鏡,隻見地平線處湧起黑色的雲團,那是新的蝗群正在逼近。他迅速計算著距離,心中泛起一陣緊迫感——以現有藥劑存量,根本不足以應對如此規模的蟲害。
"啟動備用方案,"他果斷下令,"用燃燒彈阻斷蝗群路徑!"
陳武愣了愣:"可是燃燒彈是軍用......"
"現在是戰時!"嬴傒的聲音斬釘截鐵,"去把鏡堡庫存的玻璃瓶裝磷粉搬來,在田間挖溝,倒上煤油,點火!"他摸出胡姬送的琉璃護甲碎片,"告訴火營,這次不用留手。"
暮色降臨時,一條千米長的防火溝在田間挖成。嬴傒親自點燃第一把火,藍色的磷火順著煤油蔓延,瞬間形成一道火牆。蝗蟲群觸到熱浪,紛紛轉向,卻被另一側的玻璃噴霧器堵截,一時間蟲屍堆積如山,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焦味。
"成了!"李工興奮地揮舞著噴霧器,"公子,蝗群繞道了!"
嬴傒摘下護目鏡,擦去額頭的汗血,忽然注意到不遠處有個婦人跪在火堆前,對著火焰喃喃自語。他走近一聽,竟是在祈求"天鏡公子"保佑。
"嬸子,"他輕聲說,"不用拜火,拜科學。"
婦人抬頭,眼中滿是困惑:"科...學?"
"科學就是天鏡的道理,"嬴傒微笑著解釋,"就像皂角能殺蟲,磷粉能燃燒,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他取出一塊玻璃鎮紙,上麵刻著"格物致知"四字,"等蝗災過後,讓您兒子去太學念書,就能懂這些道理了。"
婦人似懂非懂地點頭,忽然從懷裡掏出個布包,裡麵是幾塊硬餅:"公子吃點吧,俺們沒啥好東西......"
嬴傒接過餅,咬下一口,乾澀的麥粉卡在喉嚨裡,卻比任何美味都更讓他心安。他望著遠處忙碌的農科生們,看著他們用玻璃量器調配藥劑,用熒光筆記錄數據,忽然想起現代實驗室裡的場景——同樣的專注,同樣的使命感,隻是時空不同而已。
"秦歌,"他對著漸暗的天空低語,"你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現在我真的信了。"
子夜時分,蝗災終於得到控製。嬴傒坐在田頭,看著百姓們圍著篝火休息,玻璃噴霧器被整齊地擺放在一旁,宛如一群守護黎明的衛兵。陳武遞來一壺水,壺身上刻著蒙恬的訓誡:"兵民一體,方能百戰百勝。"
"陳武,"嬴傒輕聲說,"明天讓司農寺發公告,凡是參與滅蝗的百姓,每戶賞三畝水澆地,優先領新麥種。"
"諾!"陳武握拳行禮,"末將親自督辦。"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嬴傒疲倦的臉上,"公子該歇息了,您已經三日未合眼。"
嬴傒搖頭,摸出袖中的元素周期表殘頁,在篝火下展開。泛黃的紙頁上,現代的化學符號與田間的熒光標記交相輝映,恍若一座橫跨千年的橋梁。他知道,這場蟲害防治隻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挑戰等待著大秦,但隻要有百姓的信任,有太學的智慧,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等天亮了,"他說,"帶農科生去附近郡縣,推廣防治方法。記住,每個鄉都要留玻璃噴霧器,每個村都要有會用的人。"
陳武點頭,鎧甲鱗片在火光中閃爍:"末將明白,這是在給大秦的農田,裝上永不生鏽的鎧甲。"
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爬上嬴傒的眉梢時,他終於合上眼睛,耳邊響起百姓們的鼾聲與蝗蟲殘餘的振翅聲。在朦朧的睡意中,他仿佛看見胡姬在後宮點燃熒光燈,為他縫製新的玻璃護甲,而太學的鐘樓裡,傳來活字印刷的聲響——那是文明蘇醒的聲音。
這一日,關東大地的玻璃噴霧器閃著銀光,如同一群群銀色的蝴蝶,驅散了黑暗,帶來了希望。嬴傒知道,當科技的光芒照亮每一寸土地,大秦的子民,終將在天鏡的庇護下,耕種出屬於自己的豐年。
喜歡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請大家收藏:()大秦海晏:嬴傒複辟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