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整整一個下午的鍛打、淬火、打磨。
一個嶄新的、形狀奇特、閃爍著烏黑光澤的犁頭,以及幾片用於加固的鐵件,終於出現在眾人麵前。
這犁頭比傳統的更尖銳,兩側帶有微微的弧度,一看就非凡品。
張大山拿著尚有餘溫的犁頭,心中激動不已。
萬事俱備,隻欠組裝了。
回到家,他又帶著兒子們,開始了精細的木工活。
砍削、鑽孔、打磨、拚接……
他嚴格按照自己設計的尺寸和卯榫結構進行組裝。
遇到連接不牢固的地方,就用張老頭打製的鐵片進行加固。
又經過兩天緊張的忙碌。
一架嶄新的、看起來有些怪異,卻又透著一股精巧勁兒的曲轅犁,終於宣告誕生。
它比傳統的直轅犁要短小許多,犁轅呈現出優美的弧線,犁頭閃爍著寒光,後麵還拖著可以調整角度的犁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爹,這……這玩意兒真能犁地?”
石頭圍著新犁轉了好幾圈,還是有些不敢相信。
“能不能犁地,下地試試就知道了。”
張大山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第二天一早。
張大山便迫不及待地扛著這架凝聚了他心血和智慧的新犁,帶著鐵牛和石頭,來到了自家的劣田。
他先是熟練地將犁安裝在從鄰居家借來的老黃牛身上。
然後,他深吸一口氣,握住犁把,輕輕吆喝一聲。
“駕!”
老黃牛邁開步子,拉動曲轅犁,緩緩向前。
奇跡發生了。
隻見那原本沉重笨拙的犁地過程,此刻變得異常輕鬆順暢。
新犁頭輕鬆地破開了板結的土地,鋒利的犁刃甚至能將一些小石塊直接翻起或者切斷。
彎曲的犁轅使得轉向變得異常靈活,即使在田埂地頭或者遇到大石塊需要繞行時,也能輕鬆操控。
更讓張大山驚喜的是,通過調整犁評,他可以明顯感覺到耕地的深淺變化。
他特意將深度調大了一些。
犁鏵深深地紮入土層,翻出下麵相對濕潤、顏色也更深的泥土。
留下了一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深邃、整齊的犁溝。
老黃牛似乎也感覺到了輕鬆,腳步都變得輕快了不少。
“爹。這……這犁也太好用了吧。”
跟在後麵的鐵牛和石頭,看得目瞪口呆,臉上寫滿了震驚和狂喜。
這哪裡還是犁地?
這簡直就像是在鬆軟的土地上劃線一樣輕鬆。
效率,比以前那破犁,高了何止三五倍。
張大山也是心潮澎湃,握著犁把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成功了。
《天工開物》的智慧,真的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綻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就在父子三人沉浸在新農具帶來的巨大喜悅中時。
他們並沒有注意到。
在不遠處的田埂上,以及鄰近的田地裡。
已經有幾個早起下地的村民,停下了手中的活計,正目瞪口呆地望著這邊。
他們看到了什麼?
張大山家租借的頭老黃牛,拉著一個從未見過的、怪模怪樣的犁。
在那片誰都知道的、石頭多得硌腳的劣等旱地上。
竟然走得飛快。
犁出來的溝,又深又直。
翻出來的土,黑黝黝的,看著就肥沃。
這……這怎麼可能?
那是什麼神仙犁?
難道張大山這小子,真走了什麼狗屎運,得了什麼寶貝不成?
一時間,震驚、好奇、疑惑、甚至隱隱的嫉妒,如同野草般在這些村民的心中滋生蔓延。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