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撐得住嗎?”
“能。”小山又一次用力地點頭,那小小的身板挺得筆直。
“好。”周先生不再多問。
他從牆角那堆舊書裡頭,抽出了一本封麵已經磨破了、紙張也發了黃的薄冊子。
“這是《三字經》,是蒙童開蒙的書。”
“今天,老夫就先教你認這頭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
他用那略微有些沙啞的聲氣兒,一字一句地念著。
手指著書上那一個個方方正正的繁體字。
小山聚精會神地聽著,眼睛瞪得溜圓,那小嘴也跟著小聲地模仿著。
張大山則在一旁默默地瞅著,心裡頭是五味雜陳。
他好像瞅見了,一扇通往嶄新天地的大門,正在向他兒子慢慢地敞開。
那門後頭,是知識的光亮,是擺脫愚昧的指望,是改變一家人命數的鑰匙。
周先生教得很認真。
雖然他那教書的法子,還是老一套,講究個死記硬背。
可他講解字的意思的時候,卻常常能引經據典,說得深入淺出。
對著小山提出來的那些個稀奇古怪的問題,也耐著性子解答。
小山的表現,更是讓周先生暗暗點頭。
這娃兒,確實是塊讀書的好料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記性好得出奇,差不多是瞅一眼就能記住。
那腦子也靈光,往往能舉一反三。
最難得的是,他身上有股子韌勁兒和專注勁兒。
一旦開始學起來,就能完全沉到裡頭去,不受外頭半點打擾。
短短一個上午的工夫。
小山竟然已經能磕磕巴巴地,把那《三字經》的頭幾段給背下來了。
並且認下了十幾個生字。
這學東西的速度,比起他以前教過的那些個族長家的調皮小子,不曉得要強了多少倍。
周先生的心情,也好像好了不少,臉上那嚴肅的神情都柔和了些。
晌午,張大山沒讓小山立刻回家。
而是拿出帶來的乾糧,爺兒倆就在周先生的院子裡頭,簡單地吃了點。
下晌,張大山讓小山繼續跟著周先生學習。
他自個兒呢,則開始履行那“束修”的約定了。
他先是幫著周先生,把院子裡那些個雜草都給拔乾淨了。
又去附近的河邊,挑回來兩大桶滿滿的清水,把周先生家那個空了大半的水缸給蓄滿了。
接著,他又拿起斧頭,把周先生牆角堆著的那點歪歪扭扭的柴火,都給劈得整整齊齊,碼放利索。
他乾活麻利又實在,沒有半分偷懶。
周先生瞅在眼裡,默默地點頭,心裡頭對這個求學態度這麼誠心的莊稼漢子,又多了幾分好感。
傍晚的時候,爺兒倆才告辭離開。
小山懷裡揣著那本周先生暫時借給他照著描紅的《三字經》,小臉上滿是興奮和滿足。
回去的路上,他嘰嘰喳喳地跟自家爹說著今天學到的新東西,背著剛記住的句子。
張大山耐心地聽著,臉上一直帶著溫和的笑。
回到家,王氏和娃兒們瞅見小山捧著書回來的模樣,都圍了上來。
聽說小山頭一天就學了那麼多字,還得著了周先生的誇獎。
一家人都打心眼兒裡感到高興和自豪。
“俺們小山真聰明,將來指定能當大官。”王氏摸著兒子的頭,眼裡含著淚花。
“三哥厲害。”栓子和柱子也羨慕地瞅著三哥手裡的書本。
鐵牛和石頭雖然沒說啥,可那眼神裡,也充滿了對弟弟的期盼和鼓勵。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