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休整,並未完全驅散父子三人身上的疲憊。
但當第二天清晨的陽光再次灑滿大地時。
他們的眼中,早已沒有了絲毫倦意,隻剩下滿滿的激動和期待。
今天,是檢驗他們數日辛勞成果的時刻。
是那個凝聚了全家希望的“大家夥”,能否真正運轉起來的關鍵之日。
早飯都吃得有些心不在焉。
張大山仔細檢查了水車的各個連接部件,又給幾個關鍵的木質摩擦處塗抹了一些應急的油脂用剩下的豬油)。
鐵牛和石頭則扛著鋤頭和鐵鍬,再次檢查和疏通了那條從河邊預定出水口一直延伸到自家田地的簡易引水渠。
一切準備就緒。
張大山沒有立刻開始。
他讓鐵牛去把家裡除了還在養病的丫丫和年幼的豆子之外的所有人都叫了過來。
王氏、花兒、小山、栓子、柱子……
他要讓全家人,都親眼見證這個重要的時刻。
要讓他們親身感受,知識和汗水結合在一起,能夠創造出怎樣的奇跡。
當一家人站在河岸邊,看著那架靜靜矗立、充滿了原始機械美感的龍骨水車時。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緊張和期盼。
尤其是王氏和花兒,她們是親眼看著那些零散的木頭和鐵件,如何在男人們的手中,一步步變成眼前這個龐然大物的。
她們的心,此刻也提到了嗓子眼。
“都站遠點,注意安全。”
張大山叮囑了一句。
然後,他走到水車的驅動裝置旁。
那是一個用硬木製作的、連接著上輪軸的、類似曲柄搖把的裝置。
他深吸一口氣,雙手握住了粗糙的木質搖把。
“鐵牛,石頭,搭把手。”
“哎。”
兩個兒子立刻上前,分彆握住了搖把的另外兩個位置。
父子三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和決心。
“一,二,三,起。”
張大山低喝一聲,三人同時發力。
沉重的木質鏈條和刮板,似乎還帶著組裝後的滯澀。
最初的轉動,異常艱難。
“嘎吱……嘎吱……”
嶄新的木質輪軸和支架,發出了不堪重負的呻吟聲。
鏈條似乎在某個地方稍微卡頓了一下,發出“哢噠”一聲輕響。
王氏和孩子們的心都揪緊了,下意識地屏住了呼吸。
“穩住。用力勻一些。”
張大山沉聲喝道,手臂上的青筋因為用力而暴起。
“保持住這個力道,彆停。”
父子三人咬緊牙關,額頭上滲出汗珠,將全身的力氣都灌注到手臂上。
他們能感覺到,那巨大的鏈條正在一點點地克服著自身的重量和水的阻力,開始緩慢地移動。
一寸,兩寸,一尺……
速度越來越快,阻力似乎也越來越小。
那最初生澀的“嘎吱”聲,漸漸被一種更加流暢、更加有節奏的“嘩啦啦”聲所取代。
“動了。動了。”
石頭驚喜地叫道,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
隨著鏈條的轉動。
一排排固定在上麵的木製刮板,如同巨龍探出的爪牙,依次沒入清澈的河水中。
然後,在鏈條的帶動下,它們裝滿了清澈的河水,開始沿著那長長的、傾斜的龍骨水槽,堅定地、一節接一節地向上攀爬。
嘩啦啦……嘩啦啦……
一種前所未有的、清脆悅耳的水聲在河岸邊響起。
那是刮板將河水帶起、在水槽中歡快流淌的聲音。
這聲音,如同天籟,瞬間擊中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心房。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了那不斷向上移動的水流。
他們的心跳,仿佛也隨著那水流的攀升而劇烈地加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