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又到了差不多該與趙四海商隊約定交易的日子。
經過張大山這段時間的係統化指導和全家人的努力。
他們積攢下來的、經過精心炮製加工的藥材,數量和品質都比上次有了顯著的提升。
尤其是黃芪和三七這兩種價值最高的藥材,不僅分級清晰,切片規整,乾燥適度,連包裝都用乾淨的麻布和細草繩打理得整整齊齊。
看著棚屋角落裡那幾個鼓鼓囊囊、散發著濃鬱藥香的大麻袋。
張大山的心裡,也充滿了底氣和期待。
這一次,他沒有再等。
提前一天,他便帶著鐵牛和石頭,用租借來的牛車,將兩大袋藥材小心翼翼地運到了臨水鎮。
他依舊選擇了悅來客棧作為落腳點。
一來是和趙四海約好了地方。
二來,經過上次的交易,客棧的掌櫃和小二對他們也算熟悉,態度客氣,能省去不少麻煩。
他在後院找了個僻靜的角落,將藥材安置妥當。
然後便耐心地等待趙四海的到來。
這一次,他沒有等太久。
第二天上午,趙四海那標誌性的、略顯富態的身影,便出現在了客棧門口。
他似乎是剛從外麵風塵仆仆地趕回來,但精神卻顯得很不錯。
看到等在院子裡的張大山父子三人,他臉上立刻露出了熱情的笑容。
“張老哥。你可真是守時啊。”
他快步走上前,熟絡地打著招呼。
經過上次的交易和合作意向的達成,他對張大山的稱呼也從“張大哥”變成了更顯親近的“張老哥”。
“趙掌櫃一路辛苦。”
張大山也笑著拱手回應。
“哈哈,生意人,辛苦慣了。”
趙四海擺擺手,目光已經落在了旁邊那兩個鼓鼓囊囊的大麻袋上。
“看來老哥這次的收獲,著實不小啊。”
“托趙掌櫃的福,略有些進項。”
張大山謙虛道,“貨都在這裡了,還請趙掌櫃過目。”
“好說好說。”
趙四海搓了搓手,顯然也有些迫不及待。
他示意張大山將麻袋解開。
當看到裡麵碼放整齊、加工精良、散發著純正藥香的各種藥材時。
饒是趙四海走南闖北見多識廣,眼中也再次閃過濃濃的驚喜之色。
這批貨,無論是黃芪的品相和分級,還是三七的蒸製火候,亦或是其他雜藥的處理。
都比上次又有了明顯的進步。
尤其是那數量,幾乎是上次的兩倍有餘。
這充分說明,張大山並非是偶然撞大運,而是真正掌握了穩定獲取和加工高品質藥材的能力。
“好。好啊。”
趙四海拿起一捆上等的黃芪片,翻來覆去地看著,讚不絕口。
“張老哥,你這手藝,真是越來越精湛了。”
“說句不怕你笑話的話,就是府城裡那些百年老藥鋪的貨,我看也就這樣了。”
他毫不吝嗇自己的讚美之詞。
張大山隻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他知道,好戲還在後頭。
趙四海仔細驗看了所有的藥材,連連點頭,臉上的滿意之色溢於言表。
他讓隨行的管事和夥計仔細稱重、記賬。
結果很快出來。
這一次的藥材總量,折算下來,竟然達到了驚人的四十三兩銀子還多。
這個數字,讓旁邊的鐵牛和石頭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就連張大山自己,也感到一陣心跳加速。
這幾乎相當於一個普通農戶好幾年的全部收入了。
趙四海當場便爽快地付清了銀錢。
看著那沉甸甸的錢袋再次回到手中,張大山的心情卻不像上次那樣激動了。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
果然,付完錢後,趙四海並沒有急著離開。
他示意夥計們先將藥材裝車。
自己則拉著張大山,走到旁邊一個僻靜的角落。
臉上的笑容也變得更加意味深長。
“張老哥,咱們……借一步說話?”
張大山心中了然,知道正題要來了。
他點了點頭,跟著趙四海走到一旁。
“老哥,不瞞你說。”
趙四海壓低了聲音,語氣誠懇。
“你這兩次送來的藥材,品質之高,數量之穩,著實讓兄弟我大開眼界,也大賺了一筆。”
“尤其是這黃芪和三七,在府城那邊可是搶手貨。”
“兄弟我看得出來,老哥你絕非池中之物,這小小的青石村,怕是困不住你。”
他先是恭維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