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員外家的長工頭子劉三,帶著兩個幫手,深夜築壩截水不成,反被張大山父子逮了個正著。
不僅人贓並獲,還被逼著當場招認了是受劉員外指使。
最後,張大山更是直接找上劉府,一番有理有據、軟硬兼施的交涉。
迫使那位在村裡一向作威作福的劉大員外,不得不低頭認栽,乖乖命人拆除了那道罪惡的土壩,恢複了清河的水流。
這件事情,如同在平靜的青石村裡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
其引起的震動和後續的發酵,遠超之前張大山與老宅斷親、或者與村長在祠堂爭辯水車歸屬等事件。
畢竟,劉員外是村裡公認的“一霸”。
他有錢有勢,又有村長張有德這個靠山。
平日裡,村民們哪個敢輕易招惹他?
哪個不是對他敬而遠之,甚至忍氣吞聲?
多少人家因為欠了他家的高利貸而被逼得家破人亡。
多少人家的好田好地被他用各種手段巧取豪奪。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村民眼中幾乎是“不可戰勝”的存在。
如今,卻在張大山這個剛剛分家出來不到兩年的“窮哈哈”手裡,栽了一個如此徹底、如此丟臉的大跟頭。
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了。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村子的每一個角落。
田間地頭,溪邊井旁,農家院內……
到處都有人在低聲議論著這件事。
“聽說了嗎?劉大頭這次可是踢到鐵板了。”
“可不是咋地,派人去堵人家大山的水源,結果被人家當場抓住,還把人押到他家門口去理論呢。”
“真的假的?那劉大頭能認慫?”
“不認慫行嗎?人證物證俱在,聽說大山還揚言要去報官呢。他劉大頭再橫,也怕官府吧?”
“嘖嘖,這張大山,真是越來越看不透了。以前看著老實巴交的,現在咋這麼有手段,有膽色?”
“我看啊,那是被逼出來的。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這麼大一家子人指望著他活命。”
村民們的議論聲中,充滿了震驚、解氣,以及對張大山一種全新的、帶著幾分敬畏的審視。
如果說,之前張大山改良曲轅犁、建成龍骨水車,隻是讓村民們覺得他“有本事”、“運氣好”、“走了狗屎運”。
那麼這一次,他成功地、有勇有謀地反擊了劉員外的陰損手段,並且迫使對方低頭。
則徹底顛覆了他在村民們心中的傳統印象。
他不再僅僅是一個會點“奇技淫巧”的農夫。
更是一個有頭腦、有膽魄、敢於向強權挑戰,並且能夠取得勝利的“硬茬子”。
“威信”,這個原本與張大山八竿子打不著的東西。
就在這一次次看似被動的反擊和成功的抗爭中,悄然建立起來了。
以前,村裡人提到張大山,大多是帶著幾分同情和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