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說,劉員外不僅囤糧不救災民,還暗中勾結外地糧商,要把青石村的救命糧都倒賣出去,好讓他自己賺個盆滿缽滿。
有的說,劉員外在背後嘲笑村長張有德無能,說他連求雨這點小事都辦不好,根本不配當這個村長,還不如早點把位置讓出來。
甚至還有人說,劉員外早就看上了村長家那幾畝靠近河邊的水田,正琢磨著怎麼用“借糧”的法子給弄到手呢。
這些流言蜚語,真真假假,虛虛實實。
但無一例外,都將矛頭指向了劉員外的貪婪、冷酷和……野心。
這些話,自然也很快就傳到了村長張有德的耳朵裡。
張有德本就因為旱災和張大山聲望日隆而感到焦頭爛額、威信掃地。
如今聽到這些關於劉員外的傳聞,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他本就對劉員外在此次災情中的所作所為極為不滿。
現在看來,這劉富貴不僅是不顧鄉情,簡直是狼子野心,想趁機架空自己,獨霸青石村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
恰好此時,又發生了一件事,徹底點燃了張有德和劉員外之間的戰火。
原來,縣衙那邊因為旱情嚴重,下撥了一筆極其有限的賑災款和一批黴變嚴重的賑災糧到各個村子。
青石村分到的,更是少得可憐,隻有幾兩碎銀子和幾袋幾乎不能吃的陳化糧。
張有德本想將這些東西拿出來,在村民麵前做做樣子,挽回一點聲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卻沒想到,劉員外竟然也盯上了這筆“救命錢糧”。
他仗著自己是村裡唯一的“員外”,又和縣衙的某些胥吏有些勾結。
竟然想通過張有德,將這筆賑災款糧的大部分都“運作”到自己手裡,美其名曰“代為保管和發放”,實則是想中飽私囊,或者用來放更高利的高利貸。
這張有德雖然昏聵無能,但在這種涉及到自身臉麵和村長權柄的事情上,卻也不肯輕易退讓。
他知道,若是連這點救命錢糧都保不住,任由劉員外予取予求。
那他這個村長,就真的徹底成了擺設,以後在村裡再也抬不起頭來了。
於是,兩位在村裡最有權勢的人物,便圍繞著這筆少得可憐的賑災款糧,在祠堂裡,當著幾個族老的麵,爆發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激烈爭吵。
劉員外指責張有德辦事不力,連這點小事都擺不平,暗示他該“退位讓賢”。
張有德則怒斥劉員外貪得無厭,為富不仁,想把全村人的活路都斷了。
雙方唇槍舌劍,互不相讓,將平日裡積壓的矛盾和不滿,都一次性地爆發了出來。
最後,甚至差點動起手來,被幾個族老拚命拉開才算作罷。
這場內訌,雖然最終因為雙方都有所顧忌而沒有徹底撕破臉。
彼此間的猜忌和怨恨,也達到了頂點。
從此以後,張有德和劉員外,便從暗中的勾結,漸漸轉向了半公開的對立和互相拆台。
劉員外會利用自己的財力,在村裡收買人心,或者故意給張有德主管的一些村務製造麻煩。
張有德則會利用自己僅存的族長權威,在一些涉及宗族規矩的事情上,給劉員外設置障礙,或者暗中支持一些與劉員外有矛盾的村民。
兩人鬥得不亦樂乎。
自然也就暫時沒有多餘的精力,再去聯合起來對付那個讓他們共同頭疼的張大山了。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