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僅將家裡的內務操持得井井有條,成為母親王氏最得力的助手。
在紡織技藝上,更是日益精進。
自從張大山改良了家裡的織布機,增加了腳踏提綜裝置之後。
花兒織布的效率和質量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她能用那些經過改良的、細韌潔白的麻線,織出比以前平整細密得多、甚至帶著一絲天然光澤的“精麻布”。
這種布,無論是自家穿用,還是將來拿出去售賣,都極具潛力。
花兒對此也充滿了熱情。
她常常會對著從鎮上或者趙四海商隊換來的那些零碎布頭,或者山間的花草蟲魚,揣摩著新的花樣和配色。
雖然目前還隻能織出最簡單的平紋布。
但那份對美的追求和對技藝的鑽研精神,卻預示著她將來在紡織領域不可限量的發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病愈後的丫丫,身體雖然依舊比同齡人顯得單薄些。
但那雙曾經因為病痛而黯淡的眼睛,如今卻閃爍著一種獨特的光彩。
她對那些救了她性命的草藥,產生了近乎癡迷的興趣。
她不再滿足於隻是跟在二哥石頭屁股後麵認藥。
而是開始主動地,去翻看父親那些畫滿了奇怪符號和圖案的“藥材圖譜”,這是張大山根據自己腦中的記憶繪製的簡易植物圖鑒。
她會纏著父親或者二哥,詢問每一種草藥的名稱、性狀、功效。
還會在自家院子角落那片小小的“藥圃”裡,張大山特意為她開辟的,種了一些常見的、安全的草藥,像模像樣地鬆土、澆水、除草,照料著那些在她看來充滿神奇力量的小生命。
甚至,她還會學著母親的樣子,將一些曬乾的、無毒的草藥,用小石臼搗碎,然後用布包起來,給不小心磕破了皮的弟弟或者鄰家的小夥伴敷上,儼然一副“小郎中”的模樣。
至於栓子和柱子這兩個半大的小子,以及年紀最小的豆子。
他們也早已不再是隻會跟在後麵哭鬨或者調皮搗蛋的頑童了。
在哥哥姐姐們的帶領和影響下,他們也學會了承擔力所能及的責任。
栓子性子穩,跟著大哥鐵牛下地乾活,無論是除草、間苗,還是幫忙喂牲口,都乾得有模有樣,從不偷懶。
張大山開始嘗試釀酒後,栓子更是對那些發酵的穀物和飄散的酒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會主動幫著父親照看酒缸、控製火候,展現出與年齡不符的耐心和細致。
柱子則依舊是家裡最活潑好動的一個,但他那份旺盛的精力,如今更多地被引導到了“創造”上。
他迷上了父親和哥哥們製作家具、修理工具時那些叮叮當當的木工活。
常常會撿起一些廢棄的木料和竹子,用小刀或者石片,自己在一旁模仿著削削砍砍,試圖製作出一些“新奇玩意兒”。
雖然大多時候還是些不成形的東西,但他那份專注和投入,以及偶爾展現出的那麼一點點空間想象力和動手能力,也讓張大山看到了培養他成為一個合格木匠的可能。
就連最小的豆子,如今也成了家裡的“小小管家”。
他不再整天纏著母親。
而是學著幫姐姐們遞針引線,或者像模像樣地拿著小木棍,在地上“指點江山”,模仿著父親規劃田地的樣子。
他還對數字表現出驚人的敏感,常常會幫著母親清點晾曬的乾菜數量,或者數著哥哥們從陷阱裡捕獲的獵物,算得又快又準,讓大人們都嘖嘖稱奇。
子女成長,分擔家務。
這“家務”,早已不再是簡單的劈柴挑水、洗衣做飯。
而是融入到了這個家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每一項生產活動之中。
農業、藥材、手工業紡織、以及初露端倪的釀酒和木工……
每一個孩子,都在這個大家庭裡,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明確了自己的責任。
他們用自己日漸成熟的肩膀,分擔著父母的重負。
也用自己日益增長的本領,為這個家的未來,貢獻著源源不斷的力量。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