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會在每日處理藥材時,特意將丫丫叫到身邊,讓她親手觸摸、辨認、甚至參與一些簡單的、力所能及的分揀、清洗、晾曬工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丫丫,你看這蒲公英,葉子邊緣是羽狀分裂的,像不像小獅子的牙齒?所以也叫‘獅子草’。它能清熱解毒,夏天被蚊蟲叮咬了,或者身上起了小瘡癤,用它搗爛了敷上就很好。”
“還有這個車前草,你記住它葉子上這幾條明顯的平行脈,還有它那長長的、像鞭子一樣的花穗。這個煮水喝,能利尿,去濕氣。”
他手把手地教,不厭其煩地講,儘量用最生動、最形象的比喻,來幫助女兒記憶。
他還特意在自家新房院子角落那片專門開辟出來的小藥圃裡,那裡種著一些從山上移栽回來的、常見的、藥性也相對溫和的草藥,如薄荷、紫蘇、金銀花藤、板藍根等,給丫丫留出了一小塊“責任田”。
讓丫丫自己學習如何給這些草藥鬆土、澆水、除草,觀察它們的生長習性,感受它們在不同季節的變化。
丫丫對這份“殊榮”自然是珍愛無比。
她每天都會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小心翼翼地照料著藥圃裡的那些花花草草。
看著它們在自己的手中發芽、長葉、開花,她的心裡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喜悅和成就感。
石頭也漸漸習慣了身邊多一個“小跟屁蟲”兼“小徒弟”。
他雖然有時候會因為妹妹那沒完沒了的問題而感到不耐煩,或者會因為妹妹偶爾的“笨手笨腳”而忍不住數落幾句。
但在父親的“嚴令”和妹妹那雙清澈無辜的大眼睛的“懇求”下,他也還是會耐著性子,將自己學到的那些辨藥識草的本事,一點點地傳授給這個求知若渴的小妹妹。
兄妹倆,常常會一起蹲在藥圃前,或者圍著晾曬的藥材,指指點點,討論著各種草藥的細微差彆和奇特功效。
有時候,丫丫會因為發現一種新的、她不認識的草藥而興奮不已。
有時候,石頭也會因為妹妹能準確說出某種藥材的名稱和用途而暗暗得意。
這種在學習中共同進步、在探討中增進感情的氛圍,也成了這個家一道獨特的、溫馨的風景。
讓張大山感到更加驚喜的是,丫丫在這方麵,似乎真的展現出了不同於常人的天賦和……一種與生俱來的靈性。
她的記憶力極好,對於那些形狀複雜、氣味各異的草藥,往往看一遍、聞一遍就能記住個大概,甚至比當初石頭學得還要快上幾分。
她還特彆細心和有耐心。
在處理那些需要精細分揀或者清洗的藥材時,比如挑揀黃芪片中的雜質,或者清洗三七根上的泥土,她總能做得比毛手毛腳的柱子,甚至比有時候會粗心大意的石頭,更加乾淨利落,一絲不苟。
她對各種植物的氣味也異常敏感。
有時候,一塊混雜在其他藥材裡的、不起眼的根莖,或者一片顏色相近的葉子,她用小巧的鼻子湊近了聞一聞,就能大致判斷出它是什麼,甚至能說出它與另一種相似藥材在氣味上的細微差彆。
這份天賦,讓張大山都暗暗稱奇。
更難得的是,丫丫身上有種與生俱來的、對生命的敬畏和對病痛的悲憫之心。
她不像石頭那樣,更多地關注藥材能換多少錢,能帶來多少經濟上的利益。
她更關心的,是這些藥材能治什麼病,能幫助什麼人擺脫痛苦。
她會認真地聽父親和二哥講述各種草藥的功效主治。
聽到某種藥材能救治危重病人時,她的眼睛裡會閃爍著崇敬和向往的光芒。
聽到某種植物有劇毒、誤食會傷人性命時,她又會露出後怕和警惕的表情,並會反複向父親和二哥確認其辨識特征,生怕自己將來會弄錯。
她甚至開始有意識地,將一些自己認識的、具有簡單療效的草藥,比如止血的、消腫的、治拉肚子的,分門彆類地收集起來,用小布袋裝好,掛在自己的床頭。
儼然一副“小藥箱”的模樣。
有一次,鄰居張河家的小孫子因為貪玩,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磕破了膝蓋,血流不止,哭鬨不休。
丫丫知道後,立刻就從自己的“小藥箱”裡,找出了她認識的、具有止血作用的“白及”一種蘭科植物的乾燥塊莖),學著父親教的方法,將其搗爛,然後小心翼翼地敷在小孫子流血的傷口上。
還用她那特有的、溫柔而帶著幾分稚氣的聲音,輕聲細語地安慰著他,告訴他敷上這個很快就不疼了,也不會再流血了。
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舉動,雖然那點草藥未必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但她那份鎮定、專注和充滿關愛的樣子,卻讓在場的張河一家和周圍的鄰居們,都感到無比的驚訝和……讚歎。
這個曾經在病魔麵前奄奄一息的小丫頭,如今,竟然也開始用自己學到的那點微末的草藥知識,去嘗試著幫助彆人了。
她就像一株在雨後重新煥發生機的小草,雖然還很稚嫩,卻已經開始努力地汲取著陽光雨露,展現出自己獨特的芬芳和價值。
張大山看著女兒那專注而認真的側臉,看著她小心翼翼地擺弄著那些草藥時眼中閃爍的光芒。
他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欣慰和……一個更加清晰、也更加堅定的念頭。
或許,將來,這個家,真的能出一個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女郎中?
喜歡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請大家收藏:()天工開物,我在古代養妻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