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村的村民們,在張大山一家那日漸顯露的影響力下,漸漸習慣了將目光投向村西頭那座總是充滿著勃勃生機的新院落。
他們羨慕張家的富足,敬佩張大山的本事,也隱隱將這個曾經的“破落戶”視為了村莊未來的希望。
而張大山,在享受著家庭和睦、事業蒸蒸日上的安穩生活的同時,他那顆來自現代的、充滿了危機意識的頭腦,卻從未真正放鬆過警惕。
他深知,眼前的這點成就,不過是萬裡長征邁出的第一步。
想要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真正立穩腳跟,想要讓這個家能夠長久地興旺下去,就必須時刻為可能到來的、更大的挑戰做好準備。
這些挑戰,可能來自虎視眈眈的外部勢力。
可能來自變幻莫測的市場風雲。
也可能來自難以預測的天災人禍。
他不能等到危機真正降臨的那一刻,才手忙腳亂地去應對。
必須未雨綢繆,將一切可能的風險,都儘可能地扼殺在萌芽狀態,或者至少要為之準備好充足的應對預案和物質基礎。
這天,在仔細盤點過家中各項產業的產出、庫存以及日益增長的資金儲備後,張大山將大家都叫到了新房的書房裡。
“咱們家現在,日子比以前是好過太多了。”張大山看著兒女們,開門見山地說道,語氣卻不似以往那般輕鬆。
“糧倉裡有糧,錢袋裡有錢,作坊裡的活計也都有條不紊。”
“但是,”他話鋒一轉,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咱們家的攤子鋪得越大,家底越厚實,就越容易招人惦記,也越怕遇到突發狀況。”
“就說咱們現在這些糧食、藥材、布匹、酒醬,還有那些好不容易才攢下來的銀錢。”
“都隻是簡單地堆放在屋裡或者倉房裡。萬一我是說萬一,遇到個火災、水患,或者有那不開眼的蟊賊起了歹心,那咱們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這一切,豈不是要毀於一旦?”
他這話,讓在場的每一個人心裡都咯噔一下。
是啊,他們隻顧著高興日子越過越好,卻忽略了這些日益增長的財富背後,所潛藏的巨大風險。
“爹,那那您的意思是?”鐵牛最先開口問道,黝黑的臉上也露出了幾分凝重。
“俺的意思是,”張大山斬釘截鐵地說道,“咱們得給這些家當,給咱們這個家,再添一道最堅固的保障。”
“俺琢磨著,咱們得在院子後方那塊空地上,挖一個大大的、結結實實的地窖。”
“或者說,是一個半地下的倉儲兼避難所。”
“地窖?”石頭有些不解,“咱們不是有糧倉和倉房了嗎?為啥還要挖地窖?”
“尋常的糧倉和倉房,隻能防潮防鼠,卻防不了大水大火,更防不了有心人的破壞。”張大山解釋道。
“而一個深埋地下的、用改良土坯和石頭精心砌築的地窖,不僅冬暖夏涼,極利於儲藏糧食、酒水、藥材等各種物資,使其不易腐壞變質。”
“更重要的是,它足夠隱蔽,也足夠堅固。萬一將來真遇到什麼大的天災人禍,比如戰亂、匪患、或者官府的無理查抄。”
“咱們至少能有個地方,可以安全地轉移和隱藏最重要的物資和人。”
他這番話,讓孩子們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他們沒想到,父親考慮得竟然如此深遠,甚至已經將“戰亂”、“匪患”這些在他們聽來還很遙遠的可怕字眼,都納入了防範的範圍。
“當家的,這這會不會太興師動眾了?”王氏也有些擔憂地說道,“挖那麼大的地窖,怕是得耗費不少人力物力吧?”
“是會很辛苦,也會花不少錢。”張大山點頭,“但這份投入,是值得的,也是必須的。”
“咱們現在有這個能力,就必須把這道‘護身符’給它造起來。”
“否則,真等到災禍臨頭,再想後悔,可就晚了。”
他的語氣不容置疑,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深謀遠慮。
孩子們看著父親那堅定的神情,也漸漸明白了這件事情的重要性。
“爹,俺聽您的。您說咋乾,俺就咋乾。”鐵牛第一個表態。